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以宿迁学院六系实验中心为例,通过对文科学院实验中心建设及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实践,从实验室硬环境及软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训练项目中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高校实施创新训练项目的具体情况,发现大学生科研团队建设中,因为学生科研管理理念滞后、人才培养体制制约、团队评估有偏颇等原因,存在内部管理活力不足、学术产出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等现象。从规范大学生科研团队管理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团队考核评估等方面提出对策,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人才强校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团队建设则是这个核心战略的主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着组建中拼凑现象严重、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团队精神涣散等诸多问题,本文从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建立有效的团队内部管理机制和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三方面提出加强团队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于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高校科研团队水平良莠不齐,具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高校科研团队具有高素质人才,但科研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创新绩效水平较低,导致高校科研团队难以进行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知识共享的水平较低,制约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因此,要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水平,需要通过二者相融合,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本文通过对于创新绩效和知识共享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浅谈高校科研团队中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从而为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软环境建设是大学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高校软环境的标志,所以大学精神的塑造是高校软环境建设的主导.目前在高校环境建设中,人们往往忽视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忽视大学精神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其软环境建设,要在塑造优良的大学精神中建设绿色的高校软环境,重视高校软环境建设,并把大学精神的塑造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关于地方师范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高校科研团队的内涵,然后指出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如何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地方高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管理的根本所在。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为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就需要构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人本管理环境。地方高校要在加快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特剐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精神、学术环境和管理机制等,为区域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采用SEM模型,构建海南景区低碳旅游建设的六个评价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海南景区低碳建设中对游客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海南优良的自然环境;海南景区低碳发展的软环境比硬环境要好,海南景区低碳管理和低碳教育这两个方面的软环境建设对游客满意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客对海南景区在低碳交通、低碳食宿、低碳游购娱这样的硬环境建设方面的评价偏低,且这三个评价指标与游客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依据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体育学学科特征和教育规律,从体育院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方面提出了适合体育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部生态环境的营造,旨在推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尽管内容上已经基本覆盖整个科研生命周期,但仍存在网站科研支持服务栏目建设欠佳、服务机构设置不健全、服务内容有待拓展和深化、科研道德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构和团队建设、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等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阐述了武术软实力的概念。武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武术生命的传承延续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凝聚力、武德的感召力、武术的艺术审美力、武技的创新力五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武术软实力的建设主要有武术文化层、竞赛管理体制层和对外传播层三个方面,以此加速武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意义不仅在于,它为我国矛盾纠纷的彻底解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许是科学的、客观的、经过严格论证的,也许是功利的、实用的、仅有益于实践的。但不管怎样,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在理论层面上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建构,虽然软环境建设不可或缺,但硬环境的建设同样不可忽视。从纠纷的解决的角度去分析硬环境的建设问题,我们有必要走出将法院作为单一对象的认识桎梏,将一切有助于且可利用的纠纷解决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总体架构中,并进行必要的职能分工,使之协调有序,联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提出传统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用解剖学理论、力学原理、运动轨迹理论及音乐节奏理论讲解武术技术要领的优势,提出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在武术教学中的结合是武术技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视角,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构分析法,借助相关的地域武术文化科研成果,对湘西武术的文化形态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认为附魁性、封闭性是湘西武术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湘西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湘西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崇武尚勇的民风以及土家族、苗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对于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有着巨大影响,关系到创新体系能否构建,构建过程是否顺利,构建后运行是否有效等重要问题。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外部环境,并指出了环境中有利和不利于创新体系构建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基础是工业技术文明,武术在其中的发展由此表现出极强的工具理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武术在现代工具技术中的表现及其暴露的问题,进而认为,现代武术的发展在充分借助和发挥学校教育、电影艺术、电视传媒、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的工具意义的同时,还应该把控价值理性.武术人应有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责任担当,将武术作为主体,才有可能合理地运用工具,进而实现工具理性的积极意义,推动武术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是武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武术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武术发展受阻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表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传统文化衰落的主要原因,传统武术必须做出适当的改变以适应环境;传统武术必须坚守攻防技击的本质特征、刚健有为的精神内核、各拳种代表性动作与典型风格等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并积极向理论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功能多元化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18.
摘要:武术“走出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推动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对武术国际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境况进行细致地剖析,找出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武术在克罗地亚发展的主要路径。得出结论:克罗地亚武术组织的建立亟待完善;武术习练人口中,中老年和儿童青少年居多,青年力量匮乏;散打项目潜力十足,传统武术处于探索期,竞技武术处于空白期。发展中的主要不足表现在武术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健全,武术传播内容的不完善,武术人才的稀缺,武术物质资源的紧缺,武术传播方式单一和学校武术的缺失等方面。做好坚实的后方保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基础,完善武术传播内容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重点,建立武术赛事体系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要:“武术文化”是近30年出现的全新概念,是一个不易把握的词汇或武术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兼用历史考辩法、实例印证法、学术积累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多维度考查和梳理“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武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4方面,即无限放大武术文化内涵、生搬硬套多种学科理论、故弄玄虚偷换武术概念、理论研究与技术相脱节;表现为抽象化、定性化、主观化、人为化、神秘化、玄虚化的突出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实证和逻辑的角度大胆提出了具象化的研究构想和实践,并对一些传统的习惯说法和已定论的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及悖论,如特别强调武术与多学科的依附规律在于“结合点”,而不是“面”;用解剖学原理科学解释“丹田之气”就是一种腹式呼吸方法;用物理学方法印证真正的“轻功”“飞檐走壁”等多个新结论。由此将具象化方向确定为: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学术成果的创新化。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传统的科技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如企业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分离在企业之外,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够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之路;科教兴国,大力发展具有普及化、协调均衡化、目标化、终身化特征的现代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人力资源;规范科技管理,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给出了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