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弘扬长征精神,做好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相关报道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挥引领舆论,彰显传播力和引导力的重要任务.广播电视媒体应拿出长征"吃苦"的劲头,用长征精神勉励当下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激发砥砺前行、艰苦奋斗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2.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距离我们这一代人有些远,但是长征精神却一直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营造全省档案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全省档案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11月1日,由省档案局主办、省档案学会承办的"中国梦兰台情"  相似文献   

4.
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光耀史册,长征在“雪山草地”因经历空前残酷的征途而举世闻名。长征中所凝聚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成为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历史的车轮沉着稳健地驶入二十一世纪,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了七十周年。传承长征精神、服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档案部门的神圣使命,这对于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于建设生态阿坝、富强阿坝、魅力阿坝、和谐阿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伟大转折点,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语)。四川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铸就长征精神的众多元素都与四川密切相关,让四川成为红军长征中出奇制胜的战场、会师加油的驿站、战略转移的桥梁和长征精神的主要凝结地。因此,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征程,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历史中惊天动地的恢弘篇章,是四川最闪亮的红色名片。  相似文献   

6.
杨春  杨扬 《今传媒》2020,29(3):50-51
本文深入研究了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唐山抗震精神与"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虽然"红船精神"与唐山抗震精神的产生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但二者却是密不可分的,"红船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资源,唐山抗震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是红军长征史诗创造者亲笔书写的长征史,用真实朴素的语言记录了一个个历史细节,叙说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生动翔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业绩.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推动了长征史的研究,而且对学习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书情报论坛》2006,(2):13-13
为了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引导少年儿童将长征精神的内涵贯穿到身边的点点滴滴,使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提高综合素质。由湖北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武汉作家协会承办,在全省举办以“长征精神激励我”为主题的“童之趣”杯大赛征活动。  相似文献   

9.
依稀记得,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做了个专题节目,主旨是“精神”。在这个节目中,人们谈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又一次翻开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笔者在欣赏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独特的描述、透视的同时,不由得为他的执著地访问“长征”而惊叹。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11.
周红艳 《湖北档案》2006,(11):12-12
襄樊市档案馆精心筹办的"缅怀红色经典,传承长征精神"主题展览等系列宣传活动成为该市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和各大新闻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方移洪 《档案时空》2016,(12):47-4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初,常德市武陵区史志档案局抽调力显,查阅、收集,整理长征史料。于10月10日编纂出版了《长征历史知识新编读物》。该书从“数”读长征、长征大事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节点、长征重大事件、长征重要会议、长征重要战役、长征重要人物等2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青年干部"学用新思想、一线出思路、奋进新时代"调研实践活动,省档案局举办2019年第四期道德讲堂暨"学用新思想、一线出思路、奋进新时代"研讨交流。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活动。本次道德讲堂由10名40岁以下党员干部,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体会,大家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的感悟力和执行力。[编按]  相似文献   

15.
诺思 《今传媒》2006,(12X):56-56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0月22日纪念日临近,全国媒体势必将全力关注,倾力报道。陕西作为红军长征终点,大规模的报道活动应是主流媒体的题中之意。针对全国媒体的可能行动,本着独家、惟一、可行和讲究效果的原则,《西安晚报》策划了“循诗读长征”大型新闻报道活动的报道方案。筹办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长征壮举,发扬长征精神,告慰先人,激励今人,启迪来。也是为了宣传陕西,宣传西安,扩大报纸的主流、强势、公信媒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立波 《档案天地》2007,(5):26-29,25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首都文艺舞台上曾经演出过一出歌剧《长征》。《长征》以其宏大的气概征服了观众,栩栩如生地描写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伟大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后的戏剧中,《长征》第一次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首都文艺舞台上曾经演出过一出歌剧《长征》。《长征》以其宏大的气概征服了观众,栩栩如生地描写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伟大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后的戏剧中,《长征》第一次在文艺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的领袖形象,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是我党、我军生存与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于是在国人心目中,任何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进程总会与长征相联想、相比拟。“改革是又一次革命”。我们早就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喻为“新长征”。而从90年代初直至世纪之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探索而汇成的改革新潮,分明似新长征路上的新雄关、新目标,需要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去攻克、去探求。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思想转变,巨大而又深刻,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与功利追求。这一切展现了经济腾飞的希望,同时却又潜在着精神失落的困惑。如此希望与困惑的并存、交织总是历史转折处客观存在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  相似文献   

19.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报纸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阵地。随着新时代将"走转改"作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融合新闻传播规律与宣传事业高度的一项战略举措。本研究针对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在新时代的常态化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7):15-24
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阐释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源头的三个深刻内涵。红船精神的提出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弥补了建党精神的空白。"马新观"中国化历程是与中国革命同频共振的,因此,红船精神的提出使"马新观"中国化源头的研究能超越实践层面,置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进行理论观照与思想升华。用红船精神厚植"马新观":可以厘清"马新观"中国化实践的初心;明晰"马新观"中国化的创新动力;为新时代"马新观"注入"源头活水";从"马新观"当代实践而言,"红船"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具有丰富阐释性的传播新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