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带来了新理念。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高扬的主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能否更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发展新课程,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难点。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政策制度上进行研究,更应该从实践上进行探索。为此,本期刊发了一组浙江省的老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为确立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等进行的探索与研究,试图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为大家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这也是几次课程改革中幅度最大的一次。那么相应地对使用新课程的教师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知识结构、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的“新教师”,才能真正满足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目的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在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过程中,有人发现,“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师资问题,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扩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学实践等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客观需求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开始产生,而且目前显现的有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对此,广大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始了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与反思,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理论支撑点及现实基础”、“改革的具体内容(即对象)”、“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课程评价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崭新时代。学习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有助于全面推进小学课程改革 ,为教育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研究与实践开拓新天地   1 999年 ,新课程改革起步给教育带来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校选用“新世纪实验教材”的过程成为传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碰撞的过程 ;它使每一个致力于改革、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出发思考问题 ,使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给教育改革带来新…  相似文献   

8.
2001年,我国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建立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评价改革体系、如何改革现行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达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已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自2000年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以来,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必须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获得发展。在这种实践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以其平民的性格、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原来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5年秋季开始已全面推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六大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在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使用新课程能力的同时,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2001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编、课程实施的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课程管理的落实等方面都紧紧抓住了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给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扩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学实践等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客观需求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开始产生,而且目前显现的有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对此,广大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始了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与反思,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理论支撑点及现实基础”、“改革的具体内容(即对象)”、“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课程评价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当然,这其中不乏对此次改革的反对之声。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我国原先的基础教育在课程目标、内容选编、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结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改革的风险是失败,不改革的风险是灭亡”,似乎原先的基础教育让学生感到恐怖,压抑着他们的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在实践中已呈现三种趋势:维持新课程改革现状、回归到传统教育和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是合理的选择,但需要生成学校的变革动力来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学校通过政策调整来营造良好的变革环境:通过领导转型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机构;通过教师发展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师资力量。促进新课程的“深度变革”需要:通过学习与探索来发展教育理论与变革理论;通过交往与对话来整合学校系统的变革力量;通过评估与调整来逐步完善新课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其功能需要进行新的角色认知。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应该重新审视其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确立其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功能。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并能够积极引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为此,教师教育应该通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新课程知识的储备、新课程技能的训练、新课程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推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培育"新师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提出:“教学改革就是要革新观念,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而顺应新的课程标准,跟上教育改革的潮流,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价值。然而,我们并不否认,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相当数量的教师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貌合神离,心态复杂,需要必要的调整和适应。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我国在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教育特别是课程方面堪忧的现状下,第八次课程改革会议召开,这对于我国教育改革是一个质的飞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此次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此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因此也可…  相似文献   

17.
郑钊 《云南教育》2003,(14):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需要教师自身的改变,新课程呼唤着“新”教师。所谓“新”,就是全体教师的突破、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俊丽 《教育探索》2005,(10):39-40
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广的新阶段“课程改革理念和试点地区的实践都证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其前提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研究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校本研究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的,并以学校教帅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这次课程改革遵循“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因此,立足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去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会有所帮助。以新课程的理念作为切入点,从教育的合理定位入手,进而对我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教育功能、教育管理、教师教育、学校教研、考试、学生学习负担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为其定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传统教育,并为新课程注入活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必须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获得发展。在这种实践背景下,校本科研成了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校本科研以其多元的、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原来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为“燎原之势”。然而,由于认识层面和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失当,校本科研在实践中产生了种种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校本科研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