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上海市实行的对中小学新教师在一年见习期内,安排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行规范的、有统一内容与标准的培训。其目的是整体提升上海市中小学新入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尽快成为合格的职初教师。上海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格考试改革,二是建立教师定期注册制度,三是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落实教育规  相似文献   

2.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上海市实行的对中小学新教师在一年见习期内,安排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行规范的、有统一内容与标准的培训。其目的是整体提升上海市中小学新入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强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尽快成为合格的职初教师。上海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格考试改革,二是建立教师定期注册制度,三是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落实教育规  相似文献   

3.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是奉贤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奉贤区从完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顶层设计入手,探索集中培训先行、浸润与实战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建设区校两级培训课程,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摸索出了富有区域特色和实践成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2011年6月,上海市教委开始探索建立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下简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四个区县进行试点工作。奉贤区作为首批试点的四个区县之一,对如何开展该项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效益,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都重视沟通,比如,条线沟通,使教学与德育部门形成合力,提升见习教师的教学与育德能力;再如师徒沟通,随时为见习教师解惑等。但是指导教师之间、见习教师之间、基地学校与工作学校之间的沟通往往被忽略,而这些沟通正是缓解见习教师工作学习矛盾、基地学校和工作学校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我校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非常重视这三方面的沟通,使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上海市全面试行了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首批新教师已完成了相应的见习期规范化培训。这一教师培养制度是促进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填补我国教师教育空缺的一次开创性探索和创新。以基于规范、团队带教、浸润培训为特色的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见习教师培训的高位和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作为上海市对新入职教师培养的一项制度,是上海市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本人作为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对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和推广工作的跟进指导。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应该把握哪些基本要素和要求?培训的重点应该落在哪里?培训如何才能体现出规范化和有效性?上海市奉贤区的工作思路可以给大家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区县模式     
《上海教育》2012,(9):23
普陀区:建规范重落实显成效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网络。我们高度重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不仅把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加强职初教师胜任岗位要求,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手段,更是作为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建章立制,凸显规范管理。在注重规范化培训顶层设计的同时,我们也注重从计划、组织、实施、反馈、评价等层面,建立健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各项制度机制,制定了若干制度,并汇编成《普陀区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操作手册》。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基地学校和聘用学校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奉贤区尝试采取了"浸润+实战"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一、"浸润+实战"培训方式的概念界定"浸润+实战"培训是将在基地学校的浸润式培训与在聘用学校的实战式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方式。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是指见习教师整整一个学期都"沉浸"在基地学校接受培训。浸润式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基地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发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松江教育局自2009年起逐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以此夯实教师队伍发展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重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见习教师进入市区两级培训基地,结对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教育教学团队的浸润和指导教师带教,夯实了教育基本功。二是开展2~5年教龄教师培养工程。围绕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发展、课堂实践五大培育模块,设立"入职培训、基本功技能、专业知识"三个成长必闯关,搭建"人文素养、课堂实践、教育科研"三个风采展示平台,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储备计划。开  相似文献   

10.
徐蕾蕾 《教育》2024,(8):27-28+31
<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深化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与抓手,教师培训是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培训急需找准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以及完善培训评价,我校作为宝山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从上述问题出发,对学校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目标的设定、培训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评价的跟进进行新的思考与实践,完善现行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不足,丰富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内涵。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研究》2016,(2):45-50
上海教师入职教育规范化培训体系要求师范院校或其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在中小学首次任教的人员,在职业生涯的第1年,以见习教师的身份在聘任学校与分派的基地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规定内容的培训。该体系在组织管理、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带教师资、培养方式、考核评价与考核结果方面均彰显出与以往体系的不同特点。入职教育规划化培训体系在带给见习教师"脱胎换骨"般的成长的同时,也使见习教师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与培训带来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教委启动的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缩短见习教师自我摸索期,为见习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夯实了基础。但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见习教师除了日常工作,每周还要去基地学校学习不少于3个半天.双休日还要参加区级通识培训,工作学习矛盾始终困扰着他们。如何缓解工作学习矛盾?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从指导制订发展规划和撰写总结,适度加大分层分科通识培训,举办“我的第一秀”评比出发,提高见习教师培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区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为每一个见习教师寻找3~5年教龄的职初教师,采用一对一结对方式,也可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的联合体方式,使每一位见习教师在一个同伴互助式的学习共同体中成长。我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表明,构建同伴互助式的学习联合体,有助于每一位见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提高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质效。下面介绍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14.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加强新教师见习培训□周碧麟新教师见习培训的目的在于促使新教师理论向实践转化,知识向能力转化,通过培训,使新分配到中小学任教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由其他工作改任中小学教师的人员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专业思想,学习大纲、教材,掌握教育教学常规...  相似文献   

15.
认真加强新教师见习培训努力提高民族师资水平□周碧麟新教师见习培训是师训部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新教师见习培训工作,是关系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教育人才,振兴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大事。师训部门应当把这项工作抓到要处,落在实处。长...  相似文献   

16.
培训基地学校让见习教师明确成长目标和途径,指导他们"在岗位上摸爬滚打",学会了教学,学会了当班主任,学会了学习,扎实开始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步。"我们学校见习教师的培训是:规范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育秀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校长翁肇桢对记者说,培训目标是让见习教师在工作的第一年里就有一个良好的氛围熏陶,让见习教师健康、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7.
见习教师在见习期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对他们的教师职业生涯具有导向和定位作用.促进见习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行动研究就是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帮助他们树立生本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此,我们构建了课题研究、师徒帮带、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校本培训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德国巴伐利亚州见习教育阶段的研修班导师是一个专门职位,经严格遴选产生,全权负责在他就职的学校设立的研修班的所有事务以及见习教师在见习学校的相关事务。研修班导师要平衡见习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协调见习教师在研修班的学习与见习学校的实践。在研修班中,研修班导师监管培训总计划的制定,随时了解研修班的进程,并且与其他研修班协同合作。研修班导师还要培训见习学校带教老师,同时与见习教师的见习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地市也不断对刚入职的见习教师进行岗前的适应性强化培训,以期能够顺利实现"一年站住讲台,三年成骨干"的培训愿景。"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其视野理应关注现实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实践,而不是设定的理想教育环境。[1]"有效规范的见习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20.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作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之一,严格按照《上海市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中的要求进行实践。我们边实践边感悟,不仅见习的教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培训基地的科技幼儿园,也在此过程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