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1 .本部分内容包括的知识点及它们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包括的知识点有 :( 1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 2 )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本节介绍了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基本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它不仅是高考、会考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测量工具 .本实验是在学生具有的初中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高中学习的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对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加深理解 ,也是对它们的巩固和应用 .通过实验能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和器材的选择 .2 .知识内容反映的技能、能力及思想方法本课为学生分组的实验课 ,通过实验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验的基本技能 .比如对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及其读数、实物电路的连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及其读数 ;在实验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利用实验室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严紧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重...  相似文献   

2.
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物理参数,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物理量.分析常见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提出针对螺旋测微器的改进升级途径.结果显示,改进后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精度提高了50倍,效果显著.同时,改进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几乎没有增加,螺旋测微器用户可以方便地自行实施.该改进思路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螺旋测微器原理解析大治县矿山高中鲁仲强(435124)螺旋测微器的测微原理,虽可简单地理解为螺栓在螺母中旋转即螺旋的规律,但教学实验表明,要获得较为透彻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此,我们如能将测微原理分解成四个有机部分,供学生自...  相似文献   

4.
从1981年起,在高考的物理试题中,曾多次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和原理,精确度从0.1mm提高到0.05mm,对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游标卡尺为什么多次重复考,精确度为什么从课本上的0.1mm提高到0.05mm?其原因是,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刻度原理中体现了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测微思想.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相比较,螺旋测微器的刻度原理较单一,将螺距0.5mm.巧妙地分成50等份,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而游标卡尺刻度方法灵活多变,但原理不变.  相似文献   

5.
“电阻的测量”是对闭合电路欧姆定津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它不仅是恒定电流这一章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这章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中师的物理教学要求突出师范性.在内容上删减了测量电阻的其它方法.把用欧姆表测电阻这一方法作为教材的重点 由于教材本身对欧姆表原理阐述得并不系统.而表盘又与学生们见过的其它表盘不同,学习起来模糊难懂.不易掌握,故欧姆表刻度的确定便成为本节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在全国物理高考试题中,几乎是每两年出现一次,尽管如此,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试题却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得分率较低的试题之一,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刻线原理中所体现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测微思想不理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并不复杂,其操作使用也不难熟悉,为了让学生能准确读数,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测微思想及它们的精确度是怎样得出来的.对螺旋测微器而言,可动刻…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l/S),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l/S),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9.
<正>使用螺旋测微器进行基本长度测量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常考内容之一。理想化的螺旋测微器读数并不困难,但使用实际的螺旋测微器进行基本长度测量的过程中,读数过程相对复杂,使用者容易产生困惑,产生读数错误。因此,研究螺旋测微器测量过程中产生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有着重要的意义。1.实验方法选取三把不同零点读数的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三个大小不同钢球的直径。(1)读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螺旋测微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器材.它的原理、使用和读数历来也是考查的重点,然而.由于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掌握的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计算机模拟该器材.对它的原理和读数方法进行深入剖析.辅以适当的训练巩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原理部分多是静态分析.课件不难制作.今将我们用Flash模拟螺旋测微器进行读数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螺旋测微器是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长度测量仪器之一 .但在“螺旋测微器”的教学中 ,普遍存在“重读数、轻原理”的现象 .原理如蜻蜒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而把大量时间花在读数练习上 ,甚至编制多种口诀 .然后让学生用现成的结论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 ,达到强化刺激的目的 ,这种明显的应试教学模式很难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 .螺旋测微器刻度精细 ,精度高 ,可视性差 ,为教师的示范性讲解带来较大难度 .为此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 ,以高中物理教材为依据 ,利用多媒体集成软件 Authorware及动画制作软件 3DSm…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阻器是电学的基本仪器,在日常电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本节,有助于理解电阻的概念,为后续的电学学习尤其是电学实验做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连接的使用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的电学学习和电学实验,是本节的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是以灵活使用为前提,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此外,为弥补滑动变阻器使用的不足,本节简要介绍电阻箱,让学生了解其使用及读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玻尔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分析了教材中对"能级"一节各知识点的处理.对本节知识的教学方法,教材的分析、利用,难点的突破,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本节知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如何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1986年高考考查过应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试题。在间隔4年后的高考又再重现这一试题。题目是: 图1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钢球直径的示数,此读数应是_毫米(如图1)。此题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其测量的精确度,并能应用有效数字表示法正确表示测量值。从1990年福建省全省参考的考生试卷分析,有占3/4的考生,读出结果是8.60毫米,在这一结果的小  相似文献   

15.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一种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精确度为0.01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可概括为下面三点.  相似文献   

16.
电学实验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一个难点,为了提高电学实验得分率,我们在学习它的过程中应掌握哪些要点呢?1基本仪器的使用电学实验涉及的仪器主要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多用电表及测量金属电阻率所用的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对这些仪器,要了解它们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达到熟练操作、正确读数.  相似文献   

17.
许卫亚 《中学生物学》2005,21(9):29-30,33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人体眼球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和危害等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觉卫生习惯,并学会关爱他人.但学生还没有学过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视觉的形成自然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钱琰 《物理教师》2001,22(9):19-20
对于“简单电路的设计与计算”一节,华东地区初中物理课本中一是介绍了测未知电阻Rx的特殊方法,二是通过计算分析了调光灯原理.其中测未知电阻Rx的特殊方法,除了课本中介绍的及课本习题中出现的以外还有很多.怎样通过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从而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这节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添加了新的内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了部分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材内容的改变更加符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认知程序,也使得教师必须浮力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变.新的教材使得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所偏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为本节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成为本节的重点.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阻定律 电阻率”承接和发展了前节知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是在学生已知的定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定量描述 ,同时突出了“电阻率”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