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无论是作者、编者、还是读者,都离不开历史文献。历史文献,是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编者衡量论文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是读者阅读和研究论文的线索。论文的成果,又为新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一言以蔽之,历史文献不仅可以足征,还在于推陈而出新。历史文献去我久远,其语言文字发生了变化,要通其意,究其真谛,这里就有一个方法问题。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活跃科技期刊学术氛围,方便审者、作者、读者、编者间的互动,采用组织编委和审读专家对《学报》已刊发的论文进行审读的方式,找出已刊发论文在学术、编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已刊发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为今后重点组稿方向和各类稿件录用比例提供指导;同时,采取在《学报》网站和期刊上开辟编委点评及作者回复栏目的形式,在审者、作者、读者、编者之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对热点学术观点问题开展讨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引领学科进步。  相似文献   

3.
不论编者或读者几乎人人通晓这样一个常理:期刊有目录,目录有分栏,当然学报也不例外。那么目录分栏究竟具有哪些功能,它究竟有哪些分类,于编者、读者究竟具有哪些作用?就不是所有的人都作过深入思考的,但作为编辑人员却应当认对待,因为目录分栏是一本期刊画龙点睛的聚焦之处。笔者是参与多年的学报编辑的编者,经长期以来对学报目录的观察,有些思考,本文拟就这些思考和思考后所意识到的问题加以归纳,谨以此奉献给同行,为提高办刊质量抛砖引玉,欠缺之处敬请同行斧正。一、目录分栏的功能1、导读功能。导读功能也可称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4.
某种意义上说,《宋书·州郡志》是沈约依据各类资料所编撰的一篇论文。本文就《宋书·州郡志》的编撰过程、存在问题、版本情况、校勘整理、学术价值、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等,略作述论与考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29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编者和读者就作品《多少往事烟雨中》举行了读书会。本文记录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感悟,从城市研究的视角追忆前辈学人,认识城市的意义和科学地认识与推进城市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中的“教育教学”类栏目,为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和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平台,该栏目下刊发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为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综合考察,仍有相当多的教研论文存在问题,主要是将教研论文写成了肤浅的教学心得或空洞的八股般的调查报告,此风必须引起学界重视。为切实提高教研论文的学术质量,作者一定要慎写、编者一定要慎发教研论文,以还教研论文应有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大数据、高校特色栏目建设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并从读者的接受体验、研究成果的推介、读者与作者、编者与作者及读者的沟通等方面,分析了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托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挥高校文科学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有及时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激励科研人员创造情绪的功能;有加强理论探讨,进行学术争鸣的功能;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园地功能,还有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导向功能等等。学报编辑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做好读者,编者,作者之间的诸多工作,充分发挥学报的各方面功能,学报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29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与作者、编者和读者就作品<多少往事烟雨中>举行了读书会.本文记录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感悟,从城市研究的视角追忆前辈学人,认识城市的意义和科学地认识与推进城市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传媒和市场合力推动形成的流行文化与出版业的高度市场化与学报界曲高和寡的学术精英意识的夹击,使学术出版日益呈现"边缘化"特征。随着人们对学报核心力的质疑,学报界出现了"读者中心论"与"作者中心论"的论争。"作者中心"与"读者中心"的分歧,实质上是对学报的办刊宗旨的争议,就学术研究的本质与学报的发展来讲,"读者为中心论"是谬误的。小众的学术如何取得大众的接受,需要学术界、学术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作者-编者-读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链。在编者、作者、读者及其互动关系中,编者处于中介地者、读者三者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学报的生存和发展。三者和谐、良性互动则学报兴,反之,三者关系扭曲,则无法办出高质量的学报,甚至会难以为继。因此,编辑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正确处理并优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三者互动关系,关键是要发挥编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作者的创造性,适应读者阅读的广泛性,促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从南戏的发展看南戏的作者和版本问题作者和版本问题是南戏研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永乐大典目录》中所载“戏文”三十三种,均未注明作者①。明徐谓《南词叙录》载南戏“宋元旧篇”,除高明作《琵琶记》外,未注出其他作者②。但到了明代后期及清初许多戏曲著作、目录中,则给南戏作品标出了作者。在版本方面,大部分宋元南戏都没有全本保存下来,流传有全本的几种重要作品,如《拜月亭》《荆叙记》《白兔记》等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差别。这两方面的问题与南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必须把它们同南戏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一、学报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学报编辑学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加紧学报编辑学的建设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报编辑活动本身的呼唤。二、学报编辑同作者、读者间的关系是学报编辑活动特殊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因此,学报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作者、编者及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学报编辑活动中的作者和读者;学报编辑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学报编辑活动中经济投资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学报编辑组织;学报编辑修养;学报编辑工艺;学报编辑心理与作者心理;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编辑史等是学报编辑学最基本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档案资料管理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档案资料记录着学校学术发展的历史,记录着作者成果及其创造的历程。高校学报的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科学化、制度化的学报档案资料管理,有助于激活学报档案资料中沉淀的信息资源,使之有针对性地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原料,更好地为读者、作者、审者、编者提供高效、主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陈广忠等《古典文献学》由文献论、载体论、目录论、版本论、校勘论、辨伪论、辑佚论、编纂论、专题论等“九论”组成。内容上既继承了传统,也有所创新,尽可能地体现了当前古典文献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校勘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校勘,是指同一部书,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互相核对,寻其异同,正其谬误。广义的校勘,除包括狭义校勘的内容外,还要加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内容。换言之,就是还要对该书及其作者进行学术史的研究。大家都承认,校勘是训诂的基础性工作,校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训诂的质量。本文要强调的是,训诂质量的提高,不仅和狭义校勘有关系,而且和广义校勘也有关系。许多训诂学专著都谈到了训诂与校勘的关系,这当然是必要的。唯其所谈之校勘仅限于狭义的校勘,广义的校勘则略未之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所以我们拈出这个题目来试作。所言当否,尚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自《中国高等院校学报学概论》的第八章《作者编者和读者》的第四节。本节主要论述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编辑活动中作者、编者、读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促使三者形成合力,融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自《中国高等院校学报学概论》的第八章《作者编者和读者》的第四节。本节主要论述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编辑活动中作者、编者、读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促使三者形成合力,融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服务是学报的应有之意,而学报的编辑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整体竞争实力,提高学报服务作者、服务读者、服务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必须从学校、编辑部和编者个人三个层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力量,共同打造学报的服务合力。  相似文献   

20.
1.学科的价值、意义与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以中国古代典籍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它将中国古代典籍作为一个整体,以目录、版本、校勘、辑佚、校注、考证等传统的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尊重学术传统,崇尚实证研究,注重夯实基础,积累深厚功力,同时,由于其方法具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性质,因此在人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