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赫章可乐、威宁中水两地汉墓为代表的贵州汉墓,在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方面反映出汉代当地土著民族文化和汉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屈赋中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的考察,由"枯槁赴渊"的行为方式入手,结合先秦时代盛行的"始卒若还"思想,从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角度探求屈赋中蕴含的永恒回归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结合、文化比较和文化整体阐释的角度,发掘了中国儒学文化与侠文化的理论结合点,对儒侠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笔者从儒学文化和侠文化两者各自的内容与内涵入手,完成了两者共同点的确认,从而在共同点上发现文化的兼容与联系,达到共通的理论发现。基于共通之处,研讨理论结合,在结合点上深化儒侠的概念,并与两种缘起文化不同的内容与内涵系统结合,进一步完成整篇文章的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与体育改革也随着相应推进。阳光体育、校园足球、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使体育文化不断的丰富与发展起来。体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自身也在不断的丰富其内涵。所以,体育文化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在论述文化与体育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对体育文化的含义及功能进行了阐述,以推动体育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教育文化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观点,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结合现实,对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分析认为:我国体育课程选择至少存在着西方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核心地位、汉民族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主导地位和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统治地位,极大的限制了非主流文化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话语权",造成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再生产,进而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速了我国非主流体育课程文化的边缘化甚至"断裂"。为此,必须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文化核心价值观,以谋求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我国体育课程选择中的协调并存、相互补充以及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志着国家形象的各种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举步维艰,发展遇到了"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现状分析,从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走"见贤思齐、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7.
建筑中水是水质较好的污水经过收集、水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再输配给建筑或小区内用作冲厕、绿化等用水。建筑中水的利用既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又可以减轻水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学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自觉理论出发,分析了武术文化在近代发展过程中的变迁现象及成因.指出:中国武术文化变迁的深层根源是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双向诉求,其直接动力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武术文化的东方品性与奥林匹克运动对体育的竞技规整之间的矛盾是促使中国武术文化发生变迁的主要矛盾.武术文化在适应性变迁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付出了自身的代价.在武术文化发生变迁的同时,向武术传统认同的机制正在形成,这不仅是一种解构西方体育霸权叙事的文化策略,亦是中国武术寻找现时定位和未来发展的依据.现阶段必须一如既往地发展竞技武术,但也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武术的认同和理性回归,同时注重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妖怪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并且在一些电视剧、动画中都有所呈现。这种妖怪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与日本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日本的民族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首先对日本的妖怪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并从其起源、发展等过程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妖怪文化对日本戏剧、影视、服装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又是文化迁移扩散的两种典型代表。这两种文化的迁移扩散存在着内旋和外散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对其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比较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本文探讨文化的迁移扩散规律,为正确把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规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其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企业合格的人才。区域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归宿,高职院校文化对接区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与企业文化对接、行业文化进行巧妙融合。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功能出发,基于高职院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分析高职院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高职院校文化引领作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使命感认识的不断深入,具体体现为对于文化地位的自觉意识、对于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和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自信.执政党的文化自觉对于其自身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有益的启示,必须要从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廉政文化等方面加强执政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但是在现实中,我国的城市发展过于强调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许多城市面临着文化缺失的问题.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对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相容性进行分析,认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文化,增加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与活力,是繁荣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提出要在塑造文化价值观、创建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协调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互动交流和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推进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从文化的概念入手研究文化获得,指出体育是文化获得的重要途径。从英美体育文化、体育礼仪和中国人的体育价值观三个角度阐述了体育文化的特征,并以美国、日本和中国为例,分析了各自健身体育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宋代繁荣的节日文化中蕴涵了大量体育因子,有的成为全国性节日文化的主角.宋代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共生中相互渗透、共促繁荣,在传递世俗性、娱乐性及抒发精神情感方面形成了绝佳的契合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宋代节日文化繁荣与体育文化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论证了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单一性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奥林匹克文化的多样性对构建和谐社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深入认识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历史使得福州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市中心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历来是社会上层人士的聚居地,由此形成的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发掘三坊七巷文化素材、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构造福州城市主题文化等措施,开发三坊七巷文化,提升福州文化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的未来趋势。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与吸收形成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为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并且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在经济领域中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文化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含义、特征,以及网络文化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深刻影响。由此提出,采取依法管理网络文化市场、加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建设中国民族体育特色网络文化等相应措施,以应对网络文化传播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王雁 《职大学报》2013,(5):66-67,103
本文对高句丽民族文化体现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字使用、墓葬习俗等几方面研究分析,认为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也将高句丽本民族特有的一些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原文化当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