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由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乡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陷入贫乏甚至沉迷于手机的困境,这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乡村学校作为乡村儿童精神成长中的主阵地,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五育”并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乡村儿童精神健康成长,提高乡村儿童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免受任何形式的暴力——包括身体的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语言暴力。虐待、体罚、性侵犯等身体暴力和性暴力已经受到普遍关注,而语言暴力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引发了众多严重后果和纠纷。为了了解在学校这一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特殊场所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状况,2005年7月—12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北京近30所中小学校的315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  相似文献   

3.
语言暴力是普遍存在于低龄儿童之间的一种侵犯行为。我国此项研究开展的较晚,现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调查分析欺负行为现状的层面,尚未针对低龄儿童语言暴力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对低龄儿童语言暴力现象的研究,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小学校园里语言暴力问题比较严重,卷入到语言暴力行为中的低龄儿童比例较高;低龄儿童语言暴力行为具有非隐蔽性和非团体性; 后果认知能力与移情能力与实施语言暴力行为有关;家庭教养方式、同伴数目、父母的应对方式与受语言暴力儿童的受欺负地位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落实乡村小学生阅读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书香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乡村小学应从实际出发,围绕儿童阅读的成长价值与阶段特征,系统发挥图书角的阅读助学功能,营造乡村小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一是坚持硬件优配策略,分级研制图书角系统书目,科学均衡搭配精神营养套餐;二是坚持软件精做策略,持续性支持乡村教师学习掌握指导儿童阅读的有效性方法序列,成为乡村小学生阅读成长的领路人,以师生共读提升乡村小学生高品质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乡村儿童沉迷手机、电视屏幕的情况特别严重,急切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引起高度重视。丰富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屏幕之困是摆在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儿童沉迷手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屏幕之困对儿童成长的确会造成许多危害。首先,视力水平严重下降。乡村儿童本来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大自然对修复儿童眼疲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束,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短视频、手机游戏、电视,儿童的视力水平已经开始下降,戴眼镜的学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6.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旨归在于培养乡村儿童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培养乡村儿童主体性的价值理性以及形塑乡村儿童规范性的行为自觉。家校社融合的教育场域能够发挥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增进乡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家庭文化赋予乡村儿童最初的情感力量和自我意识,学校文化促进乡村儿童爱国意识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培养,乡村文化是深化乡村儿童乡土情结和价值体认的精神纽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坚持提升价值认知的协同育人导向,实施情理共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有机互动的协同育人生态,强化主体性情感认知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耦合,促进乡村儿童价值信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充斥着战争和暴力描写,在提倡"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这些教材选篇所给予学生的多为负能量。教材编者应明确当代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语文教材应教给孩子的是他最该懂得的知识,而充满血腥和暴力的课文会戕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让这些体现战争和暴力的课文远离小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8.
卢谦 《江西教育》2011,(12):27-28
<正>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亲子暴力是指父母以殴打、残害、强制或其他手段限制儿童人身权利和自由,对儿童的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性后果的侵害行为。亲子暴力的产生原因有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家长亲子观、儿童观的错位,我国亲子法的缺失。要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我国亲子法,加强司法干预,完善预防和制止亲子暴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思想教育,发挥社会传媒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创造儿童成长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0.
儿童权利是儿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保障学前儿童权利的核心。因此,幼儿园课程要以儿童权利为理念内核。然而,当前乡村幼儿园课程呈现出诸多弊端:知识、技能优先的课程目标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城市化的课程内容与乡村幼儿生活经验渐行渐远;小学化的课程实施与游戏教学化相去甚远。为保障乡村幼儿权利实现,优化乡村幼儿园课程的策略包括:关注公平,重视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挖掘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幼儿真实生活;融合民间游戏,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1.
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童年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在帕金翰的《童年之死》一书中看来有以下几点不足:没有从正面探讨儿童与媒体暴力的关系;证据的刻板化;掩盖了儿童犯罪的背后真相。帕金翰所持的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从多个角度对媒体暴力进行理解,认为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非直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媒体暴力观的解读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三点教育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的负面影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谭洪波 《天津教育》2001,(12):27-29
攻击性行为是指行为个体对他人进行言语和身体的攻击,是小学儿童品德心理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固执或违拗,喜欢与人争执、讲粗话、骂人。2.强烈的情绪反应,乱发脾气、哭闹、尖叫、乱摔东西。3.故意去侵犯和伤害同学,如恐吓、打人、推人等。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小学儿童中属少数,而且以男孩居多。它一方面影响到儿童自身的长远发展,因为儿童这种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就可能积累和发展到少年期、青年期,易形成暴躁、易怒、任性等不良品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研究表明,70%的暴力少…  相似文献   

13.
论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学院学报》2015,(7):17-25
经济大发展带来的人口大流动使"留守儿童"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城市文化的"入侵"和乡村文化重构的滞后在导致乡村文化教育功能式微的同时加剧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化":文化异质化导致留守儿童对乡村文化产生抵触心理;人口空心化导致留守儿童权益的弱化和教育的难以为继;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加剧留守儿童对乡村文化的排斥心理;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多元化严重冲击乡村文化秩序。基于此,改善乡村人口结构,重构乡村本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推动乡村教育再回归,不仅有利于乡村本土文化的复归,更有利于矫正留守的儿童偏差行为,为留守儿童建构起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下,亟须通过审美教育来提升乡村儿童人文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和精彩发展。乡村与大自然亲近,乡村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美育资源。基于乡村生态资源,行知小学开发了一系列生态美育的课程,聘请并培养了高素质的生态美育师资队伍,形成了同时服务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以生态审美为重要内容、以生态体验为主要路径的生态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据妇联部门调查统计,在我国的2.7亿个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大约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此而解体,并且近几年,家庭暴力案件呈上升趋势。家庭暴力共分为精神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妇女、老人等,还包括未成年的孩子。目前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都投入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还有很多人并未能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更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这些身处暴力家庭中的孩子。一、家庭暴力对儿童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家庭暴力导致儿童心理和人格的扭曲。家庭暴力对孩子的身体、认…  相似文献   

16.
对小学生而言,童年是充满趣味且富有意义的。小学作文教学理应关注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因此,小学作文应当是"童化作文",即应该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使小学作文成为真正的儿童作文。然而,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儿童精神"失真现状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自然课是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启蒙课,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根据自然科学特点,必须加强观察实验教学,不断充实完善教学设备。几年来,我本着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精神,千方百计研究教具,共制成教具120多种3500多件、仪器柜28个,仪器标本教具已相对配套。为了满足乡村小学的需  相似文献   

18.
校园“软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隐性而持久的,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及精神成长。消除校园教育“软暴力”势在必行。本文试从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提高师德修养、巧妙使用惩戒手段等方面入手,探讨消除校园“软暴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2010年至2020年的28个暴力侵害儿童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Nvivo12软件进行编码分类,通过解构案例的内容与"文字符号",发现在我国暴力侵害儿童事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中,人们首选向警方报案;报告主体包括直系亲属(主要是父母)、警察、陌生人、邻居、教师及医生等;人们对于非监护人暴力侵害儿童行为的容忍度较低,而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度较高。制度规范不健全、社会文化认知落后以及资源支持不足等是我国暴力侵害儿童事件强制报告制度贯彻和落实面临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于推动乡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与城市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同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务之急是要正确认识乡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即针对有文化建设而无建设章法,强调文化践行对实现精神文化的重要性;针对有文化表现而轻视精神内化,主张在精神文化外化的同时强化精神内化的积极作用;针对有学校精神而无文化特质,提出从文化积淀中提炼文化特质;针对重视内部建设而轻视外部辐射,指出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外部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