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D打印作为近年世界科技发展重要领域被越来越多国家重视,韩国亦将其作为国家未来五大发展领域,针对国际国内市场制定一系列振兴计划。以韩国3D打印产业及技术发展水平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及定量研究方法,剖析韩国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同时,结合韩国产业规划政策文件对其3D打印产业未来发展展开研究,以期助力我国3D产业发展及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2.
3D打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3D打印制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对3D打印技术的特征、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对我国结构转型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3D打印技术发展的战略建议,包括制定推进我国3D打印技术开发应用的国家战略;协同国家科研计划开展3D打印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培养3D打印制造时代的劳动力和创新领军人才;探索3D打印制造技术成果产业化新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有着成型速度极快的特点的新型打印技术,其自产生以来便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当今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让电子信息领域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加快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继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是在分析研究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代表性技术,其创新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化扩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产业方向。因此,目前3D打印材料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竞争环境如何,产业近年来围绕的技术研发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的创新主体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于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技术之一的3D打印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材料选择、尺寸限制、安全性检验等阻碍推进3D打印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的重大障碍,通过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适用性的分析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对比,从全寿命的角度出发梳理3D打印技术在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分成全尺寸打印、分段打印后现场装配和群组机器人打印3种模式;并建议未来进一步从材料、机器设备、标准体系、先进性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协同发展等方向进行研究,促进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机在打印喷头、温度控制系统、打印参数、打印后期处理、整机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食品加工领域、教育领域、制药领域、医学领域的应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的专利之星检索系统,获取了国内外陶瓷3D打印专利的分布,通过对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涵盖了最多的IPC小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B28B1/00领域。陶瓷3D打印技术的产业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零部件、航空产业、电子工业等部门。在中国范围内,广东省在研究领域上处于领先地位,有望成为未来陶瓷3D打印产业应用的策源地。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它是一种以数字化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分层离散算法,将金属粉末或塑性物料等可黏合材料进行逐层打印堆叠,最终构造三维实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前国际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中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的350篇文献为数据池,借助于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科学计量分析。对三维分布、国家合作网络、机构分布、主要期刊、关键人物进行分析,以了解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对关键词、突显词共现分析进行研究,以了解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对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核心机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核心期刊是MAT SCI ENG A-STRUCT、ACTA MATER等;核心作者是Murr、THIJSL等;热点主题是微观结构、增材制造等;一些作者的高被引文献构成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分析结果有助于学者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为钛合金3D打印颠覆性创新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国伟 《科技广场》2014,(1):175-180
3D打印广泛应用于医疗、原型模型、替代零件等领域,美国3D打印市场仅2011年就达17亿美元,全球3D产业平均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6%,引起了《经济学人》与中国工信部的高度关注,然而国内管理学界却对其研究甚少。本文综述了3D打印从供应链视角可能产生的变革,并且提出在科技创新洪流涌现的今天,学界应该加强研究关于破坏性创新技术对组织以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1995-2016年间SCI核心数据库中有关“3D打印”主题的2769条文献记录,借助CitespaceIII科学知识图谱软件,选用“聚类”、“标志性文献”、“突发文献”和“突现关键词”四大指标,综合性探索3D打印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并展望未来的3D打印研究热点。研究发现:(1)3D打印的研究热点最早出现在1993年,从2005年开始迅猛增长,在2013年出现高峰;(2)热点主要集中在“医疗支架、器官与药品”、“快速成型”、“增材制造”和“化学合成反应”等领域,也出现在“超声波固化”、“激光烧结”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技术层面;(3)“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出现最早,并且至今保持异常活跃;(4)“增材制造”、“3D生物打印”、“钛合金”与“化学合成反应”等是近年来最新兴的研究热点;(5)“商业化运营”和“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等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可以促进3D打印相关理论的发展,为科研人员确定3D打印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供参考,为企业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和政府规划3D打印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在绿色创新方面良性发展,从绿色船舶市场拉动、绿色船舶技术进步以及政府管制三方面解释影响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运用哈肯模型,对2008—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该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由2008—2011年的绿色船舶市场拉动转变为2012—2015年的绿色船舶技术进步,船舶工业绿色创新系统进入演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主要基于Web of Science科技论文和Derwent专利文献,利用SATI、SPSS等分析工具,提取文本关键词并构建相异共现矩阵,采用多维聚类方法识别研究热点主题。在继承和发展Naoki Shibata技术机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科技论文和专利文献研究热点主题的差异来识别金属3D打印的技术机会。研究得出,科技论文和专利文献分别有4个研究热点主题,识别了两大类共4个技术机会。首次基于专利和科技论文研究金属3D打印的技术机会,开拓了金属3D打印的研究视野,对金属3D打印行业的企业战略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3D打印技术产业现状为基点,对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演化博弈分析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其动态演化过程;其次立足盟员企业间信任关系与策略选择趋向的角度探讨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演化路径,为盟员企业制定正确的组织间学习策略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产业联盟组织间学习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现实,亟需洞悉制约其创新发展的因素,选择适当的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和相关制度安排。采用二阶段关联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效率横向发展水平和纵向发展态势。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的横向对比发现,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一阶段的研发与二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严重缺乏效率;从自身发展来看,研发的技术效率较高但缺乏规模效率,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不高,这是制约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效率的若干路径及措施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一个新的技术潮流,世界工业强国纷纷将其作为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进行培育。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筛选7 288篇3D打印研究文献,利用SATI工具软件构建高频作者与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利用Ucinet和SPS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我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4个主要研究主题,进而分析我国3D打印技术的多学科研究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6-2016年省级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效率较低,已有生产要素投入潜力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科技服务业TFP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源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变化,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增长的贡献较弱;生产率指数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与较高水平区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地区间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显著。要促使科技服务业效率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完善制度环境加强管理创新,因地制宜缩小区域差异等。  相似文献   

17.
印刷是对中国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之一。当前的印刷制版技术主要是激光照排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这两种技术均是基于感光成像原理,需要感光、显影、冲洗等工艺环节,生产过程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且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为解决印刷制版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该技术摒弃了感光成像的技术思路,通过将纳米转印材料打印在具有特殊纳微米复合结构的超亲水版材上,直接制成印版,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版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无污染、低成本、工艺简捷等多方面优势,将对印刷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安建设国家硬科技之都,不仅具有优势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发达的科技园区支撑,而且发展硬科技产业的政策环境良好。西安要紧紧抓住我国创新驱动的机遇,以制定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科学确定市内硬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以提高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硬功夫为重点,正确选择西安硬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硬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以科技园区和西咸新区为依托,加快建设硬科技小镇和硬科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以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规模效率偏低则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占据主导,但技术进步迟缓依旧是扼制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瓶颈。因此,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保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