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比赛中,这种攻击性行为对体育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中的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攻击性理论及其相关诱发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危害、预防措施,运动中的攻击行为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身体对抗、语言因素、裁判因素、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大学生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主要诱发因素。本文从塑造健全人格、规范运动行为、及时心理疏导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身体时抗、语言因素、裁判因素、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大学生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主要诱发因素.本文从塑造健全人格、规范运动行为、及时心理疏导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利用修订的Olweus攻击性行为问卷对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基本状况。针对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采用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来进行矫正。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存在着较严重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总体上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但攻击性行为在初中阶段具有稳定性;直接言语攻击是最为普遍的攻击方式;攻击性行为的比率及攻击类型上均存在性别差异;健身运动处方锻炼能矫正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状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我谈话"对职业足球运动员愤怒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自我谈话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愤怒和攻击行为的影响后发现:不同倾向的自我谈话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愤怒和攻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高自我谈话可以有效地调节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建议教练员将自我谈话纳入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中,运动员尽可能采用高积极性自我谈话以减少或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体育比赛中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探讨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大学生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提出预防和控制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秀权 《精武》2014,(4):149-150
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生死两本能理论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性调整作用,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体育运动的社会促进。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企图消除它不会有效果。体育运动的本质是游戏,能够让人们在合法,合理的规则下,在运动场上奔放地挥洒自由.尽情地发泄攻击性行为。这种释放,实际上使很多社会当中的隐性和潜在的攻击性行为在运动场上发挥出来。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造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的必要准则。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料分析法,系统的探索攻击性行为、攻击理论、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并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消除和控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对足球运动员竞赛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足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竞赛攻击性行为,并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攻击性和一定的内隐自尊.研究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和内隐自尊可以作为预测竞赛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利因素的刺激,传媒的渲染及众多球迷的参与,使比赛带有鲜明浓厚的政治性、民族性与商业性。尤其是一些带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引发斗殴等攻击与暴力性行为。通过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特征、攻击性行为的分类、表现与区别等进行阐述,找明原因,分析心理。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的关系是心理学工作者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外学者对运动攻击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运动动机气氛感量表和运动行为量表,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检验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明显高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2)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又明显高于教练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3)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行为;(4)低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易于采用敌意性攻击行为;(5)高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高水平运动员相对于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高的工具性攻击行为,而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的两种攻击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人类和所有的动物一样都存在着攻击性,这是由生物性所决定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论述了人类攻击性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体育运动运用其独有的方式宣泄着人类的攻击性,从攻击性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体育运动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激烈,在足球运动中球场上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和暴力行为也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体育竞赛中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的概念以及攻击理论的分析研究,归纳了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性行为和暴力行为产生的因素,以及对此现象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以期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尽量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净化赛场风气。  相似文献   

15.
运动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着重介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各种理论存在的弊端和优点,指出了控制运动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中的攻击与暴力:运动心理学界的一次争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近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围绕竞技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问题展开了一次争论。起因是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发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立场》文章后受到质疑,于是双方在体育中攻击与暴力的本质、运动员和观众攻击与暴力的区分、媒体的影响、裁判员的角色以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忠告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介绍、审视这次争论基础上,对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奥运选手参赛心理若干问题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我国奥运选手更好地备战与参赛,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从东道主效应、"血性"、个体最佳功能区、运动员心率、应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奥运选手参赛心理的若干问题,其中一些观点可为我国奥运选手征战北京奥运会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足球场观众言语攻击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阳  石岩 《体育与科学》2006,27(2):82-86
本文在阐述我国足球场观众言语攻击现象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分析并提出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1)我国足球场的环境因素:榜样性启动、社会控制软弱;(2)我国足球观众自身的因素:认知偏向、社交技能贫乏;(3)言语攻击行为变量———情绪及其外化。为遏制我国足球场观众言语攻击和提高足球场看台观众文明水平,本研究提出了我国足球场观众言语攻击的应对策略:(1)预防策略:行为强化、社会控制;(2)中断策略:现场监控、指导性控制、立即处理、避免无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试图从洛伦兹的本能论对攻击性进行描述,并且从历史学角度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加以梳理,从而探索出攻击性与竞技体育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而后对竞技体育与攻击性的关系进行论述,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二者的本质性认识,使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理解二者本质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为转移竞技体育攻击性行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中应激-攻击行为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提出体育运动中应激—攻击行为的认知模式。探讨体育运动中应激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机制,为运动中攻击行为的解释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