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琰 《传媒》2019,(2):61-62
广告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丰富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相关部门从事广告制作、广告营销、广告管理等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我国的广告学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8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广告学系,民国著名广告学者和企业家陆梅僧主持其事,在我国现代广告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观全球的广告专业教育,美国是最早开设广告学课程的国家,也是全球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模范。如今,美国共有220所高校设立了广告学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文案写作、媒介策划、管理能力等,同时跨专业学习营销学与相关领域学科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2.
以传媒业、广告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国内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广告产业对国际化广告人才的需求。本文对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借鉴日本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化标准、全球化视野对广告学高等教育进行专业定位,挖掘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创新国际化广告学教育模式,这对完善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体系、推动广告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冉 《今传媒》2013,(5):147-148
近年来,地方性高校的广告教育存在着师资数量紧缺、教师知识背景偏科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困境,他们严重制约了广告教育由重量到重质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广告高校院系及广告学师资内部的视角出发,通过广告学科建设、广告学理论创新和高学历高层次广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广告学师资建设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广告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对广告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对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体系,对广告业、传媒业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本文以当前国内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当前广告行业发展为背景,分析我国高校广告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抽样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五届中国电通广告人才培养研讨会会场,笔者带领课题小组成员向来自全国的各大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师发放了<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调查问卷>,本文对调查样本、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出目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现状;并结合实际,对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如何进行创新展开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广告历史、广告理论、广告营销策略、广告制作与经营管理的学科。广告学一般被认为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复杂,艺术性强。由于广告在创意、色彩、文字、修饰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艺术原理,都需要体现艺术感,因此需要在广告学的教育中加入有关艺术思维和艺术创新的元素。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广告学教育中艺术思维的培养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广告国际化对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影响,从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出发,探讨了当前高校广告学教育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薇 《东南传播》2010,(12):81-83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母语语言学科的教学,在广告教育体系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文章从阐述双语教学的定义和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广告学科双语教学的问题,并结合在广告学专业中已开展的双语教学实践,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教材编选等角度探讨提高广告学双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告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广告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从1983年6月厦门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到1992年全国拥有广告专业的高校只有6所,但是至2005年8月,我国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校已发展到230余所,其发展速度之快是新闻传播类其他专业所不能比拟的。然而,在众多高校"大干快上"兴办广告专业的热潮中,经费不足、师资薄弱、定位不明,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面临的难  相似文献   

10.
罗萍  卢星星 《新闻世界》2011,(5):161-162
本文以我国的广告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但始终伴随着不少争议和问题的现状为背景,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广告学课程设置比较,从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的分配比例、学界教育与业界实务的接轨、授课模式等方面对广告人才的培养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的广告教育自1983年产生至今,目前已经有各类高校共计331所开展专业广告教育.然而,这种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激增并没有满足行业的需求.一项由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执行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不同类型广告公司的调查表明:在各方面困难的排行中,缺乏广告专业人才居首位,占77.9%.①另外一个让广告学的老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尴尬的是,广告学毕业的学生跳槽现象非常普遍,这更使得广告学的学生在社会上信誉不高.一边是广告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边是广告人才的缺乏,广告专业毕业的学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本次研究试图较为客观系统地分析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为加快山东省广告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文件,即《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广告产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1]6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山东省首次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大力鼓励广告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全省广告行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作为一名省属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教师,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会对山东省高校广告学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改变以往广告学教育较为落后的局面,使山东省的广告学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广告伦理研究是广告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伴随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广告伦理问题的讨论也从未停止。本文聚焦伦理失范广告的多种表现,从广告核心价值、广告信息要素和广告传播主体等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的多维审视。  相似文献   

14.
姚婷 《传媒》2018,(3):83-85
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演进,中国广告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催生着广告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思想对高校广告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对广告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创新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条件下,“广告”已经成为产品品牌和某种价值的“形象代言”,《广告学》课程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成为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广告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向学生传授广告基本知识、广告运作原理以及基础的广告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并形成较好的广告思维能力,具有能够独立创造和创新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设置,优化改进课程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益,实现广告学的教学任务则成为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差异性都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广告人才培养类型和质量也可以通过市场来选择和衡量。自从中国大陆的高校创办广告学专业以来,广告学专业在"统一培养方案"与"多元共存"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告行业发展需求,依托我校财经管理的优势学科背景资源,结合我校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创新,探索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梳理,基于培养目标,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课程群平台.培养学生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实施等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东北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创新,探寻了高校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22):65-69
论文以中国高校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为视角,主要探讨了高校广告教育的"术化"倾向及种种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后果;依据大学本科教育的本质,提出高校广告教育必须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区别于一般性的职业教育,以提升广告学科目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阮卫 《新闻界》2006,(2):124-125
广告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直到1993年,它才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也正是从那时起,广告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应该说,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尚在建立之中。虽然开办广告专业较早的厦门大学(1984年)、北京广播学院(1988年)以及90年代以后创建广告学专业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在探索广告学专业的办学之路,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可以供后来者学习、借鉴。但作为一般性地方院校,其办学目标、办学条件与上述高校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立足于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广告人才之路,是地方院校广告学专业求得良好生存、发展空间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