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个老兵的心里话》与《中国硅谷:“劳动和劳动价值”有新说》两篇记者调查,在《解放军报》和《中国国防报》刊发后,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受到从总部到基层的普遍好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分别摘播报纸或刊发消息,称“这是深入学习‘七一’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好教材”,是“一篇难得的好报道”,是“深化《讲话》的一次成功的新闻实践”,是“用新闻手段宣传《讲话》精神的一个贡献。”作为这两篇调查的作者,重读两篇作品,回顾采写过程,感到一个最深切的体会是:用新闻手段宣传重大…  相似文献   

2.
卓婕 《出版参考》2004,(8):39-40
《新京报》:《报告2004》中指出,2000年和2001年,中国都属于初等发达国家。这是否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提法相矛盾?  相似文献   

3.
《河北广播》2005,(2):30-31
由河北电台积极策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和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国》特别节目——《走进秦皇岛》,于4月24日中午12:00—13:30黄金档时间在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成功播出,秦皇岛成为我省第一个走入中央电台有较大影响的《直播中国》节目的城市。这是河北电台充分利用国家级主流媒体,扩大对外宣传河北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是中央台、省台、市台密切配合,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形成广播界的系统合力,做大做强广播事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创刊于1980年11月,到2000年11月已整整度过20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20年仅是短暂的一瞬间,但这20卷、近4 000万字的《年鉴》,却完整地记载了中国出版业走过的20年辉煌历程,成为这一时期出版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标志。 回顾《中国出版年鉴》20年来走过的路程,我有三点感受较深的体会: 第一点:编辑、出版一本《中国出版年鉴》,是我国出版工作者多年的愿望。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上海《大公报》的《出版界》专刊上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出我国出版业有悠久的历史,在新中国出版业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2005年元旦开始全面改.版。其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完全由自己原创的《看见》栏目将成为全国第一家日播的记录片栏目:每天一档,每档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广告商再三要求,一定要在《看见》播出之前安排3分钟广告,并称《看见》时段的广告已全部售完。这就引出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中国记录片究竟有没有市场?中国记录片怎样才能有市场?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家族里最年轻的一个成员,报告文学是在1930年前后传人中国的。在短短的七八十年的历史中,它所产生的灿烂辉煌和重大影响,已经足以比肩历史久远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中国的报告文学有两个兴盛时期: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作:阿英编辑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茅盾编的《中国的一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快乐男声》、《赢在中国》、《感动中国》、《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春暖2007》、《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2007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我的长征》、《香港回归十周年》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这是《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公布的。这十大中有很多是真人秀节目(至少它们都号称是真人秀),  相似文献   

8.
二月热帖     
《网络传播》2007,(3):74-75
最近,美国《新闻周刊》以“中国世纪”为题,分析了中国迅速崛起的事实,认为美国的实力在下降而中国的势力在崛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则以《从“中国世纪”谈起》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和平崛起,中共功不可没”。笔者认为,上述两个知名国际媒体既然都谈到了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因素,那么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仅是功不可没的,更应当说是根本性的,这既被无数事实证明,也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所公认,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而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9.
如果梳理2006年的关键词,“恶搞”应该算一个:2006年1月1日,当你只把它当作是新一年的开端时,它却悄悄地、毫无征兆地揭开了另一个化时代的大幕。这一天,普通网友胡戈运用电脑技术将当时正在全国热映的大片《无极》的影像母本配合自创的声音本制作了一部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视频短片。在片中,胡戈对《无极》原有情节进行重新剪辑和配音,并且采用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制报道》的模式,无厘头地讲述了一个杀人案件侦破的经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与传统媒体联动:共赢时代的到来--从东芝事件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飞孝 《现代传播》2001,(1):102-106
这是一个需要媒体联动,并且产生了联动的时代。 一篇题为《TOSHIBA还要蒙中国消费者多久?》的文章在新闻网站——千龙网开通之日登出,一周后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众多媒体陆续跟进,质问东芝为什么对中美两国消费者采取不平等待遇:为什么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样是东芝的消费者,美国的消费者可以得到10.5亿的美金的补偿,而中国人却没有,凭什么东芝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舆论界的意见出现了惊人的一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估计有上千篇文章出现,这些报道很快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时常有出版印刷界的同仁问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证据充足,早成定论,如今又冒出个‘韩国起源说’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发明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物质、技术基础,大量文献、文物为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提供了充足而又无可争议的证据,韩国部分学者仅以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以下简称《无垢经》)在韩国出土这一孤证就大肆宣传《无垢经》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在韩国印刷的,大有志在必得之势,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甚至带有埋怨的口气说:“韩国部分学者争我印刷…  相似文献   

12.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1):89-92
巴金(1904--200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封建大家庭里,童年时接受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知识系统的启蒙教育。同时,他也阅读了《古文观止》、《说岳全传》、《施公案》和《红楼梦》等中国古典作品。“五四”后,他狂热地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鼓吹新观念、新思想的杂志,他常常说自己是“五四”的产儿,因为“五四运动象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期间,他还读到了上海出版的《夜未央》和《告少年》,在思想上深受影响。他说:“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这两本小书不知感动了多少的中国青年。我和几个朋友当时甚至把它们一字一字地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作者杨继绳,从1968年起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他在《记者这个职业》一文中曾经写道:"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新闻调查》的新老人物欢聚一起,对十年的电视新闻调查之路作了一次追忆和清理。在这十年的关节点上,关于《新闻调查》,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最需要思考的是:《新闻调查》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将如何走下去?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不但对《新闻调查》的未来发展有利。对中国电视调查报道的前程,也就可能有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物权法》1998年正式准备立法至今时间并不算长,但自从去年面向全国征求意见之后,似乎社会对此普遍比较迫切,能否说中国社会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一个大的变化,急需《物权法》出来?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6,(1):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宣布,该频道将于近日推出一档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这是国内首次将情景剧和新闻节目进行“嫁接”的一个尝试。据悉,这档节目365天每天播出一集,是一出融“说新闻”栏目和家庭情景喜剧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样式。  相似文献   

17.
陈剑文  周芳 《新闻前哨》2002,(12):14-15
2001年8月26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组报道:围绕襄樊监狱服刑人员王树祥一步步成为辞书纠错行家的事例,刊发了消息《一份生动的维护人权记录》、通讯《新生的脚步》和法学专家访谈《“王树祥案例”是维护人权的例证》。这一组独家的、特别视角的报道一经刊出,在读者中产生强大反响,法学专业人士、监狱服刑人员、管教干部纷纷发表看法,省监狱局局长也约见记者。为此,记者又围绕这一案例采写了4篇《“王树祥案例”纵横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式报道。《湖北日报》评报专家撰文评价这组报道时称,它无异于中国一部真实…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的“触发点”来自2月28日河北日报社内部小报《党报人》上的一篇“读报评报”。文章说的是:2月23日《河北日报》上刊出了一则新华社电讯稿,用了这样的标题──上副题:我外交部发言人就美方称中国协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统事发表谈话指出;主题:美方指责中国是别有用心。这个主题有毛病:既可理解为美国的行为“别有用心”,又可理解为中国被指责为“别有用心”。同日《经济日报》此消息的标题──上副题:美称我协助伊拉克修建防空系统;主题: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这是别有用心。这就不会产生歧义。《党报人》的这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记者》报道:为调整报业结构,成都的《蜀报》和《商务早报》停办。两年多来这两家报纸虽然在发行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报纸定位不准,一味模仿当地的综合性报纸,缺乏个性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发行搞低价扩张,均严重亏损。这两家报纸的失败证明,一个城市容纳综合性报纸总归是有限的,国外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城两报”现象不无道理。成都停办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20.
名中国劳工在伊拉克被无辜绑架,官方在第一时间内公布这一消息,倾全力营救。56个小时之后,中国人质获释,消息传来,传媒与网络同声相庆。相比以往,此次官方做法凸现对平民生命的维护,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理应肯定。《南方周末》有署名文章统计:4月15日当天,新浪网一篇“中国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