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曾莉  王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64-167
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其隐藏的巨大风险阻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个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贯穿于融资的整个过程,分布在各个参与主体;并对当前市场上典型的知识产权质押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都未能从整体上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根据研究发现,从政府、银行、企业和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要共同发力,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的风险分散格局,以期为化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提供可靠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参与主体与风险之间的关联程度与参与主体对风险的防控程度并没有显著关系。运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合理分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财务管控风险、经营管控风险、知识产权自身风险和政府行为相关风险四个纬度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风险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群效用的最大化与个体遗憾的最小化原理,建立基于VIKOR方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样本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由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评价中可以运用区间数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区间数TOPSIS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确定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运用马氏距离对欧氏距离进行替换,克服了属性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时欧氏距离失效的缺陷,同时引入联系向量距离解决可能存在的距离正理想解近的方案可能距离负理想解也近的问题,从而综合马氏距离和联系向量距离较为全面的对TOPSIS方法进行改进,使该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运用改进后的区间数TOPSIS方法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鲍新中  霍欢欢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23-143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产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影响了该业务的大范围开展。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自身、第三方机构四个角度识别了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起风险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因果关系网络,然后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动力学系统模型分析,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系统流图进行动态的仿真模拟,获得不同影响因素影响下系统未来行为的描述,以此寻求有针对性地改善和防范融资风险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交互性,引入信息集成能力较强的Choquet模糊积分,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指标权重和指标间交互度的默比乌斯变换系数计算2-可加模糊测度,其中,指标权重借助模糊AHP确定,指标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度由专家确定;最后,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计算待评价大数据企业的综合评价值。以大数据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交互性,引入信息集成能力较强的Choquet模糊积分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指标权重和指标间交互度的默比乌斯变换系数计算2-可加模糊测度,其中,指标权重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度由专家确定;最后,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计算待评价大数据企业的综合评价值。以我国3家大数据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作为中小型企业重要资金来源渠道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功率较低,商业银行怕贷。因此,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角度,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视角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结合经济学理论确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因素并解释其形成过程,最终以三大分风险分担主体以及导致贷款企业以及出质知识产权变化的因素两方面为着手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提高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邢苗  董兴林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96-202
基于供应链金融理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典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测评比较。定量分析表明:稳健且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架构、资信强的核心企业能有效改善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弥合知识产权质押风险的罅隙,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改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存的风险预警平台,结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的特点,建立基于第三方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动态监控与预警系统,以便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生后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参与各方的合作机制更加紧密、稳定,保障多方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创新型企业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实务中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面临巨大风险,却缺乏对其风险的客观评估。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依据“双构面”有限理性理论,通过市场调查方法,构建了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结构框架,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商业银行打分表,确定了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以提高商业银行对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加强其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推动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顺利实现。文章为化解企业实务中的“创新型企业信贷配给困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并为完善和改进中国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的问题,以科技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结合投资组合选择的理论思想和近年来在国内逐步发展完善的资产证券化(ABS)的融资模式框架,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主体联动、风险共担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ABS模式,在详细分析其参与主体与运作流程的基础上,就ABS模式的风险分散原理进行阐释,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