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流动图书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建设模式、服务内容、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与广东省内21个省辖市图书馆的流动图书馆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实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消息 作者徐桂林、钟玉明]市民只用一张借书卡,就可以在广州市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查找、借阅到全市14家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通借通还,就象商业银行实行“通存通兑”一样。此前,广州石牌地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6所高校推行“一证通六校”,六校教师和研究生只要持有联合借阅证,就可以在六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通行无阻。广州地区图书馆将实现“一卡通”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近年掀起了以"一证通"为抓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高的覆盖率,在此基础上,如何保障图书馆事业的高效及可持续发展,论文提出要建设总分馆制,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首先在体制上保证基层各级图书馆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街道、社区及共建图书馆稳定的财政和业务支撑;其次,要改变传统思路,突出区级图书馆在图书馆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及相应的服务能力;再次街道、社区图书室进行合理定位、专业化改造。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是延伸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文章就县域范围内实施总分馆建设.从整合资源、设立城市社区图书阅览室、实现全区域范围内通借通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深圳各公共图书馆开展讲座的现状,从图书馆经费和讲座组织策划人才欠缺及方便市民的角度分析了成立深圳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的必要性,从全国成立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的大环境及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角度论证了成立深圳市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是延伸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本文就县域范围内实施总分馆建设,从整合资源、设立城市社区图书阅览室、实现全区域范围内通借通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济源市图书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县立公共图书馆,1979年秋再度作为独立的文化事业单位正式成立。为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济源市图书馆新馆在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下将原济源市图书馆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整合而成,实现了优势互补,开创了省内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办馆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管理办法及运行状况,分析了柳州市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优势,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力军。它们开展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建立社区(乡镇)图书馆的意义和优势,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建立社区(乡镇)图书馆的运作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文化强市"与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州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针对近年来广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特点,提出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应注意建立和健全图书馆地方法规,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搞好公共图书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图书馆统一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市民利用.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1.
民营图书馆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在我国文化大舞台上,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文章在分析了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乡镇发展民营图书馆的可行性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主题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时代的产物,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升到高品质的文化需求;从解决普遍均等服务的普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到解决专门服务的公共主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的功能价值在不断彰显。目前主题图书馆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应当重点解决。今后,主题图书馆要走体系化发展道路和文旅融合发展道路;要加强主题资源建设,发展"主题+"模式;要将主题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之中,在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要优化主题图书馆的科学布局,形成主题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让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就近的主题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流动服务的作用,以天津图书馆为例,指出了目前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流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流动服务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的一项新服务。2004年8月,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系统试运行,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加入该系统,三馆联合开展图书“…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青岛市图书馆在多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的有效形式,通过推进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的建设、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延伸服务、流动服务与部队和社区教育活动的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新古籍保护的"青岛模式"等,在实践中探索图书馆在公益性文化服务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琦  王蕾 《图书馆论坛》2011,31(5):45-49,8
广东流动图书馆作为一种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的新模式,是广东省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总结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创新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公共图书馆建设体制,建立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等推动广东流动图书馆模式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4,24(6):275-275
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阅渎需求,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联手合作,推出图书“通借通还”服务。8月12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在深圳图书馆举行图书“通借通还”启动仪式,随着深圳市文化局局长陈威在电脑屏幕上一记点击,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8.
社区(村)图书馆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普遍均等的重要阵地。了解东莞地区社区(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是探讨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式的前提。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法,根据调查数据对比各镇(街)社区(村)图书馆之间的发展状况,分析东莞地区社区(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以此为依据提出未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东莞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社区(村)图书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由江西省图书馆牵头组织实施的南昌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实践,分析"通借通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小型图书馆的差异化服务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途径。市民讲坛实现差异化服务,需要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品牌建设,传播"地方性知识",为老百姓"量身定做"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与品牌塑造,市民讲坛可以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成为本土文化传承的一种新途径,成为破解公共图书馆行业生存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以攀枝花市图书馆主动性、差异化服务为例,探索中小型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