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科教学知识(PCK)自舒尔曼1986年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对"PCK"进行文献计量研究,辅以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等分析,可以从整体上了解国际PCK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在研究方法上,文献计量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形成科学而准确的结论;在研究内容上,国际PCK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特征词较相似,体现了创新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严肃游戏作为新兴的教育方式,能有效促进知识生成和技能提升.为描绘国际严肃游戏领域的研究图景,本文借助文献计量法挖掘相关研究,以国家及机构、期刊、参考文献的共被引分析结果作为证据和导引,分析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研究结果显示,国际严肃游戏的论文数量逐年递增,美国、荷兰等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位居世界前沿,《计算机教育》作为引领期刊,刊载了众多严肃游戏相关研究.从发展历程看,严肃游戏在"设计开发—效果评价—游戏对个体内部心理的影响机制—游戏中教育性和游戏性的整合机制"理论链条中螺旋前进.在整体演进路径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严肃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理论探讨和案例介绍为主的萌芽期;以游戏的开发、应用与评价为主的发展期;以探讨"教乐相融"问题为主的困惑期.从研究范畴看,严肃游戏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游戏选题、设计原则与框架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等,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电脑游戏的普及,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认识到正确处理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关系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游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对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欧美电脑游戏与教育应用研究状况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20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游戏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着巨大影响。本文从游戏的基本问题研究、游戏设计和开发研究、游戏应用研究以及游戏的审美研究四个方面梳理欧美国家的电脑游戏研究状况,并适当地结合教育问题,综述主要研究趋势与观点;针对性的汇总电脑游戏研究热点,开阔游戏研究视野,以期能为同行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家庭视频/电脑游戏和视频/电脑游戏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家庭视频/电脑游戏推广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和年龄差异、游戏观念、游戏角色及游戏类型等进行详细地分析,指出这些影响因素决定了家庭对游戏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家长在家庭视频/电脑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庭视频/电脑游戏也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安全性、游戏时间与空间、健康问题和游戏的社交性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家庭视频/电脑游戏和视频/电脑游戏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家庭视频/电脑游戏推广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和年龄差异、游戏观念、游戏角色及游戏类型等进行详细地分析,指出这些影响因素决定了家庭对游戏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家长在家庭视频/电脑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庭视频/电脑游戏也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安全性、游戏时间与空间、健康问题和游戏的社交性等。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化大规模发展的中国社会,高校中电脑游戏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电脑游戏成瘾的现象。文章分别从电脑游戏中体验者的身心重构和压力消解角度,探析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机理,并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事务管理思路和经验,提出"游戏化方式管理游戏""、师生合作研究虚拟关系""、分类引导虚拟关系现实化"等可操作的干预引导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体验电脑游戏、规制电脑游戏带来的成瘾现象,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成长、个人成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以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被引文献等为变量,对创业教育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国际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显示:创业教育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集中体现其成果的核心期刊;核心研究学者主要来自北欧和美国,基本形成了以哥本哈根商学院等若干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凝聚子群;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创业与技术转化、大学生创业心理、社会创业与弱势群体赋权和创业学习等方面;研究前沿可以归纳为小学阶段、知识结构、科学素养、自我实现、转型经济和创业胜任力、嵌入、创业融资教育、社会资本、成人教育、长期跟踪数据、女大学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WOS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过去近40年国际成人教育领域的研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借助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进行了分析。首先,理清了1975-2013年国际成人教育领域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活跃地区、研究机构、载文期刊和高影响学者等;然后,在分析引文编年图基础上,给出了国际成人教育研究的演进路径。最后,列举了该领域研究热点、前沿,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WOS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过去31年国际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借助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进行了分析。首先,理清了1983-2013年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和高影响文献;然后,在分析引文编年图基础上,给出了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演进路径。最后,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教育技术一直在引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他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美国教育技术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关注教学与学习研究、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注重国际间合作研究。相比而言,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群体涉及从小学到高校的各个层次,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为核心,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缺乏国际合作的意识。因此,我国的教育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同时要立足本土文化,采用多元混合研究的方法,深入地开展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努力走出一条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611篇大学生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的文献(2008年-2012年)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发现:1.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集中于观念、期望(期待)、兴趣三个维度,而在动机本身、态度两个维度明显不足;2.就业动机性因素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单一,仅通过一种研究方法论证结论,文献法和调查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3.研究类型多样化,三种研究类型以及之间的结合均有涉及;4.研究方式以独立研究为主,出现了省际、国际问的合作,且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多主题综合的研究区域,也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目前我国移动学习研究正处于反思发展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整体趋于以研究领域内某一分支进行深入剖析和扩展的"树形拓展"研究模式。相较于国际范围内以实践研究为主、趋于"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环状循环"研究模式,我国移动学习应加强多领域合作,将研究重心从"技术"回归到"学习"上,通过应用研究、实践研究,落实移动学习效果。未来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发展将经历基础环境建设、知识体系化建设和学习服务建设三个迭代循环的阶段,应发挥移动学习在不同领域内的优势,开发有效促进移动学习的工具应用,拓宽理论视域,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策略及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旅游学刊》是国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旅游研究的发展动态。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金资助和作者背景四个方面,对《旅游学刊))2008~2012年发表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了近五年我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研究的内容以旅游管理、旅游经济和旅游发展类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和混合研究为主;基金资助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主,接受资金资助文章的数量逐年增加;高校教师及在读的研究生是我国旅游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本科院校是旅游研究的主要阵地,我国的旅游研究存在显著的地域集聚性和资源经济导向性。  相似文献   

15.
对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的2102条有关1978~2008年间我国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论文题录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发现:(1)非智力因素的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论文所发表的期刊较广泛,院校学报是刊载论文的主要载体;(3)研究对象主要以学生为主;(4)普通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是进行科研的主要力量;(5)研究论文总体上的项目资助力度还不够;(6)要加强国际间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网上教研作为信息时代新型的教研模式方兴未艾。中央电大目前已突破传统的集中式面对面教研局限,开展以课程为单位的网上教研活动。以中央电大开展的网上教研活动为案例,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中央电大网上教研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对网上教研中心的功能设计和组织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网上教研活动,推进网上教学课程改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牟琴 《远程教育杂志》2011,29(6):94-101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当前国际计算机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当前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对我国转型期的科学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轻游戏(Light Game)"是具有主流游戏内在动机并同时辅助教学开发学习者思维能力的教育软件,用"轻游戏"的方式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综合二者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轻游戏"和"计算思维"的基础之上,探索并构建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轻游戏"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型和学习模型,通过实例论证,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广大教学者从思维层面上培养学习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learning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concepts b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students through a computer game. Its aims are: (a) the design of the prototype of a computer game aimed at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appropriate mental model about how a computer works by the students, and (b)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use of this prototype on students as to appeal, basic usability issu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most significant elements of the game prototype (narrative, characters, interface, scenarios, puzzles, gameplay) are present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principles that guided the game design. A hundred and three (103)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game prototype, whi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pretest and posttest written questionnaires that elicit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e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ame prototype was well-accepted as an alternative learning tool for IC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learning tools, and that most game elements elicited average to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he student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game prototyp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concepts of input, program, output and their interplay, and that it helped certain students overcome their misconceptions and form more scientifically acceptable and elaborate mental conceptions about basic functions of a computer. Future improvements and extensions to the game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入手,对最近十余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透视。大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制度学说、建构主义流派、国际战略探讨、全球化问题追踪、国际政治经济学、联合国研究、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女权主义等主流或热门理论,小到政治文化分析、生态政治学、国际关系伦理学、英国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边缘或支流学派,乃至主权研究、安全研究、国家利益研究、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研究等核心问题,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主要内容,均受到作者的关注和点评。论文既简明提示了所获进步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更扼要检讨了现有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下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这一学科在当今中国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入手,对最近十余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发展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透视。大至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研究、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制度学说、建构主义流派、国际战略探讨、全球化问题追踪、国际政治经济学、联合国研究、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女权主义等主流或热门理论,小到政治文化分析、生态政治学、国际关系伦理学、英国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等边缘或支流学派,乃至主权研究、安全研究、国家利益研究、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研究等核心问题,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探讨的主要内容,均受到作者的关注和点评。论文既简明提示了所获进步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更扼要检讨了现有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下步发展的方向,着重强调了这一学科在当今中国的“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