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轩记     
得邻之茀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搞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  相似文献   

2.
汉魏乱世,狼烟四起,火德衰微,群雄逐鹿。先有十八路诸侯歃血而并起,后有魏、蜀、吴三国鼎足而并立。遥观此乱世,非能、狡之主不可居之,非勇、武之士不可存之。既后人以此时多踏浪之英雄,现无数之豪杰。但遍览历代之书卷,未尝有人能将是时之帝王——献帝刘协重而探之,赞而美之,然余以此为未妥。更查史籍,亦多有证吾之文书,故以献帝为乱世英主,便作此文。一探献帝起身于黄口,保祚于乱世之英少;二探献帝奋起于乏伪,重振汉室之雄心;三探献帝自保于险恶,寿终于正寝之缘由。探之得之,以求还献帝之真身,翻历代之贬义。  相似文献   

3.
王彬 《天津教育》2011,(8):38-40
心之所向于教,教然后知不足;心之所向于法,寻法然后知困;心之所向于情,披情然后知淡;心之所向于恩,求恩然后知疏。——摘自《我手写我心》(刘晓婷著)  相似文献   

4.
“之”字多数易释,然亦有少数难解。笔者罗列三解,以供读者参考。一、“之”犹“于” ((观巴黎油画记》“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一句中,“之”即训为“于”。《淮南子·主术》“上告于天,下告之民”一句中,“之”和“于”互文,“之”犹“于”。《札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米熹注:“之犹于也。”译:人对于  相似文献   

5.
【原文】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匿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木社既矢志努力于农村之改进,而有徐公桥试验区之设立。迄于今,以各方之指导,群众之努力,稍稍有以自见,乃有推广于新丰之议。事闻于何厅长梦麟,冷先生御秋,欣然愿合作;共为度之考察,大受当地人士热烈之欢迎。嗣即商定进行方法;则由本社计划,而农矿厅及当地人士任经费;分工合作,积极进行,异日成积,或且有以进于徐公桥也。爰拟大纲,藉备借讨论。  相似文献   

7.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①,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②,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③,周旦显而制礼④,不以隐约⑤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⑥。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⑦,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⑧,斯志士之大痛也!◆注释:①二者必至之常期:指年寿荣乐都有限。②不托飞驰之势:飞驰之势,指身处高位之人。卑微者不必借助有…  相似文献   

8.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相似文献   

9.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相似文献   

10.
徐佳 《考试周刊》2014,(8):127-127
<正>1.让学生认识历史的价值历史是往昔之风云,先人之旧事,王侯将相,朝代更替,文人骚客,檐檐相载,记圣贤之足迹,录豪杰之身影,哲匠思想救世,英雄武功卫国。历史让后人彻悟于真源,穷研穷于法理。历史是奥秘无穷的学问,学海茫茫,趣味融融。常读历史,抚今追昔,体历史之微妙者见日月于中天,悟历史之真谛者得明珠于沧海。历史是人类文明之日记,社会经验之总结;不懂历史,纵然技艺卓越才华超群想人生充盈欲心灵丰润犹鸟无翼而  相似文献   

11.
当民国十年八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既成立,即提议举行出品展览会。经委员会几度之讨论,定为分年分部举行。乃于十一年二月举行第一届东部展览会于上海之职工教育馆。十二年九月,举行第二届北部展览会于北平之帝王庙。十三年五月,举行第三届西部展览会于汉口之慈善会。十三年以后  相似文献   

12.
愚青年就学时,喜习文学,稍长加入作家协会。中年始转习语言学,结识自然学兄。两人学术过从甚密,愚得益良多。其时语用学处于引进之初,虽于学科概要之译介和源流铺叙之综述已小成气候,然探语用学理于系统阐发、辨语用概念于精细研讨、释语用原则于例证分析之专门著述,则仍觉阙如  相似文献   

13.
《哲学概论》为唐君毅于1974年出版的专著,初衷为哲学教科书而作,但绝非简单的教科书式写法。该书述及伦理学较少,于价值论着墨甚多。唐君毅由易而难,陈述价值论之存在地位之各种说法,层层推进,以儒家致中和之价值论为归趋;明辨价值之本末与选择之原则,提出"心灵、生命、物质"之价值等差原则;最终落实于人道之实践功夫。《哲学概论》体现了唐先生要旨,显示出中国儒家思想的独特洞见。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我乘着小舟荡漾于赤壁之下。那是一个“壬戍之秋,七月既望”的夜晚。风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是“坐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露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舟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相似文献   

15.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相似文献   

16.
遣兴五首《杜诗言志》云:“至若渊明虽同为避俗之士,而其于出处之大道,尚有所未达。何者?盖君子于世,只有两涂:得志则乐行其道,不得志则自乐其天,绝无所谓身家之丰啬,与后嗣之贤愚,足以萦绕其心。今渊明戚戚于子孙之不贤以挂怀抱,则其于道尚未达也。夫渊明之地步尽高,而老杜犹以其挂怀子孙,讥其不达于道,则其弃官之后,浩然天  相似文献   

17.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在贫苦的农村中度过了自已的儿童时代。从十三岁(1879)抵檀香山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而至1892年(26岁)7月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先后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的薰陶达十四年之久。这正如他所自述:“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学,政治礼俗,与乎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至于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辄能动其  相似文献   

19.
<正>美育,即美感教育。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赋予美育这样的内涵:“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自感有无穷之兴趣。”[1]蔡元培先生的言论,认为美育孕育于各个社会学科之中,强调了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于骄矜不恭不谦之学子中,有尚记古训“尊长前声要低,称尊长勿呼名”者乎?于轻佻不庄不敬之少年中,有尚记箴言“冠必正纽必结,步从容立端正”者乎?……于日新月异之信息时代中,于华词潮语之涤荡中,吾辈何敢忘文明古国之雅号?何敢忘礼仪之邦之美名?何敢忘:礼者,人之所需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