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十五”期间电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能力、服务社会功能拓展的能力、依靠创新发展的能力、依托系统整体运作的能力等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为“十一五”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进入战略实施阶段,职业教育成为发展重点,远程教育发展成为紧迫的战略工程,为电大发展创设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谋划电大“十一五”发展战略必须以环境思维、创新思维、和谐思维和特色思维等科学的发展思维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甘肃电大远程教育事业"十五"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十五”期间甘肃电大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方法:采用统计方法对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01~2005年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表资料作数据处理和频数分析。结果:“十五”期间,甘肃电大呈现出多层次办学规模,诸如开放教育本科生、开放教育专科生、普通专科生、成人专科生、中专生、注册视听生;现代远程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系统办学实力逐年提升;学历教育规模稳步扩大,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教师队伍发展壮大,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结论:甘肃电大远程教育事业“十五”期间在基础教育设施、专业层次发展、学生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为甘肃电大“十一五”远程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甘肃电大的教育管理和工作考量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社会性因素、教育自身因素、人的因素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为“三农”服务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电大的办学特色使其承担起为“三农”服务的历史使命,符合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系统办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重要的办学特征。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基层电大建设面临着“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目标的全面推进,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教育,教育社会化、市场化趋势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与重组的新形势,江苏电大主动适应系统建设新环境,努力提升基层电大的战略定位,增强基层电大的办学质量,提高基层电大综合办学能力,为基层电大创设发展环境,为基层电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不断融入江苏经济社会建设的进程,基层电大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在新的阶段,基层电大的建设思路是:提升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坚持特色兴校战略。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发展不均衡,已经严重制约其持续发展。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是发展不均衡的“先天因素”。上级电大对所属下级电大的统筹不够是发展不均衡的“后天因素”。只有加强政府层面的统筹,争取办学的法规政策支持和重新定位;加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统筹,采用差别化原则,实施分类指导,才能为电大教育拓展持续稳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电大"姓"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大虽然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姓”什么的大讨论,但讨论的范围、内涵和外延等都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将理论问题深化。由于电大生存、发展和改革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使电大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中往往会感到实践手段和条件的不足,在办学实践中又会觉得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还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当前电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四个层面上需要我们去深思和实践:一、 在办学体系方面──可以不姓"电"我们国家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重新"洗牌",不论哪一个体系中的学校都面临着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进行综合办学实力的竞争。当然,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竞争。不…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电大以及盟市电大已经开设了法学、计算机应用等 10个开放教育的专业 ,有效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是目前电大教育中有些实用型专业还是有欠缺的 ,如农、林、牧等专业 ,而且对内蒙古地区来说很需要这些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电大有必要开设“环境教育”专业或这方面的课程。开设一些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等环境方面的专业或课程利在 :一是拓展开放教育的专业类型 ;二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 ,能够培养一些环境科研和环境建设方面的实用型人才 ;三是为电大特色的发展增添新内容 ;四是有利于为广大农村、牧区、林区培养与当地农、林、牧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中国教育发展总目标和教育结构调整中,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找准位置.办出特色,充分之挥现代远距离教育的优势,使电大教育再造辉煌.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已成为社会和电大教百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制约电大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主要因素是”电大不电”、‘“远距离不远”等违背远距离教育规律的现象的存在、对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电大将失去现代化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大不电”的问题事关电大教育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大学20年办学实践证明,它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经受着外部环境的制约与支配。对电大教育社会环境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大教育社会环境及其优化的涵义 所谓电大教育的社会环境,指教育自身条件外,来自社会的能够影响到生存发展的一切因素。它通常涉及到价值观念、社会要求、生源状况、社会支持与竞争环境的诸多方面。 社会环境对电大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整体看,电大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事业的一部分,电大也只是当地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环境对电大远程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电大远程教育的社会环境,是广播电视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电大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优化社会环境的工作取向和基本途径,适时有效地进行适应性调整。电大教育与整体社会保持的结构性平衡,是保持自身持续的发展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后,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为目的的环境教育从无到有,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关注,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取向,即环境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与发展的价值观,从而使未来公民以较高环境素质走向21世纪,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展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而形成、汲取了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形成和发展、集体智慧在理论概括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等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和生产力发展方式,就是用新的思路和理念去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价值取向和理论指导,它是解决人类因发展经济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和破坏的最佳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哈尔滨市政府从1991年开始对哈尔滨市松北地区进行开发、规划,其目的也正是想以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来带动整个哈尔滨市经济的腾飞。本文正是以松北开发为大背景,以调查、走访的结果为依据,力求找到松北教育区内潜在的经济机会,并由此对未来的教育区经济的发展做出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生态性条款,经历了动态的历史发展,正在形成其自身的静态结构,并很可能将要有更广泛和更深化的进步。本文从动静态两个角度评析生态性条款,论证其对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作用,探讨其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村镇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它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三明市为例,该市的村镇银行存在着经营规模小、业务系统不畅、后发劣势、信誉不足、盈利能力较差和专业人才匮乏等不足之处。政府应当完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大对其政策扶持;村镇银行自身应当加强宣传,适当扩大服务范围,两者共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通市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如国内市场狭小、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等。为了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产学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给予支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相似文献   

18.
"新大学"是指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中国"新大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中心城市办大学"的试验,其发展需要经历两次变革过程,即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当前"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需要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1〕,《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历经五个发展阶段,见证了我国农业生产由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逐步走向急躁冒进的过程。也正是这个发展纲要,继承了之前存在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冒进思想影响,并在随后指导实际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这种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在实际上成为了农业"大跃进"运动的总纲领,拉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