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孙雯看来,淡出国家队肯定是最后的结局,但应该不是她主动地退出。就像当初国家队需要她回来时她就回来了一样,只要国家队什么时候认为她已经不再适合继续踢下去了,她自然不会勉强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张丹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一脸幸福的她不会忘记,八年前,也就是1998年——她人生当中最应该记住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一言 《出版参考》2004,(3):10-10
她站在台上,不时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  相似文献   

4.
与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张越算是很普通的。但是,她却把广告商从来不会关注的电视节目在有限的电视资源中撑出了半边天。这不能不说是她的不一般。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批评我,说我对于小资行为和小资人群有种天生的先入为主的厌恶,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中国都是小资,那么我们的街道就不会这么脏,不会这么没有美感了。”她说。  相似文献   

6.
曾子墨,电视圈中少有的不会因外貌而让人轻视其能力的财经主播,因为她出色的专业素质、狂热的工作态度,也因为她干练的外表和咄咄逼人却又真诚坦白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颖 《出版参考》2005,(12):42-43
曾子墨,电视圈中少有的不会因外貌而让人轻视其能力的财经主播,因为她出色的专业素质、狂热的工作态度,也因为她干练的外表和咄咄逼人却又真诚坦白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9.
罗琦归来     
万凡 《新闻天地》2004,(6):56-58
音乐殿堂里,她是忠实而虔诚的信徒。为了追求极致,她敢于做一朵昙花,用她脆弱的心灵来托起这极致的美丽曾经风风雨雨.流落他乡.痛苦浸透她的流浪。尽管寂寞,凄凉,罗琦的信念永远不会倒下。在灵魂迷失的世界,所有美丽转瞬即逝,只有伤痛是真实,只有坚强是睢一。冥冥中,她听到有个声音:回来……回来……用泪水把黑夜照亮,洗去灵魂的迷茫;用生命和梦想,燃烧这瞬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1994,(6)
中国泳花香飘罗马美国《波士顿环球报》9月6日文章题: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使美国人大吃惊当她的手触到泳池壁上的时候,珍妮·汤普在知道她不会获得奖牌。但是汤普在在记分牌上看到的成绩使她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排在她前面的中国运动员乐靖宜的成绩竟然是5...  相似文献   

11.
魏武挥 《网络传播》2013,(12):92-93
行动者既不是像独立原子一样运行在社会脉络之外,也不会奴隶般地依附于他/她所属的社会类别赋予他/她的角色,他们具有目的性的行为企图实际上是嵌在真实的、正在运作的社会关系系统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变容     
这个农户曾经殷实,人丁兴旺。老头子养了满堂儿孙,到该走的时候就走了,而老婆子却没完没了地活着,她的可怜的、让人讨厌的存在似乎永远不会有尽头。  相似文献   

13.
放心编辑张克眉杨城中无论寒冬酷暑,每日天色微明,在广州市西南方开往东北角的公共汽车上,总可见到一位圆脸短发、朴实平和的中年妇女,开始她迂回10余公里的上班车程。当暮色四合,她才脸带疲惫踏上归家途中。这时,晚报已进入了千家方户。但人们不会知道,那些刚成...  相似文献   

14.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0-290
电话里传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徐冬节病逝的噩耗,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过她:一身朴素的农着,一脸慈善的微笑,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会后,她搭乘一位同事的便车回家。我说:馆长出来开会,也不要部车。她笑着说:哦,有便车就行,这样很好。挥挥手,就像以前一样,匆匆地相聚,又匆匆地道别。谁也没想到那竟是一次生与死的诀别!如果知道她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那天就不会轻易地让她就那样走了,我就一定会让所有与会的同仁,手挽着手,拉住她,留住她,不让她走!  相似文献   

15.
终于,1962年8月5日,一个星期天的清晨,玛丽莲做了又一次尝试. 她在电话中对他说:"别离开我."她恳求着. "已经结束了,"他答道,"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妻子,也不会再见你." 他挂断了电话,而她则竭力想把自己扔到睡梦中去.床边就是一瓶50片装的安眠药.这药是她的老朋友了,总是给她带来一片安宁.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07,(12):45-45
有些,陡乐,有些幸运,我带着这样的心态开始第一天的直播。终于,幸运观众揭晓了.是位大姐,在热线中她说:“我参与节目已经有一年多了,终于……”直到直播结束,我们都认为她只是爱看我们节目的普通观众。就在准备离开单位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明天幸运观众不会过来。因为此刻她的家里只有一个人。而让她从宜春赶到南昌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她失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颤.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是靠什么办法和电视机里的我们交流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把那么多的平台号码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手机里面的.也许她已经把这些深深地刻在心里。  相似文献   

17.
三份礼物     
王豪 《出版参考》2007,(8):12-12
三个兄弟年少离家,个个都事业有成。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年迈的母亲。 第一个说:“我要送给妈妈一座大房子。”第二个说:“我要送她一辆豪华房车,还专门配备一个司机。”第三个笑了笑说道:“这些奢侈的东西妈妈是不会喜欢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很喜欢读《圣经》。现在她眼睛不好了,我要送给她一只聪明绝顶的鹦鹉,它能背诵《圣经》的每一个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神鹿呀,我们的神鹿》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北大兴安岭的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中,生活着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族中有一个由祖孙三代女人组成的家庭。女儿柳芭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出版社作美术编辑.但终因精神上无法与都市文化认同,又回到了原始森林.母亲是经历了从山林走出来定居的一代,认定女儿应该属于城市.处在山林文化与城市文化边缘状态的柳芭,注定了其人生的悲剧色彩一在她考入大学后,山林中爱着她的小伙子认为她再不会回到山林而殉情自杀;而她喜欢的小伙子却不爱她;最后她与一位村庄…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毕业到在电台做一名主持人,这一路走来,她带给听众太多的快乐。她选择了她钟爱的播音主持行业。在合作的团队中,她感受到了同事的友情、听众的温情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她都是从容应对,笑脸相迎。都说主持人是听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她无怨无悔地架起这座桥,用真心、诚心换取每一位听众朋友的舒心和顺心。接触黑丹,你会立刻被她健康、朝气、快乐的气质所感染。无论是节目中还是生活中,她都给人以阳光般的感觉。从第一次走进播音间,她就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未来,那时候就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播音工作中,她将更加踏实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坎坷,都不会迷失、不会倦怠、更不会放弃,珍视每一次播音,做好她挚爱的广播事业,用情感,用声音演绎着自己的播音主持人生。走近黑丹,聆听她细述那声音背后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终于,1962年8月5日,一个星期天的清晨,玛丽莲做了又一次尝试.   她在电话中对他说:“别离开我.“她恳求着.   “已经结束了,“他答道,“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妻子,也不会再见你.“   他挂断了电话,而她则竭力想把自己扔到睡梦中去.床边就是一瓶50片装的安眠药.这药是她的老朋友了,总是给她带来一片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