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学也迎来了大变革时代。这一阶段美国大学的显性特征是办学规模的膨胀和现代体制的确立,实质上更深刻的内在变化是理念的焕新。基于对功利主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反思,以洛厄尔为首的改革者整合古典自由教育的修辞学和哲学两大理路,提出了"培养整全之人"的教育理念,并从建造书院、重构课程和奖励学业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文化共同体,以提升大学品质、塑造公民性格。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大学文科实验室始建于1 981年,随着文科应用类专业办学规模的扩大,为了整合资源,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2006年整合、扩建成黑龙江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中心被评为国家实  相似文献   

3.
大学分类 完善高教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教育部”为解决急速倍增的大学院校,陆续推动大学整并,然而各校之间的门户成见和不同的历史背景,整合谈何容易。而在漫漫长路的联合、整并路中,依大学的特色将之分类不失为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好方法,大学分类可以广泛提供不同需求的学生,只是分类必须厘清观念。否则容易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山东建材学院与济南联合大学于2000年2月26日正式合并组建济南大学.济南大学的组建一方面避免了过去两校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等不良现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重组、优化,增强了学校办学的总体实力,为学校未来切实达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两校的合并会触及到原有的高教管理体制等诸多的问题,增加了整合的难度.做为学校二级单位的成教学院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主要集中在办学特色的意义建构、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以及办学特色的构建策略等方面。今后须加强大学办学特色跨学科整合研究,彰显大学办学特色实践取向研究,突出大学办学定位研究,强化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重视大学办学特色的元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模式按办学主体及受教育对象不同分为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模式方面,主要有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依托、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职业院校与主考学校合作、以整合社会力量为主、作为开放大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等主要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主要有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在职人员或打算转岗为主要对象、以农村地区考生(包括农民工考生)为主要对象以及以其他人员为主要对象等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注意根据各地区及各考生群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并注意使各模式之间取长补短,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校长面临的工作是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对应的系统性工作,即扩大招 生规模、内部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综括之,大学校长面临的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问题,也是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的协调统一问题。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的协调统一是其在质量(特色)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下,追求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和质量(特色)效益的协调统一,即大学的高质量(有特色)、快速度、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的大学发展具有特殊性,同时,大学发展又有普遍性。当前,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机遇和挑战并存,大学发展的普遍性,也就是和谐性,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因此,统筹规模与质量、人才与环境、教育资源等因素,凸显大学本质,重视大学文化,遵循大学规律,强化办学定位,确保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学术自由的发展体现在大学"自由学术精神"的发展和大学"学术人"的自由发展两个方面。以学术自由来观照大学的发展,就是强调应以学术自由为大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取向,要将学术自由作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价值标准体系,以学术自由为根基来运作和引导大学的改革与实践,统整大学的规模、效益、速度、结构、质量等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地方大学办学宗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地方大学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地方大学要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就必须在理论上明确并在实践中解决好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等办学宗旨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和高校基于国际竞争的压力,一直致力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先后提出发展创新型大学、组建联邦大学、创建大学综合体等策略,其中联邦大学的组建是俄罗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也需要考虑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构建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5-2015年,台湾大学入选台湾地区“迈向顶尖大学(一流大学)计划”两期。通过对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行动与效果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台湾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纵向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大学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预期目标形成反差。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个案解构说明:“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地集聚资源促进大学综合水平快速提升;但对排行榜的相对位置变化要有理性的看待,排行榜只是“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的参考,不能以排行榜位置变化作为“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允许高校保留自身特色并不断地自我超越,这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评价理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制度性保障是大学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严重的偏离。针对这一问题,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南开大学与台湾高雄科技大学大学社会责任制度设计的差异塑造过程为例,揭示了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社会责任制度设计出现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观念差异导致了大陆与台湾高校社会责任定位的不同;参与主体差异导致了两地大学社会责任运作模式的不同;权力的不对称性差异使得两地大学社会责任的制度选择过程呈现为“顶层设计”与“多主体参与”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一些改善大陆大学社会责任制度化的意见,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大学社会责任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进入市场给大学的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精神价值的失落成为中国高校突出的问题。商业化的侵蚀、官本位的蔓延,加之体制的弊端,造成了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大幅度滑坡,使得大学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危机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中国的大学要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重建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调研,初步摸清了温江中小学图书馆(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师图书馆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借鉴国内外高校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提出建立成都市温江区大中小学区域图书馆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理念为指导来配置办学资源和运行、管理的教学型大学。将"教育服务"、"服务科学"和"服务经济"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基本理念,是现今教学服务型大学概念的新内涵。根据我国地方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将其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应更准确。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需确立服务理念,转变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服务面向,掌握服务主动权;抓住服务"主业",构建"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校职能,拓展学校的服务空间;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优化组织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高校开放招生是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尝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招生政策与就学人数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可发现促进两岸高校开放招生的积极因素,如开放的政策、共同的文化传承、各自高校专业优势、生源与教育资源互补等。但两岸高校扩大开放招生在高校知名度、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经费、两岸学子深入交流沟通等方面也存在不利因素,可针对这些不足推出减少歧视性条款、加强院校宣传、扩大招生规模、建立交流事务常设机构等举措,从而开创两岸招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年7月文部省修订《大学设置基准》以来,日本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战后第三个改革时期。建立完善的大学评价制度是这一时期大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讨论导入大学自我评价制度入手,通过具体分析大学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与专门评价机构的建立,概括了日本大学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管理规范化与艺术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在高校管理中两者是功能互补、缺一不可。而在实际管理中,如何把道德规范变成法律条文,如何使守法行为变成道德习惯,达到两者的内在统一,是实现高校管理规范化与艺术化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奠定了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大学之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伴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在中西方两种文化矛盾冲突与融合中,我国古代“大学之道”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大学教育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日益出现的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生态危机及其导致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高等教育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并期待重新确立“以人为本,实现和谐”的新时代大学所追求的崇高信仰。为此,当前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在继承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近代以来西方大学理念创新的优秀元素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以“人文、理性、求实、创新、和谐”为核心价值信念创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探索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以适应当今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