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吉林省452份乡村教师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吉林省乡村教师留职意愿的特征,发现吉林省乡村教师中超过一半希望能够继续留职从事乡村教师工作.教师基本信息和职业认同对乡村教师留职意愿影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的乡村教师留职意愿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职称、教龄、学校类型和学校位置的乡村教师留职意愿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归属感及职业认同的乡村教师留职意愿有显著性差异.乡村教师留职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认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对乡村教师留职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认同和年龄是正向影响,性别和学历是负向影响.而职称、教龄、学校类型、学校位置对乡村教师留职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结果高度一致.进而提出预提升乡村教师留职意愿应高度重视提升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减轻乡村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乡村未婚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才能;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适合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好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了乡村学校的教师危机,严重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大乡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改善乡村教师生存环境和条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造血”机制,帮助乡村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改革乡村教育评价机制,缓解乡村教师过重心理压力;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增强乡村教师的幸福感。这些都是化解乡村学校教师危机的有效策略。认真分析和有效化解乡村学校教师危机,对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采用数学学习动机量表与数学素养量表,于2020年11月,对山西省晋中市的250名初中生进行纸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的得分分别为120.44±13.50,139.79±25.37,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在年级、性别、居住地、学校类型、父亲与母亲学历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中生数学素养在年级与居住地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在性别、学校类型、父亲与母亲学历层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素养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素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释变量为12.40%。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编《高校魅力型教师特质结构问卷》对30所高校的1 5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魅力型教师特质的要求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资格因子上,被试学历对教师资格与魅力型教师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性格因子上,学校地域能够加强被试学历与性格因子之间的负向预测作用;学校类型对高校魅力型教师品格因子得分的均值差异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资格因子上,学校类型能够加强被试性别与资格因子之间正向预测作用;在才能因子上,学校地域能够加强被试专业与魅力型教师才能因子之间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工作情境的积极压力,编制<工作积极压力问卷>,并考察了工作积极压力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工作积极压力包括:积极情绪、坚韧态度、挑战期待、希望感受和良好状态五个部分;<工作积极压力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不同年龄、职位和学历的员工在工作积极压力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东省部分地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与学校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学校对教师期望为主的心理契约,包括业务能力强、品格高尚、工作态度端正、敬业精神强、身心健康和忠诚六个因素;二是以教师对学校期望为主的心理契约,包括公平和价值认同、成长和提高、高报酬、工作环境良好、感情投入、职业安全和人际和谐、工作压力适中七个因素。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格特点、性别、学历、教龄、职称、职务、学校性质和类型等,对教师的心理契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最新的调查研究数据,探讨武汉市中学女教师与男教师、女工在面临压力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学校、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中学女教师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女教师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和社会支持各项得分高于女工,但低于中学男教师;而消极应对得分高于中学男教师,但低于女工。同时,中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受得分与其所在学校(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所获职称和学历有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其中职业行为倾向得分最高,角色价值观得分最低。不同背景的教师在职业认同各构成因子上存在差异。在职业认同水平上,音体美及“其他”学科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数理化及史地政生等学科教师;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上,城市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校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和职业归属感上,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在角色价值观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余各教龄段教师,11—2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低,研究生学历教师显著高于其余学历教师。不同类型学校、学段之间的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与各构成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Gati&Saka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及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458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关于三个分量表缺乏准备、缺乏信息、不一致信息得分及总分在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指导、专业与兴趣是否一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与自我和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32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中小学教师的智力内隐观与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智力内隐观处于中间水平,稍倾向增长智力观。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教龄和职称教师的智力内隐观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持增长智力观的教师比持固存智力观的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效能感;持增长智力观的教师更重视学生努力的作用,而持固存智力观的教师更重视学生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待遇较低,培训机会少,知识老化快等。为此,应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队伍稳定化发展,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力度,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的适应性现状。方法: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和个案访谈的形式对成都市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的不同性别、教龄和学历等的教师的适应性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1.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的适应性总体普遍不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方面,超过50%的教师感觉完全不适应;2.男教师比女教师的适应性好;3.教龄越长的教师的适应性越差;4.中学和小学教师适应性差别不大;5.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不同,教师的适应性也有一些差异;6.学历越高,教师的适应性越好;7.新进教师和原有教师的适应性差别不大。结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的适应性普遍不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 ,自编反思性教学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 ,探讨分析了南京和南昌两地中学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特点。通过调查发现 :(1 )对于通过学生和同事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 ,重点中学教师和非重点中学教师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其中对于通过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2 )中学教师对于通过学生和同事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中对于通过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法对446名农村中学教师进行工作家庭冲突(WFC)调查。结果发现:被试总体的WIF情绪情感分显著低于FIW情绪情感分(P〈0.001);工作一家庭冲突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教龄、专业差异(P〈0.05)。从教原因、学校所在地、周工作时间、月工资收入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度与WFC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阴盛阳衰"现象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种现象受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家庭教育方式、文化传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等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尤其值得关注。对301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性别角色观调查显示: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双性化倾向,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主要特质没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利于女生发展。理想男生和理想女生的独有特质体现了性别刻板印象,说明教师的性别角色观也受传统文化的一定影响。总的看,双性化是教师性别角色观的一个误区,也是"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ble sociometric status among same‐gender classmates at age 10–11 and peer situ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at age 15. Rejected, popular, and average groups of both genders (N = 90) were selected from a representative school sample. Rejected boys and girls preserved their low position among same‐gender class peers at age 15. They also had low status among cross‐gender class peers. Furthermore, rejected children perceived their peer situation as worse compared to other children. As expected, adolescents had most of their peers in ordinary or conventional peer categories, that is, same‐age peers, class peers, and other school peers. Rejected participants had a smaller number of conventional peers than other children in some categories (same‐age and school peers). There were, however, no peer‐status differences in nonconventional peer categories, like different‐age and antisocial peers; neither were there differences in own antisocial tendencies. Antisocial deviancy seems to be more common among boys and their peers than among girls.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Psychol Schs 42: 745–757, 2005.  相似文献   

19.
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及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问卷法对三所特殊学校184名教师的研究表明:三所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不相同;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在性别、学历、教龄、每周授课数量、任教科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20.
张星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57-59
高职教师绩效考核的核心是教师工作业绩细化指标的设计,它的设计与教学改革相关性最大,基于AHP和Delphi Method的综合运用,从一级指标的权重看,教师科研工作业绩明显大于教学工作业绩;从二级指标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性正逐步被认识;教学工作虽是衡量工作业绩的第一要素,但其内容已经丰富化,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政策的评定也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