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纸靠什么提升影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耀华  周志懿 《传媒》2005,(6):50-52
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标准.报纸的"影响力"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形成过程及怎样使影响力转化成有效生产力是当前报人首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周志懿 《今传媒》2005,(6):39-41
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重要标准。报纸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3.
论文缩微     
怎样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周志懿在《今传媒》杂志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当前国内报业市场,报纸影响力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专业人士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重要标准。报纸的影响力实际上是指报纸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对受众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决策等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报纸影响力的决定力量、形成过程及怎样驾驭使影响力转化成有效生产力是当前报人面临的首当其冲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主要发掘和利用两种资源:一、精细化地深度掌控社会的“注意力资源”,通过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满足受众需求;二、广告资源。广告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促进方式。通常认为,报纸经营是“两次售卖”:第一次把报纸卖给受众,第二次把受众卖给广告商。但更深层的逻辑关系是:受众结构决定广告结构进而决定报纸的收入。受众市场是报纸货币收入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对论体”是报纸针对新近发生的比较有争议的新闻事实,表达正反对立观点或多层面阐释问题,表达多元观点的一种评论形式,它是电视辩论形式在报纸上的延伸。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受众认识的思辨性、提高其认识的独立性、提升其认识的深刻性。“对论体”新闻评论需要通过报网互动来弥补其与受众互动性不足的缺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影响力本质是一种控制力。即报纸通过某种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力量。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张报纸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和传阅率。但将这三项指标对号入座来衡量国内众多“农”字号报纸。却发现并不适用。以《南方农村报》为例,其每期平均发行量30余万份,全面覆盖广东农村,且绝大多数读属于主动自费订阅.传阅率更高达6倍之多。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分割的特殊国情.“农”字号报纸的影响力也如同中国农民的处境一样:虽然数量庞大,但能够掌握和调动的社会资源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武汉晚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需要进一步有效延续和创新。赵振宇强调,“品牌和人才”,是报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张报纸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它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力,追求办报创新,充分凸显个性特色,创造难以仿制的武器,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报纸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际互联网是不是一种新媒体?它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冲击有多大?“网”的影响力人们或许难以精确预测,但在感性上受众无疑已实实在在感到了“网”的力量,这张撒向全球的“大网”,正把越来越多的知识受众卷进它的传播圈。 几乎每家上网的报纸目前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要给人看的。在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地市党报时事版应当与受众“无缝对接”,减少对政务信息和部门工作总结的报道量,让受众所关心的议题,所反馈的信息.都能得到关注,通过贴近的内容使报纸报道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受众.从而有效地推进内容营销.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党报的公信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赵文晶 《新闻界》2006,(1):130-130,124
主流大众传媒是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成为亿万受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权威来源,在受众心中有很高的信任度。报纸作为传统传媒的一种有着特殊的功能,它的传播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十分的强大。它作为“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和水平直接引导着受众。因此,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它又该如何提供、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信息怎样选择等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媒体的影响力,是其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受众的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的能力。影响力是一家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影响力大了,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不断将自身做大做强。对一张地市报来说,其影响力大小更是至关重要,这涉及到这张报纸能否更好地履行其使命,发挥党报应有的作用。试想,如果一家地市报在当地没有任何影响,群众一点都不重视其存在,那这张报纸还谈什么引导舆论的作用?要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更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2.
受众是一种“社会呈现”,是社会环境和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主要发掘和利用两种资源:一、精细化地深度掌控社会的“注意力资源”.通过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满足受众需要;二、广告资源。广告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促进方式。通常认为,报纸经营是“两次售卖”:第一次把报纸卖给受众,第二次把受众卖给广告商。但更深层的逻辑关系是:受众结构决定广告结构进而决定报纸的收入。受众市场是报纸货币收入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报纸的发行是出售“注意力”的话,那么,报纸的生产经营就要靠“影响力”了。在西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要把“注意力”有效地转化成“影响力”,首先需要我们对“影响力”进行一下界定。在文化领域里,“影响力叶旨的是“文化活动者以一种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本质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报纸,其实就是一种产品,一种文化产品,而且具有引导受众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产品。报纸能否像名牌产品那样得到受者信任和自觉选择,关键在于报纸如何引导受众的价值观,如何吸引读者,如何成为读者的一种自觉精神消费。这就需要报纸有卖点,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承载受众的话语权,真正符合受众所需。南京晨报2009年圆穷孩子一个大学梦爱心助学活动,是一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民  相似文献   

15.
新闻虽为文化快餐,但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围绕“受众阅读习惯”,不断深化对“视觉冲击力”的认识,报纸上的新闻标题的理念也不断创新,强调当代性、时尚性、通俗性,进行新的探索,放大和强化标题,增加卖点,吸引眼球,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南方日报》在改版时明确提出自己作为省委机关报的优势:“我们的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柝:我们的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其改版以“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做“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为目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为了实现自己做中国主流媒体的目标,《南方日报》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根据自己的办报方针确定报纸的目标受众;二、在确定目标受众的基础上,了解目标受众对于报纸的需要:三、既努力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又正确引导目标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报纸的受众接触规模:各主要媒介的受众接触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新闻、新闻类杂志和广播,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次调查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  相似文献   

18.
新闻信息不对称对报纸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在读者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报纸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报纸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一  相似文献   

19.
田雨 《记者摇篮》2004,(5):60-60
标题是报纸的门面,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受众在选择媒介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要让受众在一瞥问激发阅读兴趣并下决心购买,标题、尤其是头版头条的标题精彩动人,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报纸争取受众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始于标题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把体育、绯闻和犯罪作为传媒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现在常说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等,这是一种并不确切的形容。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没有影响力,传媒就什么也不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