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闫新刚  黄硕琳  姜作发  刘艳红  陈蓉 《资源科学》2008,30(10):1585-1591
鲑鱼渔业管理及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北太平洋鲑鱼的种类、鱼源国、洄游分布等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鲑鱼渔业管理国际公约及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鲑鱼的措施进行讨论,指出了我国鲑鱼渔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黑龙江中上游是中俄界河,下游经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每年溯河洄游的鲑鱼在到达黑龙江中游与乌苏里江我国境内之前就被大量捕捞;②我国作为溯河性鱼类的鱼源国之一,至今尚未获得参与管理北太平洋鲑鱼资源的权利;③我国存在过度捕捞及渔业水域污染等问题。建议:①提高中俄渔业合作水平;②加入《北太平洋溯河性鱼类性鱼类资源养护公约》;③提高鲑鱼增殖放流的能力;④加强关于鲑鱼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⑤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黑土资源分布格局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该文从冻层的角度分析了黑土性状特点与形成过程,揭示了黑土资源的纬向分布与冻层存在的密切关系,根据季节冻结层底面年平均温和年平均气温关系式,计算出满足黑土形成所必需的纬度有关的气温条件,从而证明季节冻层决定了黑土纬向的分布。论文从土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北黑土资源的经向分布格局,根据黑土的基本性状反演了第四世纪黑土成土环境,说明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造成了东北地区明显的经向地貌差异,进而影响了土壤形成的植被条件、母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元素迁移和聚集,从而限定了黑土资源经向分布范围。探讨了黑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化肥、农药的污染是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自然资源核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核算对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的关系,资源核算的范围,以及怎么综合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核算。  相似文献   

4.
谢军 《资源科学》1995,17(3):34-38
本文分析了榆林地区资源的有利条件,论述了该区开发思路及开发总体布局。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信息保密的原则,确定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有偿共享信息的范围,介绍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信息共享网络主页、数据库的网络化改造、数据库检索系统、基于Internet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评价模型以及如何在IIS(3.0以上版本)利用其提供和活动服务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 )技术实现动态交互的数据库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6.
物种和植被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阐述了生物物种和植被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础数据库,并简要介绍了生境评价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植被资源-气候环境的空间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先琨 《资源科学》1995,17(3):69-74
根据调查统计、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1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植物资源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生代晚期至今中国大陆淡水鱼类区系的演替 ,将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同时代鱼类区系进行了比较 ,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分布格局 ,并对某些格局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地区具有优良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组合良好,特别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和建材资源,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已逐步形成了一批我国及长江流域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本文主要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的组合特征及0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组合特征、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尔俊 《资源科学》1995,17(3):59-62
我国农村实行了第一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使农民加快步伐达小康的重要途径。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双重功能。土地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农村改革、土地使用权、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管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蒋昭侠 《资源科学》1999,21(4):22-25
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上游下段,受回水影响的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涉及的县市称为库区。三峡库区属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90年代以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库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传胜 《资源科学》1999,21(6):66-69
长江中下游干流相对稳定的岸线变迁特征,形成了其丰富的岸线资源。随着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启动,岸线资源也将进入大规模开发。但由于岸线资源特有的特征,使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忽视岸线的保护和河道的治理,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足以说明治理和保护在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岸线变迁的特征,通过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目前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重开发利用、轻治理保护的问题。指出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应树立岸线资源观,贯彻保护利用的总方针。遵循开发与治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兼顾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整治,保护有效节点,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辽宁岫岩软玉砂矿的成因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岫岩软玉砂矿(又称河磨玉矿)是原生软玉矿的次生砂矿床。其玉石质地细腻,光泽滋润。作为装饰文化的宝玉石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岫岩软玉砂矿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宝石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认为岫岩软玉砂矿属冲洪种类型,是第四世纪以来构造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产物。河磨玉皮壳层是表生作用下元素迁移和交换的结果。本文还对宝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塔里木河近50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来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增加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为此,要坚持生态与经济、上游与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打破水资源发生和利用过程中的多元主体边界; 加快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的“供水、堵水和输水”工程;控制源流引水,减少干流上、中游低效耗水,确保下游基本用水,实现流域水过程的完整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开都河、博斯腾湖、孔雀河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80年代以来,由于上、下游在水资源利用、分配上出现一些差错,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不及时纠正,后果不堪设想。本文采用4种水资源利用方案构造一个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出对总目标——开、孔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佳方案,供领导单位决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塔里木河近50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来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增加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为此,要坚持生态与经济、上游与下游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打破水资源发生和利用过程中的多元主体边界;加快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的"供水、堵水和输水"工程;控制源流引水,减少干流上、中游低效耗水,确保下游基本用水,实现流域水过程的完整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相似文献   

18.
郭武 《青海科技》1998,5(1):23-26
以1996年现状年,重点分析了该地区水利工程供水量、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及耗水量;并进行了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此结果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敏 《资源科学》2022,44(6):1280-1291
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选择四川、湖北和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代表性省份,以灰水足迹强度作为水资源配置质量的指标,基于2002—2017年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研究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配置质量的区域和行业差异及其演化特征。主要研究结论有:①从地区差异看,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上游水资源配置质量先升后降,中下游水资源配置质量一直上升,但提升速率放缓。这种演化特征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和特征污染物回流的特征事实相关。②从产业差异看,农业和工业水资源配置质量持续提升,上中游服务业水资源配置质量较低且呈恶化趋势,特别是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③从驱动因素看,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变动效应和污废水排放系数变动效应对长江经济带流域水资源配置质量优化起正向驱动效应,最终需求水平变动效应对长江经济带流域水资源配置质量优化起负向驱动效应。因此,本文提出动态协调规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健全市场化供水和排污收费制度3条提升水资源配置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