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直到最后身体仍然横向对网 如照片所示,发球的挥拍动作一直到最后,身体仍保持着横向对网,记住这一要点很重要。另一个也不要漏掉的要点是,击球瞬间左手有个下落抱腹的动作(如是左手选手,则右手抱腹),以防止身体展开。即使在击球瞬间.目光也不要离开球,自始至终,直到击球瞬间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球,这一要点是发好球的重要一点,一定要用心记住。第四课眼睛始终盯着球 基本的要点是,一直到击球务必始终牢牢地盯着球。大部分人抛球时虽然看着球,但当完成挥拍动作时就将目光离开了球,去看对手一方的场地。 保持着仰头盯着击球点…  相似文献   

3.
《网球》2010,(4):81-81
有不少选手在刚刚开始学球的时候,会刻意模仿费德勒的正手击球动作。在击球瞬间持拍手臂完全伸直。但业余选手毕竟不是天王,这样的手臂形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耸肩或是颈部僵硬。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们还是会建议正手击球时小臂与大臂保持120度左右的角度为宜。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退休干部,非常热爱乒乓球运动,但有一乒乓球基本知识问题,在书本上和刊物上找不到明确答案,就是双方对峙打起来时,目光是集中在球上,还是集中在对方挥拍动作上,我认为这对做好回击准备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请给予指教。唐山刘向阳编辑即答:初学乒乓球的业余选手,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击球前总是把目光盯着对方的来球,但是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在击球的瞬间一定是把目光盯在对方的击球动作上。因为通过对方的击球动作,可以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旋转等变化,由于乒乓球的速度很快,在盯住对方击球动作的瞬间,球…  相似文献   

5.
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研究表明 ,中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短 ,两脚同时蹬地的起跳特征 ;外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长 ,两脚依次蹬地的起跳特征。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三维动作 ,转体和伸肩动作占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 15 0 (°)左右略屈肘击球能充分发挥前臂旋内加速功能。  相似文献   

6.
这里汇集了世界超级球星各种击球瞬间照片,从中可以发现网坛大师们击球位置、击球时拍面角度、球与拍接触点都与书本上击球动作的技术要求有不同,有的甚至与技术要点相差很远。然而,他们所击出球的线路、落点却异常准确,有的球看上去像要出界,却神奇地落在界内。 击球虽然是瞬间的事,却是极重要和关键的。如果你想掌握好这一瞬间技术,请别着急,先了解击球的科学原理,再来一一解密。  相似文献   

7.
赵振平 《网球天地》2021,(3):108-109
网球以及羽毛球、棒球等使用器具击球的运动项目,隐含着诸多技术要素。击球刹那,诸多要素必须完美结合,否则,就很难实现完美击球。移动不到位,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位置,或者击球动作不对,都会导致击球失误。有时即使找到最佳位置,挥拍动作也无可挑剔,却莫名其妙发生击球失误。其实,这也许就是因为击球瞬间拍面角度稍微不对劲,或者其他非常微小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速V_t应等于球拍在击球前摆动加速阶段的平均加速度a与加速度的时间t之乘积:  相似文献   

9.
专家信箱     
1.击上旋球时是否拍面要关,击打球的中上部?为什么我每次这样做的时候球总是下网?(北京读者金星) 首先要明白击打上旋球的原理:在完成后摆向前挥的瞬间,拍头应低于击球点,挥拍击球是一个从下向上的动作,在击球瞬  相似文献   

10.
本组图中同样展现了杨艳梅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正手挑打,第二板正手快带。她用正胶挑打直线球时,由于受角度的限制,手腕很难加上力,所以她通过增加击球距离,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辅助了手腕发力,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第二板正手快带,杨艳梅主要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完成击球,在球拍接触球的瞬间,腰腹发力,固定身体四肢的动作,在出球后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护了击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乒乓球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前没有摸过球拍的初学者。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学生往往动作费力、僵硬。因此,两人分台对练时击球失误多,打不了几个回合,时间一长,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也就降低了。 怎么样将练习双方的击球动作协调起来呢?通过对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分析发现,乒乓球每一次击球后迅速还原预备姿势,准备第二次击球时,这种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  相似文献   

12.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0-91
直板选手在侧身位使用背面发球是一项比较少见的发球技术,在实战中,它往往能够起到偷袭的效果,进而牵制对方的线路。由于握板方式及发球动作的限制,想要把这个球发出高质量的难度较大,它需要更协调的动作配合和更清晰的击球手感。特别是在调整板形时,要着重体会拇指和食指的发力感觉。  相似文献   

13.
手感与力度     
人的意识支配相关肢体(手、臂);两者在瞬间恰到好处的结合, 构成了门球击球动作的完美统一。力与度的协调一致, 才能够完成一次质量很高的门球击球动作。比如,使自球或他球送到理想的位置,为下杆球创造完成任务的最佳条件,使下号队  相似文献   

14.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6):110-111
对横板选手来说,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使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厚实。在前三板环节,采用反手进攻可以抓住更多的进攻机会。通常我们认为反手进攻的力量不如正手进攻那么大,实际上反手拉球时的动作非常稳定,更容易利用腰腹的力量,击球瞬间的爆发力更集中,更容易制造旋转,因此具有极强的威胁。此外,由于反手拉球的动作相对小巧,这就减少了无谓的多余动作,因此更容易调节击球点,使我们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下降初期击球更为流畅。  相似文献   

15.
深泽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1,(4):114-114
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控制不好球拍。其实,只要控制好击球(球和拍接触的瞬间,英文表述为Impact)和随挥两个关键环节,整个击球动作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一号木技术动作的特点与差异。方法:使用Simi-Motion三维摄像解析系统分析现役6名中国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以及6名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一号木全挥杆动作。结果:1)击球效果方面,球速与起飞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我国运动员的球速、起飞角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2)膝关节变化方面,下杆9点钟左膝关节角度与挥速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3)髋、肩转动方面,下杆9点钟髋转动角度和肩髋相对转动角度分别对球速和击球距离影响显著,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下杆9点钟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左膝关节角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较为接近,髋转动角度和肩髋相对转动角度均值分别低于世界水平11.50°和7.23°。4)重心转移方面,大部分运动员在到达上杆12点钟时,重心便开始向目标方向转移,在下杆过程中重心先降后升,在重心上升阶段完成击球;击球瞬间相对上杆顶点的重心在X轴的位移距离与击球距离呈负相关关系(P<0.05),我国运动员的位移差为(1.35±1.02)cm,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平相当。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王一梅强攻扣球技术动作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海波 《体育科研》2009,30(1):81-84
采用三雏DLT录像解析法对中国女排队员王一梅强攻扣球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王一梅在助跑阶段的最大水平速度分别为375cm/s;起跳瞬间两足间距离的长短与起跳时间有密切关系,即两脚间距离越短、起跳时间也越短,起跳动作完成的越快。王一梅空中击球技术特征。击球点高,空中击球前合理运用了躯干向后展体扭转,以加大躯干扭转角度。击球瞬间有助于快速屈体,和加快扭转角速度、致使躯干连接部胸骨上缘的速度加快,并依次带动肩、肘、手指掌关节点速度的加快,并达到最高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18.
在实战中,我们无法保证每一板球都在最合理的位置、最佳的击球点完成击球动作,加之比赛中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这会导致步法跑动不够精准,击球动作变形的现象。高水平选手在训练中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对击球原理的认识越来越深。无论在什么位置击球,只要能够在触球瞬间制造足够的摩擦,只要能够制造合理的弧线,只要能够利用身体或手臂的力量增加回球的威胁,这样的击球就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球星支招     
王昶 《羽毛球》2021,(4):90-91
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吊球怎么打?吊球一直打得不稳,总是不过网,很苦恼。(芳村)吊球的技术动作跟高远球其实差不多,只是吊球是在击球瞬间收力,拍面微微向下,而高远球是往正上方打。如果您一直打不过网,那可能是您的力度、拍面或要求有问题。吊球和杀球虽然球都是往下走,但力度和拍面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1 击球前首先判断来球的落点快速的判断能力是快速移动的前提说起步法,大家都知道脚下必须要快,移动必须要快。但是在移动之前首先应该养成盯球的习惯,要时刻观察对方球拍击球的瞬间动作和球的运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