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7,(8):29-37
适应数字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趋势,台湾参酌先进国家和地区做法,成立通讯传播融合规制机构NCC,持续推动"汇流大法"立法进程。到去年5月,包括"电子通讯传播法"等五部法律在内的"汇流五法"草案公布,建构出通讯传播融合整体规范架构,为实现传媒业、电信业、互联网业的融合规制与产业发展扫清制度障碍。本文结合海峡两岸规制融合的共性问题,梳理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传媒法律制度演变轨迹与内在逻辑,希图对同处媒介融合环境的我国大陆推进传媒业法律制度革新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向飒 《传媒》2012,(8):46-47
数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打通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行业的边界,正在重构传媒业新的生态。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期刊社对期刊数字化发展应该有紧迫感,然而,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期刊社对期刊数字化发展还停留在概念上。期刊如何实现数字化传播?如何满足读者的多样  相似文献   

3.
刘茜  任佩瑜 《现代传播》2013,35(1):152-153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介质壁垒正被逐步击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接收都不再局限于一条固定的产业价值链上,同一业务活动可以由数个原来从属于不同产业的组织来完成。产业内与产业间分工将重新划定,垂直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纵向解体,横向整合,跨越传统产业边界,跨越不同媒介形  相似文献   

4.
有鉴于此,世界范围内,自律已成为新闻传媒业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新闻传媒业自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与奉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而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的产生,与新闻传播活动在近、现代社会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分不开的。由于近、现代新闻传媒业,首先兴起于西方国家,而后才扩散至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已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新闻传媒业以道德规范进行自律的制度,在规范其新闻业的活动中,新闻自律制度发挥了一定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西方国家的新闻自律,研究这些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陆雨晨 《新闻世界》2011,(8):238-239
媒介社会责任的概念已被传媒业和大众认知,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广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无论从社会责任论还是实践中媒介的社会影响来说,媒介承担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并用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等。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开设的背景:山雨欲来风满楼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信息化社会,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对所有的行业、机构以及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个行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传媒业与通信业、IT业等行业快速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媒介同传统媒介相比较,呈现出极大的优势:信息储存、信息搜索以及即时传播等功能,更是质的飞跃,传统媒体业正在被解构和重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技术为新通信与新媒体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并且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改变了我国传媒业的战略与发展方向。因此,本文针对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国内媒介融合研究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媒介融合规制、媒介融合的动因、路径以及媒介融合的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展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多于对本质的分析和探索;学界普遍对媒介融合的边界进行了大范围地扩张和延伸,媒介融合研究整体呈现"业务化、表象化和现象化"的特征。因此,对媒介融合的探索应重新回归到媒介融合本质的思索上,跳出"产业形态"或"新闻传播形态"的研究,从社会形态变革的角度重新审视媒介融合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9.
马玉宁 《新闻世界》2013,(12):127-128
受众观念研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者的重视,当前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研究是传媒业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受众观念研究回顾,梳理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当前我国媒介融合进程及现状的再认识,对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观念研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试从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以受众观念研究的视角为当前传媒改革提供突破口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刘颖悟  汪丽 《传媒》2012,(9):72-74
作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媒介融合正在并进一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该文分析了媒介融合对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影响,并指出媒介融合加快了社会媒介化的进程,催化了媒介化社会的建构与形成。  相似文献   

11.
周夏宇 《新闻世界》2013,(6):206-207,211
英国的媒介融合进程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以BBC为例,探讨英国媒介融合进程。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国家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合并这一事件,本文从产业发展、信息传播、监管政策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探讨其对我国新闻传媒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媒介融合已成为中国传播学界乃至传媒产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分析,认为媒介融合遭遇中国媒介土壤和文化认同的差异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又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对其予以致思与评骘,认为目前媒介融合研究过热是一种学术喧闹的理论变异。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信息化时代,媒介技术融合使传媒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介的使用性价值也趋于多元化。"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再次证明:媒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桥梁,更是一种现代性的"工具集合",是联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影视产业作为与人们娱乐休闲方式交叉和融合最密切的媒介地带,代表的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影像消费,强调的是受众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前所未有的互动和融合。在媒介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影视产业消费的方式更加确定了受众的社区身份认同,为人类带来更新鲜的视听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4.
陈驰 《新闻前哨》2023,(5):40-41
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各行各业的内外生态产生深刻影响,而作为信息枢纽环节的传媒产业自然对此有着更为突出的反应。技术赋权正在从方方面面解构和重组着传媒业,传媒业的边界开始模糊。本文立足于媒介生态学视角,从媒介技术出发,试图探析传媒行业边界逐渐模糊消失的动因,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史征 《新闻界》2012,(24):53-59
在坚持实现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双重目标过程中,现有的传媒业规制体系不断与改革的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碰撞,规制政策与产业政策边界、市场准入与反垄断、内容限定与规制变革等涉及传媒业规制的热点问题正是这种碰撞的真实写照。在传媒业改革不断深化进程中,要不断完善中国传媒业法制建设;尝试以第三方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规制主体的重要补充;大力推进反垄断,鼓励有更多的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业;规范激烈市场竞争下媒介的经营行为;努力平衡好传媒业规制成本与效率的关系,促进传媒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跨界的发展与混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问到当前传媒业最大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跨界与混搭。所谓跨界,就是对于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态边界的打破: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  相似文献   

17.
跨界与混搭:中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一道景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说到当前传媒业最大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跨界与混搭。所谓跨界,就是对于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态边界的打破: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  相似文献   

18.
传媒业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行业,受到大数据的冲击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但大数据的海量资源同时也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记者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一环,其自身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传播活动的质量.新形势下,记者应具备大数据意识,掌握大数据技术,通过转变观念、强化技能水平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介发展的整体趋势,影视行业也在不断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变迁,在此背景下影视内容越来越成为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做好内容是影视产品的出路。本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从影视传播过程角度,就影视作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下的转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影视传播者、媒介、受众等传播要素对影视内容产生的影响,对未来影视内容制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当代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引发了媒介形态边界的消解并相互融合,广告信息传播表现出融合一体化的特点.本文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结合当代信息社会特点,对广告的融合性传播进行了探析,指出广告融合性传播既是对广告信息进行整合并形成信息流,又是广告信息的异质接入与感知同构,广告传播由此表现出信息融合叠加、信息多屏融合联动、广告场景融合等传播新形态,通过分析,为当前及今后广告信息传播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