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工业石蜡/膨胀珍珠岩为相变材料制备储能砂浆,并对相变材料掺量10%,20%,30%和40%的储能砂浆稳定性、热物理性能和抗压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蜡相变复合材料掺量的增加,相变储能砂浆的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逐渐减小,而比热容和热阻逐渐增大.经过200次相变循环试验,掺量10%,20%和30%的相变储能砂浆试块的质量损失率小于3%,相变储能砂浆表面保持完好,工作热稳定性较好.优化出储能砂浆中相变材料的最佳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2.
应用移动热源法求解了对流换热条件下球体内具有明显相变界面的固液相变问题,分析了球体半径、相变材料潜热、外界对流换热条件对相变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实际相变过程存在的变对流边界条件,构造了一实用解法.为求解相变问题的数值方法提供了一校核其可靠性的新途径,还为实验结果提供了相互比较的数据.该方法及其结果对相变材料的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石蜡和膨胀珍珠岩二者复合制备相变材料的试验基础,以夏热冬冷地区贵阳为例,采用采暖和空调度日数方法,对普通墙体、保温墙体、单侧相变材料墙体和双侧相变材料墙体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侧相变材料墙体的总延迟时间比普通墙体和保温墙体长,成本较双侧相变材料墙体低.因此,单侧相变材料墙体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机相变材料(phase-change material, PCM)热导率低的问题,研制一种正辛酸(OA)与肉豆蔻酸(MA)的质量比为87∶13的基液,并添加膨胀石墨(EG)增强其热导率,用于医药冷藏运输系统中相变温度为2~8℃的复合PCM。利用EG表面多孔结构的吸附性原理,制备了EG最佳质量分数为7%的OA-MA/EG低温复合PCM。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溶液的相变温度为6.8℃,相变潜热为136.3 J/g。使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得OA-MA的热导率为0.297 1 W/(m·K),OA-MA/EG的热导率为0.997 5 W/(m·K),加入EG使得OA-MA的热导率提高了2.36倍。对OA-MA/EG进行100次冻融循环,测得其相变温度、潜热值和热导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该有机复合PCM在医药冷藏运输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吉布斯自由能系统地论述了超导体相变时所表现的性质,从而得出超导相变是更加有序的状态及热容突变、相变潜热、磁致伸缩等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石墨烯其独特的结构及优异的性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墨烯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导热性能等特点并列举了石墨烯在薄膜、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各方面的实际应用,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了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在人与自然共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使用相变材料可有效地实现能量的高效和合理利用,从而有助于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出一种纳米结构复合相变材料,由填充纳米颗粒和纳米孔基材组装而成。主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金属颗粒、纳米孔基材和复合材料的相变行为及相变热特性,讨论不同尺寸或工况下它们的热特性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铜纳米颗粒的熔点随尺寸的变大而逐渐升高,且熔点比块材低,比热容比块材高;SiO2基材不存在固定熔点,而有一个跨度较大的熔化区,各工况下比热容比块料值明显偏小,比热容随其尺寸大小和温度升高而增大。研究表明,Cu/SiO2复合相变材料的熔点高于Cu颗粒和纳米孔基材,Cu/SiO2体系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同时,填充Cu纳米颗粒能有效地改善纳米孔基材的储热特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LaFeCoSiB合金中添加微量金属元素Ni、V,制备了LaFe11.0NixCo0.8Si1.1B0.25(x=0.1),LaFe11.0VxCo0.8Si1.1B0.25(x=0.1,0.2)三组样品,测量了其绝热温变;实验结果表明,Ni、V不属于促进材料形成具有巨磁热效应相的物质,但有调节材料提高材料相变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层面阐述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新型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GSM时分制式无线终端设备对5V USB供电要求非常严苛,通常在USB接口采用大容量储能电容或者电池提供GSM双时隙模式下的瞬态Burst电流,满足系统正常供电工作要求,随之带来成本和体积增加。文章通过对USB供电系统的研究,USB接口采用二级限流管理,在两个时隙内分别采取不同的限流档位,满足终端系统对大电流的需求,大幅降低终端设备对储能电容或者电池的依赖,降低了成本,为系统的小型化应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测定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 CCT)曲线,运用有限元软件DEFORM,在考虑变物性参数和相变的基础上,获得轴承钢GCr15的等温转变(Time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TTT)曲线;运用孕育期叠加原理,对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组织场等进行耦合计算,得到轴承钢GCr15在冷却过程中每个瞬间的温度、组织转变情况,绘出CCT曲线.仿真结果与实测的CCT曲线相符,表明该方法可为新型材料CCT曲线的绘制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经济学原理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实证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该课程建设要从这些特点出发,解决现存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过于理论化、内容相对陈旧、规范性分析占有较大比重、教学手段单一.为此,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教材编写体系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加大实证性研究的比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它的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功能,如何建立良性的经营机制,是摆在各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这是由计划经济建设模式向市场经济建设模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篮球思想文化建设是对篮球运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立、增加和充实的过程。通过对篮球思想文化建设与教育的研究,提出了夺标、育人、娱乐、增效的篮球思想和体力、心力、外力三力合一的人本位教育原理,从而实现篮球运动员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料的二次设计主要指的是服装设计师为实现特定的设计效果,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和制作工艺对成品面料进行二次加工,改变面料的原始特性。当今,成功的服装设计一定要有较好的材质加以配合与表现,这已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共同的理念。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面料的二次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怎样建设党"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为主要标准发展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并用"整风"方法解决思想和作风上的突出问题,竭尽心力培养"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创造了在党内非工人成分占绝大多数情况下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成功经验;从"局部执政"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典范,"作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构建更具广泛代表性而又能加强党在根据地执政地位的政权体制,强化廉政建设,把"给人民以东西"作为第一方面的工作而使人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积累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经验;从"三个代表"的视野看,延安时期"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与形势变化而制定路线纲领政策,把远大奋斗目标与完成现实任务相统一,运用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加强党群关系,形成了"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为一点,就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对于新世纪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概论>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及新开办的几个与体育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的选修课.几年来该课程的建设结合学院整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紧密围绕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以"五性"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材建设为核心,以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对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背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详实的资料分析,论证了“人口高龄化发展、体质大幅度下降、闲暇时间扩大化、价值观念大转变”是我国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背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