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新浪微博"时尚"标签下的用户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用户间以及整个新浪微博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分别构建了"相互关注"网络与"共同关注"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微博中该标签领域的权威人物及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相互关注"和"共同关注"的网络属性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表征人气的粉丝数、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对微博核心用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微博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国内图书馆微博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微博更新发布频率低、缺乏同行"关注"意识、"粉丝"普遍较少、与读者交流少、缺乏科学管理等不足。图书馆应在多个微博平台建立账户,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建立多种类型的微博账户,开展专题服务;充分利用微博的各项功能,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设置专人对微博进行管理,规范微博内容。  相似文献   

3.
微博在全球迅速崛起并发展迅猛,我国公共图书馆积极引进和利用微博开展服务。文章从轰动社会的"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谈起,说明微博力量的强大,并分析了微博在公共图书馆中的社会效用,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借力微博扩大社会影响;改善社会服务内容与方式;实现社会公众舆情监测以及打造新型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指出微博已经成为图书馆宣介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推送综合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平台;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构建的集微博信息发布、微博活动直播、微博大屏幕、微访谈等多种微博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微博传播云"模式,认为其能使图书馆的品牌营销有效提升、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得以缓解、图书馆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缺失模型"向"语境模型"演进转变。  相似文献   

5.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了传播与风险扩大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媒体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路径之一。本文试借鉴这一理论框架,从"放大"的视角来观察微博在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并以"陈永洲事件"作为案例,宏观上观察事件在微博中的放大途径,微观上观察微博文本中的"责难信号"以及信息流等问题,试图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受众又是如何与之互动的。  相似文献   

6.
调研国内通过新浪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微博,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微博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图书馆微博的粉丝数与博文数、博文更新频率,关注数与博文数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利用微博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及发布各类新闻、资源信息等方面,各图书馆微博侧重点存在差异;评论和转发量高的博文话题,基本都集中于图书馆新闻、馆内重要通知、讲座展览信息以及美文美图分享、读者互动等方面.该文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发挥微博在信息服务中的效用,还应制定图书馆微博管理制度、加大微博的营销宣传力度、增强微博内容的吸引力,并充分发挥微博的互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万菁  郑智斌 《今传媒》2011,(11):86-88
本文基于知名微博个案的内容与关系分析,试图综合探讨微博之所以火爆的个人与社会动力。认为,在内容层面上作为"自媒体"的驯服设计,在社会交换层面上作为社会交换和社会关系的新平台,以及在权利与权力层面上的话语诉求和对公共领域的实验,是微博传播在国内旺盛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基于API和基于Python爬虫的页面解析两种不同的微博数据获取方法和流程,同时对新浪微博中的高校图书馆关注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提出微博的一次关注、二次关注以及多次关注的关联现象,对相关图书馆微博进行一次和二次关注关联规则的挖掘,发现高校图书馆微博经过不断地传递关注,最终形成其微博关注独有的特点以及基于微博关注的高校图书馆微博信息之间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
微博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其传输信息快、互动性强、允许自由评论等特点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途径。图书馆"为农民工网购火车票事件"始于微博,对图书馆的公关形象塑造具有正面宣传效应。图书馆公关形象的整体运作要依靠微博等网络媒体,同时图书馆应积极与传统媒体合作,抓住宣传机遇,为图书馆事业的生存与发展谋求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图书馆公关的新平台,具有匿名性、自媒体特点,在给图书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图书馆应对挑战的有利工具。2011年初,杭州图书馆因一条微博而被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则获得"最感人馆长"等盛赞。此条微博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杭州图书馆也对此作出积极回应,其及时、有效的公关活动宣扬了图书馆服务理念,树立了良好的公共形象,促进了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从印象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图书馆微博视为其表演的前台,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微博所扮演的角色形象特征,得出高校图书馆微博试图呈现的形象:优质信息服务形象、阅读文化倡导者形象、热爱校园文化形象、关注微博舆论形象、励志形象、乐于互动形象、亲切幽默形象。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微博形象继承了高校图书馆优质信息服务形象和阅读文化倡导者形象,其他的形象对其刻板印象有所突破,并为其形象增添了新的内容。建设高校图书馆微博的良好形象,需要重新定位微博上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孟洁  张傲 《青年记者》2012,(23):58-59
微博的出现,把社会带入了"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实现.同时,微博的一个显著作用在于,进入的低门槛造就了其高度的社会化.在微博搭建的平台上,受众围绕各种话题,建立起的是以单纯的"个人"为中心汇集而成的网上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分享信息、交流感情,"人的关系’取代‘内容’成为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新型网络传播方式,其影响力日益巨大。"985工程"的高校图书馆积极尝试微博,开展新书推介、服务通告、资源介绍等信息服务。图书馆微博应加强管理,增加微博人气,打造图书馆微博品牌效应,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传播困境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传播存在身份困境、关系困境、表达困境和互动困境等四重困境.身份困境表现为开通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及党政干部作为实体主体与符号化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作为实体社会中绝对的中心与作为虚拟社会中流动的节点之间的矛盾.关系困境指政务微博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关系重构且关系脆弱,话语权利向接收者一方转移.公共性表达内容与个性化表达形式的矛盾造成表达困境.制度化响应与人格化互动的矛盾导致互动困境.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的第2个十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它们在竞争中互促互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现代新闻的发展史。本文以微博在"两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的成功报道以及对一些社会事件的作用等为例,分析传统媒体和微博的互促互进的关系,重点从各个角度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微博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新浪平台上通过了新浪实名认证的四川省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微博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别从各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开启时间、粉丝数、微博数、更新频率、微博的转发数、评论数以及微博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研究本地区高校图书馆微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开展微博服务、提升微博服务的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多数开通了微博的图书馆都选择新浪微博作为其微博服务平台。本文从新浪微博对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进行取样分析,揭示图书馆微博群组、微博账户、微博内容等应用现状,以及图书馆微博各个建设阶段的主要事项。每个图书馆的微博服务应该结合本馆自身情况,对微博功能进行恰当定位,从而刺激读者更加积极地使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国内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琳 《图书馆学研究》2011,(12):30-33,5
目前我国大多数开通了微博的图书馆都选择新浪微博作为其微博服务平台。本文从新浪微博对图书馆用户的信息进行取样分析,揭示图书馆微博群组、微博账户、微博内容等应用现状,以及图书馆微博各个建设阶段的主要事项。每个图书馆的微博服务应该结合本馆自身情况,对微博功能进行恰当定位,从而刺激读者更加积极地使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网络调研了48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开通的55个微博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了"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应用微博现状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传统的执政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微博反腐就是其中的一个显著例证。本文从微博反腐的发展现状和网络时代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入手,简要探讨政府积极应对与微博反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借此来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