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广泛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做好危机干预的初步筛查工作.方法:整群抽取2006级大学新生,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辅之以深度访谈进行深入了解.结果:新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筛查率为9.57%,有自杀意向的比例是2.29%.对比研究发现,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略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男生.对新生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咨以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蚌埠学院4361名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新生心理异常和筛查一类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1.3%和4.8%,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突出,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男生,农村生源新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城市生源新生.结论: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是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需要几个方面因素行成合力,共同探索提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干预方案。方法:采用SCL-90对部分.2011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新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大非医学专业的建设力度,从多方面帮助非医学专业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4.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SCL-90,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进行筛查,结果显示任一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的,占5.34%,对比研究发现,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男生.对新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并进行多元干预,有利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师范专业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UPI问卷对南阳师院2008级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困扰、强迫症状、自信心偏低和神经衰弱五方面;3.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学科和独生子女与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采用SCL-90对4966名新生进行心理症状的自评测试。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院学生,艺体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思茅师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采用SCL-90于2004、2006年分别对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发现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是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我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旭旭 《科教导刊》2024,(3):150-152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四川文理学院2022级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线上心理普测的方式,选择6258名新生为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UMS)进行逐一整体调查。结果:参测学生中筛查出心理异常人数为1450人,占测试总人数的23.2%;不同性别、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022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性别和民族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警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独生子女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98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在性别方面,女生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男生: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时,独生子女的一类人数所占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在警校大学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多种变量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2052名高职新生进行施测。结论: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焦虑、人际交往、强迫倾向上;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关系;新生如何看待自己被录取的专业和愿望是影响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帮助其成长,本研究用SCL—90量表、开放问卷及半结构式访谈分别对3422名和70名2008级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和访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SCL-90测试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抑郁、精神病性、焦虑、其他、恐怖、躯体化。开放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揭示:大学生活适应问题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蔡婧 《文教资料》2010,(12):200-202
为了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①大学生新生的总体适应性状况良好;②专业兴趣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③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这表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了解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SCL-90对2577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家庭经济困难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学生;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宗教信仰的学生:这说明目前该院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要关注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不同的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某高师院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高师院校2006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体新生进行测查.测查结果表明,有6.71%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和县城的大学新生.由此认为,2006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出现的心理状况与性别、出生类别以及来源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采用SCL-90问卷方式对我校2010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结果显示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与同期其他院校相比,筛查出来的各项数据比例明显偏高,其中以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尤为严重。针对此现状,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辅导等多形式措施改善和提高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10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UPI测量结果显示,一类问题筛查率为13.38%,二类问题筛查率为43.12%;SCL-90测量结果显示,在大学新生中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敌对性占心理健康问题前三位.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渤海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为学生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