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左腿支撑和用力方法 最后用力,左腿是由于微弯到蹬直的用力过程。大多数运动员在左脚落地时,大小腿夹角在150°左右,少数在160°左右。在滑步推铅球时左腿充分伸直,滑步推铅球加速距离只有1米左右,这样短的加速距离使运动员获得的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滑步结束,大多数运动员普遍能达到的速度是1.4—1.5米/秒,  相似文献   

2.
铁饼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速度 力量性投掷项目,是人体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动作,使铁饼获得尽可能大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以保证铁饼飞行尽可能远的远度。要想取得优异的掷铁饼成绩,铁饼运动员必须具备有强大的全身快速力量、技术合理、转动中能平稳地加速节奏和放松协调用力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不仅要具备强大的力量,还要在快速的旋转中完成爆发性的最后用力技术,使铁饼在离手时能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同时,还应掌握正确的旋转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衔接技术,以便获得尽可能长的最后用力距离,提高最后用力的效果,并使旋转中获得铁饼运行初速度能顺利转化成  相似文献   

3.
标枪最后用力时左腿动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掷标枪中,左腿在交叉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中起到了引导、制动和支撑的作用。本文从交叉步和最后用力这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中,对左腿的动作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旨在使我们充分认识左腿在投掷标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近几年系统地观察了铁饼、铅球的比赛,1976年在北京举行的1976年男子田径队向工农兵汇报表演中,又系统地观察了铁饼运动员进入旋转时左脚(指右手投饼者,下同)的转动和旋转后右脚的落地情况以及身体扭紧的程度;在最后用力中又观察了右脚工作情况和最后用力充分与否?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并结合了以往情况,本着“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运动员要有270°左右的用力幅度,如果把这一场比赛资料与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好的运动员的用力幅度还要差90°左右,较差的运动员差距就更远了。如果把优秀运动员用力幅度做为甲,这场比赛最好的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录像解析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前8名的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掷铁饼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的时间、空间以及速度节奏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的时间、空间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投掷成绩进行了检验,提出了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节奏变化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掷标枪时,左腿技术动作在最后用力中起到了引导、制动和支撑的作用。应用解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标枪项目的技术特点,着重对左腿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动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标枪投掷技术中,左腿在交叉步及最后用力的衔接中起到引导、制动和支撑的作用.从交叉步和最后用力这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中,对左腿的动作及其意义进行生物力学探讨,从而对左腿在投掷标枪中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录像解析、Pe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女子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速度变化与投掷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最后用力的初始加速阶段以及最后用力的最后加速阶段存在着与投掷成绩密切相关的速度变化,并且,两个阶段某些环节速度变化的比值与投掷成绩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投掷铁饼技术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它投掷项目一样,投掷铁饼时具有交替合理、节奏流畅和强度适宜之动作特点。更确切地说,投掷动作是下列能力综合的产物: 第一,跳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的两腿在整个投掷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用力阶段的爆发性动作; 第二,跑的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投掷圈里快速自如地旋转并移动; 第三,投掷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将尽可能大的力量作用于铁饼。现代铁饼投掷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结晶。这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人体特性和人体运动的物理学原理。简言之,铁饼投掷技术必须与人体运动的生理学、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动作的进行方式以及运动员的个体特异性相符。这是因为,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运动员就能在铁饼出手时机械地将自己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力量作用于器械,利用身体运动的一些规律,增加肌肉  相似文献   

10.
在田径运动中,推铅球是单手投掷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推铅球时的技术方法与场地器械有其独特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结构。推铅球同掷铁饼一样,都是在圆圈中投掷,左腿都有一个制动,支撑用力的动作,但是左腿用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形式,推铅球时,左腿在最后用力过程中,能否形成合球的支撑技术,对最后用力的效果影响极大。因此,本文就推铅球时如何优化运动技术结构,使之达到比较完善的效果,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肌肉用力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摄像和肌电图同步测试手段,对我国现役4名高水平女子铁饼运动员完整投掷过程中,参与动作主要的8块肌肉的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她们所测试的肌肉表现出不同的sEMG活动变化特征,孙太凤、宋爱民的肌肉活动具有一定的变化节奏,李艳凤和潘赛丽则表现出部分肌肉持续用力的时间较长.肌肉表现出活动与主动用力程度大小顺序为:右腿股二头肌、左腿股内侧肌、右腿股内侧肌、左腿股二头肌、左侧竖脊肌、右侧竖脊肌、右侧腹外斜肌和左侧腹外斜肌.股二头肌与股内侧肌主要的用力肌肉群,主要在最后用力阶段.腹外斜肌的活动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2.
掷铁饼技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预摆阶段、旋转阶段、最后用力阶段和缓冲阶段。在预摆阶段,摆动动作开始,投掷者移动身体以便进入旋转阶段。在旋转阶段,加快铁饼的运行速度,身体下半部旋转并超过身体上半部以预先拉长最后用力的肌群。在最后用力阶段,创造附加速度,并使其在铁饼出手前转移到铁饼上。在缓冲阶段,投掷者应稳固支撑,避免犯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录像解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200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肩、髋速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的两个阶段,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肩、髋速度变化差异较大,并且莱些环节速度变化与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1、左腿支撑用力工作过程在滑步时,当左腿完成了向投掷方向的摆动,积极下落时,左脚尖略微向外转并带动髋部向左侧转动,尽快地使左脚下压着地,以取得双腿支撑。两脚的着地时间越接近越好,使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衔接得更紧凑,随着左腿的积极下压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为最后用力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左侧应以脚掌内侧,落在投掷圈中心线的左侧,靠近抵趾板处,右脚跟、左脚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相似文献   

15.
投掷标枪,手榴弹,体身左侧支撑(右手投掷者)是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身体左侧支撑动作是:在最后用力开始时,左脚内扣着地,左腿和左髋伸直,左臂内收,微屈前伸,稍含胸。随着最后用力身体重心的前移,左肩也应随之前领,左腿被迫弯屈。当身体重心移向左腿时,左肩制动。接着在器械出手的一刹那,左腿快速登伸,把踝、膝、髋关节充分伸直,脚跟提起。同时向前继续挺胸,挥臂,把器械送到最适宜的部位,以力争加大工作距离(图1、2)。  相似文献   

16.
对铅球、标枪、铁饼在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大幅度摆动成绩与小幅度摆动成绩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投掷臂在最后用力阶段的正确姿势对投掷成绩有显著的影响:铁饼成绩提高最显著,其次是标枪、铅球。  相似文献   

17.
一八九六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希腊人深知他们在田径方面不会有多大建树,唯有他们的民族项目——铁饼,能稳操胜卷。因此,在比赛前就为这个项目的胜利做好了庆祝活动的准备工作。果然,铁饼比赛开始不久,希腊运动员就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当时希腊人的投掷姿势非常简单,没有旋转,类似现在的原地投。当希腊人巴拉斯克瓦普洛斯把铁饼投到29米时,全场观众为他热烈欢呼,表示祝贺,他自己也举起双手向群众致谢,满以为冠军定夺无疑。然而,在场观看的一个美国运动员加列  相似文献   

18.
在推铅球最后用力教学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左腿支撑不好(以右手推球为例,以下同),以及左肩过早地后撤,导致力量分解,影响用力效果和运动成绩。左腿支撑用力是所有投掷项目最后用力的共同点,如果只注意右腿的用力而忽视左腿的撑蹬,则会造成上体前倾而导致铅球出手...  相似文献   

19.
概述: 目前在有关投掷铁饼的资料中,最后用力阶段的作用被评价得过高,这往往不利于投掷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其之前阶段却仅仅被看做为具有决定性的最后用力阶段的准备。依照绝大多数作者的看法,投掷铁饼中的着眼点应主要放在左脚落地的一瞬间获得一个最佳的身体姿势和强有力的出手上。 最后用力阶段的前阶段的有力度的运动仅被赋予有限的意义。大多数作者对一个好技术  相似文献   

20.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速摄影机现场拍摄,并通过用影片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交叉步”后加快左腿的前摆速度可以形成牢固的双支撑,对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并能缩短最后用力的时间。左侧支撑技术是保证最后用力时动量传递和“鞭打”技术有效完成的重要技术环节,并影响着出手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