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受无糖培养技术启示,在太子参组培苗育苗过程中,以液体培养基取代固体培养基,应用纸桥法,以太子参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经有效诱导芽分化后转入以蛭石为基质的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并诱导生根,成苗后辅以自然光照,通过培养基改进对太子参组培苗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合MS+0.1mg/LNAA+0.5~1.0mg/L6-BA+2%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滤纸桥上的芽分化率达80%以上。不定芽在以蛭石为基质的MS+0.1mg/LNAA+1mg/L6.BA十2%蔗糖的培养基中增殖并生根,生根后的试管苗转到低糖(0.5%)或无糖培养基中,经自然光照培养能得到高质量的试管苗。  相似文献   

2.
较系统地对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富有"柿组培苗的继代增殖、叶片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富有"柿的最佳长期继代培养基为MS ZT2.0 mg/L IAA 0.1 mg/L;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在培养基MS(1/2N) TDZ 0.4 mg/L ZT1.0 mg/L培养30 d之后,转入培养基MS(1/2 N) IAA 0.1 mg/L ZT 2.0 mg/L中,其分化率达到90.3%以上,外植体平均芽数为4.6;生根选取在培养基1/2 MS IBA 1.0 mg/L培养基中暗培养8 d,生根率为93.1%.  相似文献   

3.
费尔杜德树莓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费尔杜德腋芽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筛选优化增殖培养基MS+6-BA2.0 mg/L+GA 30.5mg/L+NAA 0.05mg/L为最佳配方,增殖倍数可达4.00,以1/2MS+IBA 0.2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速度快,根系生长旺盛,分支多,吸收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无籽刺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无籽刺梨的腋芽离体培养,探索了无籽刺梨腋芽诱导、分化、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适宜腋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生根率达到98%,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并绘制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改良MS2(K2HPO.加倍)能获得60%的诱导率,而改良MS。CNH4NO,加倍)的诱导率仅为5%。二者在愈伤组织培养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前者表现良好,说明高浓度的铵能抑制金钗石斛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MS+0.5mg/LBA+O.8Ing/LNAA+3%蔗糖可获得最高诱导率和增殖倍数,诱导率为70.0%。90d后增殖倍数为23.98。类原球茎培养60~100d时进入对数生长期,重量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给予紫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进行试验,以选择紫荆组织培养的高效增殖和生根体系.结果表明,紫荆茎段在分化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 MS 6-BA 2.0 mg·L-1 NAA 0.1 mg·L-1 GA 0.5 mg·L-1 PVP 1.0 mg·L-1.瓶苗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 IBA 0.2 mg·L-1.  相似文献   

7.
以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一个抗叶片早衰的基因成功地导入木薯基因组.将成熟培养 1 5天后的胚状体的子叶切碎,与农杆菌LBA44 0 4共培养 3天,然后转入器官发生培养基 (MS基本培养基附加BAP 1mg/L、IBA 0.5mg/L)附加 3 0mg/LG41 8进行筛选.三个星期后出现抗性的愈伤、芽.将这些抗性芽连同外植体转入茎轴生长培养基促进苗的生长,最后转入生根培养基长成植株.所得抗性株经PCR、Southern分析证实部分植株为转基因株.  相似文献   

8.
探索绿巨人组培法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绿巨人组培育苗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 6-BA3mg/L NAA0.5mg/L,增殖培最适培养基为MS 6-BA1-2mg/L NAA0.5mg/L,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养护过程注意遮荫、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9.
花叶万年青色彩明亮强烈,色调鲜明,适于室内观赏。常规繁殖系数低,通过组培法工厂化育苗可以快速大量繁殖优质种苗,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化育苗诱导最佳培养基MS+BA3mg/L+NAA0.5mg/L,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MS+BA2mg/L+NAA0.5mg/L,生根最佳培养基1/2MS+NAA0.5mg/L+BA0.1mg/L,生根率94.8%。  相似文献   

10.
以东方百合种系西伯利亚的种球鳞片为材料,NAA、6-BA、LH及蔗糖为实验因子,每因子设3个水平,添加到MS培养基中,研究其对种球鳞片形成愈伤组织、小鳞茎的分化、小鳞茎的抽叶和生根数的影响并筛选出种球鳞片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50g/L蔗糖+0.2mg/LNAA+2mg/L 6-BA+100mg/L LH;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70g/L蔗糖+0.5mg/L NAA+0.5mg/L6-BA+100mg/L LH;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70g/L蔗糖+0.5mg/L NAA+0.5mg/L 6-BA+100mg/L LH;愈伤组织分化小鳞茎最佳培养基为MS+50g/L蔗糖+0.2mg/L NAA+1mg/L 6-BA+100mg/L LH.  相似文献   

11.
黄草石斛的组培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不同浓度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MS培养基对黄草石斛新品系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黄草石斛快速繁殖 ,其外植体以茎尖较适宜。筛选出黄草石斛茎尖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0 .5+NAA0 .2 ;诱导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0 .75+NAA0 .5;诱导生根培养基为 1 / 2MS+NAA0 .1 +BA0 .2 5。通过组培可快速得到大量株苗 ,株苗在适宜的移栽基质中可以迅速成活。  相似文献   

12.
以芡实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MS+6-BA1.5mg/L+NAA 0.2mg/L作增殖继代培养基为宜,以在MS培养基+蔗糖20g/L+琼脂5.0g/L中添加6-BA(0.1mg/L)+NAA(0.1mg/L)作生根培养基为宜,生根率最高.适当浓度的6-BA对芡实的不定芽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和NAA配合使用可促进芽苗生长,对改善芡实植株组培苗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基本培养基筛选、最佳外植体选择、单激素敏感性试验和最适激素配比试验4个方面对绿菊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MS可作为愈伤诱导培养的基本培养基,而无腋芽茎段最适于愈伤组织的培养,ZT和IBA可较好的启动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此基础上,确立0.2mg/L ZT+1.0 mg/L IBA作为诱导茎段形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一次逐增强度运动血氨(BA)、血乳酸(BLa)浓度变化规律,旨在研究它们是否可以敏感的应用于监测不同强度的运动性疲劳。方法是对3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渐增负荷运动,测量安静时、每一负荷后及恢复期心率(HR)、吸氧量(VO2)、BLA、BA。结果显示:渐增负荷运动中HR、VO2、BLa、BA都有显著上升的现象;各级负荷时的BA浓度都与安静时浓度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当BLa为2 mmol/L时BA浓度为33.8umol/L,BLa为4 mmol/L时BA浓度为40.1 umol/L,低强度负荷时BA先于BLA出现明显的堆积。提示:监测较低强度的运动BA比BLa更为敏感;BLa结合BA指标能更科学的反映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莱阳矮樱桃组培快繁中的激素配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莱阳矮樱桃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过程中激素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萌发,芽分化过程最佳激素配比为BA0.3mg/L+IAA0.2mg/L,分化率达98%,状苗培养中最佳激素为IAA0.2mg/L+GA0.5mg/L,当IBA浓度为0.5mg/L时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9%。  相似文献   

16.
马来甜龙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来甜龙竹继代苗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选择出马来甜龙竹再生体系的最佳MS培养基是MS+1.5mg/l6-BA+0.5mg/lKT,提出在贵州大力发展马来甜龙竹组培事业是实现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4-羟基环孢素转化菌Nonomuraea dietziae为出发菌,采用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产量达208 mg/L的稳定遗传菌J263,较出发菌164 mg/L的产量提高26.8%。在此基础上,采取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针对诱变菌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进行系统优化,并对金属离子的添加进行考察。最终获得最佳的培养基配方(甘油26.5 g/L,糊精11.6 g/L,蛋白胨9.7 g/L,酵母浸粉3.5 g/L,大豆饼粉15.0 g/L,大豆油2.0 g/L,硫酸镁0.40 g/L,硫酸锰0.010 g/L,钼酸铵0.010 g/L)。在最优化条件下,4-羟基环孢素产量可达324 mg/L,较出发菌提高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