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丽涛 《编辑学报》2010,22(5):389-391
高职院校科研及学报工作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科研的发展及学报学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而科研与学报的耦合是高职院校学报与科研工作谋求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从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和学报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办刊实践,阐述学报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渗透、耦合运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期刊与科研活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技期刊和科研工作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影响,分析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影响以及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论证科技期刊对科研活动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对科研人员的发掘与培养,而科研活动对科技期刊的作用体现在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宇文  高峰 《编辑学报》2020,32(2):198-200, 203
在分析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基础上,对科技期刊学术交流的实现进行探讨,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从作者投稿开始,通过编辑审稿和加工过程、出版发行和构建科技期刊与专题学术会议等多渠道和模式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学术交流传播的职能和作用,并能够通过构建刊会互动机制和基于作者、读者群专业爱好和研究方向的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成敏  郭柏寿 《编辑学报》2019,31(1):24-2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纸质版产品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各种形态的数字化期刊包括科技期刊的网刊,因其即时与便捷的获取及检索特性获得飞速发展;然而,目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出版并不十分规范,绝大部分期刊的网刊缺乏法律支撑,因此,文章就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网刊的合法性进行探讨,并对网刊的法律地位,违法网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如何获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整个行业的重视,并为科技期刊网刊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加快信息传播国际化进程,正确认识高校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校科技期刊与其他机构主办的科技期刊在国际重要检索系统被收录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高校科技期刊可以分不同层次,找准定位;发挥学科优势,组建团队,走联合办刊的道路;培育、打造高校科技期刊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Ei Compendex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变化,认为Ei Compendex收录科技期刊以具有中国学科特色及学术水平为支撑,根据被Ei Compendex收录、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3种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提出高校科技期刊提升学术影响力、增强期刊竞争力的编辑策略。  相似文献   

7.
邓履翔  沈辉戈 《编辑学报》2021,33(6):600-604
英文科技期刊是促进学术信息交流和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国家对英文科技期刊的培育给予了大力支持,英文期刊数量明显增加。本文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指出当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办刊过程中存在办刊动机不纯、办刊能力不足、期刊评价标准单一、期刊发展急功近利等问题,进而给出办好英文科技期刊的相关建议,即端正办刊思想,明确初心与使命;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以优质内容促进期刊发展;遵循期刊发展规律,合理规划期刊各发展阶段的目标,保证期刊有序健康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9,31(6):606-609
科技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智库的重要知识来源。我国科技期刊与智库建设的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实现科技期刊与智库的功能融合,促进两者互动发展是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建议重新定位科技期刊的价值和功能,挖掘科技期刊在提供咨询和评价、捕捉科技热点、培养和整合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促进学科建设、催生智库产品等多方面的功能,探索建设智库型期刊和媒体智库的措施,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臻峥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21,33(6):639-643
优秀的彩色排版和封面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助力期刊品牌形象强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提高美学素养、积累审美经验,实现期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本文调研了国内药学类科技期刊彩色排版与封面设计的应用现状,探讨全彩排版与封面设计对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并对相关优化方案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的生态特征和组织结构,分层面指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作举例分析。认为科技期刊应主动顺应出版生态规律,处理好与生存环境及竞争对手等多层次、多因素的关系,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发展举措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4位“两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科学通报》编委和资深审稿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满意度不高,其中高水平稿源的缺乏和期刊影响因子主导的科研评价方式是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该文从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精品期刊、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明确科技期刊的办刊方向,本文从科技期刊在科学研究中的导向和学术引领作用、科技期刊服务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科技期刊对青年科研人才培养3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通过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来拓展生存空间、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科技期刊提升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晓耕 《编辑学报》2019,31(6):593-595
强化政治意识对于科技期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期刊不仅要对政治敏感问题严格把关,还应解读、宣传、报道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科技成果;然而,在实践中,部分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尚待提升。文中从地图、保密、台港澳以及外交、民族、宗教等角度梳理了科技期刊可能存在的政治性问题或错误,并提出了一些加强科技期刊政治意识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科技期刊的打造依靠高素质编辑人才,高素质编辑人才的培育依托高质量科技期刊,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本文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研究分析其近年来在推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指出科技期刊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促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大良  刘杨  苗凌 《编辑学报》2011,23(2):95-98
针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者对网络化、数字化冲击的担忧,从科技期刊的产生、科技期刊的价值表现等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印刷技术和纸张的发明是科技期刊产生的技术基础,学术交流的需要是科技期刊产生的根本原因,纸质版科技期刊不能等同于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体现于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创造性。基于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价值,科技期刊不仅不会在技术进步中消亡,反而会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科技期刊应该也能够适应学术交流的需要,从传播方式、传播载体、办刊理念、评价方式和出版模式等方面作出改变,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胡升华 《编辑学报》2020,32(2):119-127
科学价值观引导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影响着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从而也影响着科技期刊的发展。由于科学价值观出现偏差,使得以SCI为主导的学术评价标准得以盛行,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也会威胁到国家科技数字资源的安全。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看,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还需要借鉴我国出版集团化发展的经验,制定科技期刊发展的国家战略,进行系统化的政策设计,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瑜晛  姜京梅  刘畅 《编辑学报》2019,31(2):134-137
分析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探讨提高服务实效的系统运作模式,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中文科技期刊可以围绕信息、平台、服务3要素,合理配置资源,改进系统运作模式。建设服务国家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稿源建设相结合,以开放、共享、融合的理念推行科学普及,落实中文科技期刊的转型保障措施,探索多元的期刊评价模式,可助力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汝忠 《编辑学报》1990,2(3):128-132
科技期刊首先在欧洲问世,有其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活字印刷与机器生产方式结合起来,产生了新的印刷机,为科技期刊的问世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开放性文化格局的出现,为科技期刊的创办奠定了文化基础;科学复兴和科学团体的涌现,需要加速信息的交流,成为科技期刊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出版工作是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科技期刊作为促进科学知识传播、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加强党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直接领导,促进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本文分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以笔者工作的农业科技期刊为例,提出强化意识引领、创新工作形式、织密组织机制及盘活人才资源等农业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繁荣中文科技期刊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前在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推行的"SCI核心期刊"政策,不仅已经直接影响到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造成的科技成果报告著作权外流、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外挂,更将会损害中华民族的战略核心利益。繁荣中文科技期刊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我国应重视独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重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重视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