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挺举中上挺预蹲制动技术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提出了挺举里上挺动作中预蹲制动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影响预蹲制动技术效果的诸多因素和主要因素,旨在为做好预蹲制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挺中预蹲制动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对预蹲制动动作进行分析论证。提出了上挺动作中预蹲制动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影响预蹲制动技术效果的诸多因素和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预蹲技术原理和影响其技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依据,运用生物力学原理论证,探讨研究预蹲技术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提高预蹲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举重"单屈式"预蹲制动技术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举重“单屈式”预蹲制动技术及其产生认识根源,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理念,掌握正确的预蹲制动技术;同时提出改进和提高我国挺举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挺举上挺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调查法对国内外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挺举上挺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挺的关键所在是预蹲动作,在预蹲过程中应保持身体重心与杠铃重心垂直向下运动,而且要迅速地由预蹲中的制动转为上挺发力。制动是预蹲与发力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制动时应做到尽快地由预蹲的退让性工作转化为发力阶段的克制性工作,这是上挺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研究龙清泉参加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上挺技术,结合举重技术的基本原则作分析。结果表明:预蹲阶段技术表现堪称完美,尤其是制动预蹲时间占预蹲时间的24%,制动预蹲时间为0.12 s,膝关节最低角度为108°,这是龙清泉作为该级别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上挺发力阶段技术表现优异,形成了火箭多级加速的发力,预蹲转化为上挺发力的时间仅为0.02 s,这也是龙清泉作为世界级优秀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之一。但是,上挺发力阶段时间过长,说明龙清泉还"快"得不够,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支撑与起立阶段技术表现较为优异,因研究者该阶段划分方式的差异,对一些概念的模糊处理导致无法对龙清泉"快"作更为深入的比较。但该阶段也展现了"近""准"的举重技术原则要求。在第二个支撑——起立段收前腿时,杠铃晃动较大,这是龙清泉需要改进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单屈式》预蹲制动技术的产生和在教练员运动员中长时间广为流传的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作进一步分析论证,以期加深对《单屈式》技术危害的认识,提高对在屈膝下蹲的同时相应屈髋翘臀的《双屈式》预蹲制动技术学习、掌握、运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我国挺举技术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举重上挺动作技术中的关键动作——预蹲制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组成举重上挺动作的诸多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科研资料及常见的实践资料分析,揭示了预蹲制动动作是对上挺发力、下蹲支撑、起立定铃等整个上挺技术起决定性、规定性影响的关键动作,强调了预蹲制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在上挺技术中的重要作用,目的是帮助广大教练员清楚认识上挺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为改变目前我国挺举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的局面做出一些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跳远     
G823.3 20031423用flash5.0演示蹲踞式跳远[刊,中,I]/郑爱萍//体育教学.-2003(1).-36(XH)跳远//蹲踞式跳远//动作分析//演示//方法//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中外举重运动员预蹲发力阶段的动作结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中国运动员挺举上挺技术落后的现状,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举重运动员预蹲发力阶段的动作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预蹲的深度浅,躯干在预蹲发力过程中的前倾程度没有外国运动员大,躯干与水平面的夹角和预蹲制动时的最小膝关节角之间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r=0.547(n=25,p<0.01),这说明:在预蹲发力时,躯干的适度前倾将有利于增大预蹲的深度,并可增加发力阶段肌肉的工作距离。  相似文献   

11.
举重     
G884.214.6 20032491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Researching status of sports biomechanicsof split jerk and drop jerk[刊,中,Ⅰ]/王向前(解放军体育学院),危小焰,魏文仪(上海体育学院)∥浙江体育科学.-2003,25(1).-58-60图2参19(XH)举重∥上挺∥技术∥方式∥箭步式∥下蹲式∥现状∥力学分析∥挺举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对上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上挺动作当前在我国举重运动员中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分析应当引起注意。 本文以实验为依据,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有的意见与我国传统看法不一致,或为我们以前所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例如: 一、关于上挺预蹲的角度。国内过去的提法是,预蹲时膝关节的角度约为135°(体育系通用教材《举重》);本文提到角度最小达118°除了测量方法可能有差异外,显然预蹲是低得多了。 二、本文提出,由预蹲最后的制动阶段转为上挺,转换得愈快,在肌肉中产生的运动潜能愈大,工作效率愈高。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内的说法既不一致,也无科学实验的依据。国外对此问题的看法也不统一。 三、本文关于预蹲速度要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相同的问题,分析得比较为清楚。 以上各个问题对我们都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G884.02 9901944少儿举重如何克服预蹲和上挺前倾[刊,中,Ⅰ]/梁广民//少年体育训练.-1998(5).-28(XG)举重//动作//技术分析//下蹲动作//上挺G884.02 9901945女子举重运动员早期训练中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刊,中.Ⅰ]/王金霞,董振永//少年体育训练.-1998(5).-43(XG)女子//举重//早期训练//全面身体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计划G884.02 9901946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基础训练[刊,中,Ⅰ]/李淑琴//少年体育训练.-1998(6).-30-31(XG)青少年//女子//举重//基础训练//素质训练//技术训练G884.03 9901947  相似文献   

14.
浅谈挺举上挺生理机制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就挺举上挺预蹲生理机制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及有意识加速预蹲,或适度地控制杠铃的下落平稳预蹲,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挺举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5.
浅析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本人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和观察,发现我国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基础教学或训练中人们大都认为,上挺预蹲正确姿势是上体严格保持正直、屈膝下蹲、臀部沿足跟方向垂直下降。但我认为正确预蹲动作应为上挺预蹲,在屈膝的同时相应屈髋,臀部在向下移动时稍向后移动,上体稍出现相应的倾度,这一观点已在国内外运动实践和许多研究资料中得到证实。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预蹲动作,初步探讨该预蹲动作的理论根据,旨在改进上挺预蹲动作,使挺举技术得到改善和提高。2 研究方法运用人体重心稳定平衡原理、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我国上挺技术落后的原因,探讨和揭示了传统预蹲概念和新概念的理论根据。建议更新预蹲概念的认识,放弃传统的预蹲概念。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和措施,改进上挺预蹲技术,使处于落后的挺举有较快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对上挺前预蹲动作的评价有的同志提出,预蹲是上挺成败的关键,认为预蹲动作做不好,上挺就很难成功。对于这点,我认为,预蹲的确是上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能不能就说预蹲是上挺成败的关键呢?正确的预蹲作用在于保证较合理地发挥腿部伸膝的力量,使杠铃沿着较正确的上升路线运动,以达到所需的高度。但是光做到这点还不一定能使上挺成功,即是它对上挺的成败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或称之为关键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运动员预蹲较准确,杠铃上升的路线也好,杠铃也上升到足够的高度,但上挺还是失败了,原因是支撑不好,缺乏合理的积极的支撑姿势和足够的支撑力量。上挺本来就是由预蹲和分腿支撑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完整动作。预蹲好可以为支撑创造良好条件,但预蹲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双屈式”上挺技术进行运动生1.传统“单屈式”预蹲上挺技术由于只强调预蹲时的屈膝动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力争进一步挖掘我国举重运动员的潜力,突作,要求预蹲时上体保持正直,因而无法在上挺时最大限度地发破举重上挺技术的瓶颈,为提高我国举重运动整体  相似文献   

19.
预蹲的目的是为上挺创造冲击外力,即杠铃与人的共同惯性外力和杠铃的惯性力,从而为发力冲举杠铃奠定基础。预蹲在上挺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重视,也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论著,为运动员正确地理解并掌握预蹲技术起到了指导作用。笔者通过观察及研究,只就上挺预蹲中两肘部位的选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G822.02 9703670蹲距式起跑的预备姿势[刊,中,I]/蒋跃辉//少年体育训练.-1997(4).-21(DW) 跑//蹲距式起跳//准备//姿势G822.119 9703671从现代短跑技术特征看我国短跑运动员差距[刊,中,I]/金志良//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2).-54-55(SML)短跑//技术//概念//技术风格//世界//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