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罗伟 《安徽教育》2012,(8):37-38
<正>时常听到校长、教师们感叹:现在生源难以稳控,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优秀学生更是争先恐后投奔城市名校。仔细询问生源去向,得知:大多去了市区学校,一部分去了县城学校。于是,行政首长、社会人士抱怨:由于教育管理不到位,教育质量滑坡,导致生源纷纷外流。乍一  相似文献   

2.
教育质量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前些日子,我参加了市教育局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会上有几位校长发言,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现在办学之难,难就难在没有好生源;比较集中的反映是优质生源分配不公、外地名校挖优掐尖、学校本身缺乏生源基地等,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大障碍。以上这些,大致能够反映当前学校管理者对教育质量的看法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3,(2):9-12
<正>论坛之外,本刊联手新华网、中国教师手机报特邀部分全国知名校长,就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表"校长微论"。中国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铁西路小学校长原绿色:"人民满意的教育"表象上看是教学设施一流,教师素质和敬业精神一流.学生发展和教育质量一流等等。但事实上,各学校的设施、师资和生源等差距是必然的.人民对教育不满意的关键是对教育和质量、学校的不理解。学校不能过于迎合世俗,迎合家长,应该因校制宜.至少要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的确,创建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治校根本,也是每一位校长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师资队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立足校本、以人为本,做到人尽其才、各显所能、优势互补,使教师专业成长、成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同频同步、和谐互促?我认为,作为校长应该"善规划,重培训,形氛围",引领教师在争当"富有个性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3,(3):9-12
论坛之外,本刊联手新华网、中国教师手机报特邀部分全国知名校长,就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表"校长微论"。中国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铁西路小学校长原绿色:"人民满意的教育"表象上看是教学设施一流,教师素质和敬业精神一流.学生发展和教育质量一流等等。但事实上,各学校的设施、师资和生源等差距是必然的.人民对教育不满意的关键是对教育和质量、学校的不理解。学校不能过于迎合世俗,迎合家长,应该因校制宜.至少要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6.
"校长(教师)轮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间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拍砖者"以为,这是一种穷折腾,折腾了教师,折腾了学校,折腾了一批名校。我认为持这种观念者,无非是"名校"本位在作祟,"官本位"在教育中的一种浸润与蔓延。教育为何不能高位地均衡发  相似文献   

7.
办好学校,要有好校长,要有好教师。这个看法历来如此。想要有好师资,对有些学校,特别是名校,不能算是问题。苦就苦在普通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怨不得别人     
一位校长去某名校参观学习,回来后在博客上埋怨本校教师工作不得力。我认为,校长能通过参观学习发现本校的问题,并积极思考,是个值得称道的做法。但埋怨并不是解决之道,遇事埋怨,做校长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校长整日阴沉着脸,教师的情绪又能好到哪里去?最后受苦受累的还是学生。因此,校长要警惕这种"踢猫效应"的产生。在日常工作中,校长应该使用四大"秘籍":提升、调动、倾听、尊重,这样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姓王的校长,26岁就出任一所以“穷得连买粉笔的钱都没有”、以教师消极怠工而出名的乡中心小学的校长。上任不到3年,他竞以独到的精神激励法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也通过了市级实验小学的评估,跻身于当地名校之列。3年任期刚满,他又被调至另外一所“兔子都不拉屎”的学校。3年后,其精神激励法再创奇迹:昔日教师的“流放地”成了人才竞相流入的“绿洲”,王校长也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校长王”。为详探究竟,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谈,“校长王”对我讲了以下几个治校秘诀。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各高职院校、普通高中、中专学校不断扩招,使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生源紧张的问题。作为一名在中职学校任教多年,并一直参与招生的教师,我发现中职招生的成败与在校生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生源是一个学校存在的基础,而学生的教育管理则是学校存活的保障。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说起来我是70后生人,我小的时候受的教育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看一看现在我身边的学生,一部分人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1.
言论     
正我们要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意见和配套工作措施,力争3至5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县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把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这样就为校长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2013年12月5日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2.
我曾在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工作10年,因兼任浙江省督学而有机会参与众多学校检查与评估,见证了一些弱校的崛起和名校的衰退。凡崛起的学校,必定人际关系和谐,校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凡衰退的学校,往往总是从人际不和谐的冲击开始。我体会,尊重是学校管理的根基,是学校管理应有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教师有可能犯错误,校长未必有智慧,学校教的一切不一定可靠……如果学生敢于这样思考,是教育的幸事。作为教育者,要有博大的胸襟,让学生自由地思想。学校校庆之后,有个高三学生转来她写的一篇感想,近八千字,对校庆期间的一些现象做出评论。我看了很感奋,为学校有这种独立思考的学生感到欣慰。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教得超过老师,非此也不足谓"名校"。次日,忍不住把她的文章转给老同事老朋友看,大家都很激动。钱理群教授回信说:"令人感动。学校能有这样的学生,正说明教育的成功。不过,这样的学生也许不会太多。"陈履伟校长回信说:"这位学生很真诚,学生爱学校,才会这样写。"英语组周老师说:"看这篇文章时眼泪涌了出来,当时不知道是她写的。这么些年,那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说明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并不是说校长优秀了,学校就必然能办好,因为学校能否办好还涉及诸多因素,如生源质量、教师素质等.在这些因素中,教师素质是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当代校长,必须创新学校管理,努力创设条件,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自我发展.我认为创新学校管理,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管理好教师,因为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导力量。只有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就是一方好教育。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基石,校长的精神状态和领导能力影响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要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名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校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校长呢?我认为校长要努力做好三件事:一是让教师舒心;二是让学生开心:三是让家长放心。只要做到这"三心",就应该是一名好校长。让教师在学校工作舒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有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4,(35)
正就像企业造就了企业家一样,自从有了学校教育,也就产生了管理活动的管理者——校长。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的灵魂。校长要完成自己的特殊使命,使学校能够全面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为创办好学校争做一名好校长"争做一名好校长,创办一所好学校"是我担任校长立下的誓言。既然自己选择了教育事业,那么,做老师就做个好老师,让我的学生受益;做校长就做个好校长,让我的老师们受益。我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以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老教师退出讲台成为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非重点学校生源稀缺,教师的生存面临着困境;农村一些学校因农民工外出,生源严重流失,学校成了"空巢"。这些  相似文献   

19.
好的学校,必有一位好的校长。有好的校长,就会有好的教师;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学生。而要成为一名好校长,又要有众多好教师的支撑。校长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我想当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陈华 《教育》2012,(23):58
一所名校的背后往往是一位著名校长的努力。说起北大,人们就会想到蔡元培;说起南开,人们就会想到张伯苓。因此,可以说一位优秀的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和"形象大使"。《名校和名校长的诞生:中国近代"校长群落"研究》一书中,主要人物是校长,但也不完全是校长,确切地说,是"校长群落"。校长群落是一个新名词,创造这个新名词的动机来自于为本书的写作开辟一个研究假设的需要。笔者发现,"校长群落"这一概念具备足够的解释力来统领要写到的校长、教师、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