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两者应当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平衡。从教育生态学的生态系统论、生态平衡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子,两者之间通过学习内容、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互相影响,将有助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自身平衡及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家驹  张云波 《考试周刊》2009,(37):167-168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促使一些边缘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最突出的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学者和教练员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运动训练活动之中,建立了模式训练体系,很快便为训练界人士所普遍接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系统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研究,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的基本内容、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其发展思路,有助于研究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本质特征,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工程论、生态系统论、学科理论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代表性观点,呈现出鲜明研究特征。注重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存、学术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系统思维方式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整体联系的一般科学方法的理论。在系统论视域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一方面依托于思想品德教育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匹配,即通过优化教育目标、创新话语内容、调整言说方式、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系统的合力;另一方面依托于思想品德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耦合,即思想品德教育要顺应、优化并建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与系统之间的正向"互铸"功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哲学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全方位地从形而上学向辩证思维回归。其标志是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写作学理论研究必须适应这种回归的趋势。写作学理论研究不仅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还要建立写作学的辩证范畴体系、演化体系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贝塔朗菲(Bertalanffy)一般系统论强调整体系统观,强调某一组织系统中元素闻的相互作用及关联性,同时还强调系统与其外部环境间交互式的开放特性与自适应性.这些特性正是复杂性科学理论中所强调的.作为用整体现看待世界的贝塔朗菲,以具有复杂性科学特征的一般系统论透视法,对存在于当时美国的各种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少具有创见性的观点和看法,这对当前中国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管理机制明显滞后于体系深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在系统论这一成熟视角下探讨职教教师教育管理,以结构性、环境依存性、目的性和整体性等基本原则分析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环境壁垒、挖掘层级目的、搭建立体结构和完善整体设计,有助于深刻认知管理机制中科学与现实的关系。这是系统论基本原则的一次实践阐释,更是对职教教师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的视角审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涵盖了教育主题、建设主线、基本要求、总体布局等系统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理论特质.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推进,将系统思维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引导...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基于系统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文章从理论维度、价值维度以及实践维度三个方面探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系统论视域下,从理论维度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理论特质;从价值维度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认知价值、情感价值以及实践价值;从实践维度看,高校完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主体系统、介体系统以及环体系统三个方面入手,致力于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合理运用并选择教育载体和内容、增强教育与环境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中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实践,被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各成体系,彼此分离。基于对科学与艺术一种自然而融合关系的认识,处理好幼儿园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互通,内容相融,活动设计与实施相互交叉的关系,使其既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幼儿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告诉我们 ,一个协调运行的系统 ,其功效大于其各孤立部分的功能的总和 .因此 ,学习并掌握《系统论》的基本知识 ,恰当、合理地在体育管理、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中加以运用 ,必将会促进我们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3.
以前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主要是从理论上认识艺术教育,注重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也曾大声疾呼要科学训练,反对经验教学。一度认为科学训练是唯一的,经验教学是必须废止的。毕业以后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偏颇,有必要作一些反思。其实不必把科学训练与经验教学对立起来。科学意味着严格的定律和预测,经验意味着灵活的运用和创造。科学训练主要是以理性的方式认识艺术教育,经验教学则主要是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艺术教育。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理性上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感性的运用也不可缺少。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单凭经…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贯穿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和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等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影响教育理念的根本问题之一——艺术优先于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优先于科学。这个"先"字并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主要指艺术与科学的关联实质。通常以为,技术是最有用的,从技术到科学,再到艺术和哲学,似乎是用处越来越不大了。这种观念给我们的教育、科学乃至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之烈,可能是不易被感觉到的。历史和现实都能说明,重大的科学理论,从开端到展开的过程中,艺术和哲学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在译论研究中,方法论尤其是系统论常被人们忽视.系统论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要素及其相关理论的纷杂性给予更加合理、科学的解释.目前的翻译理论促进了译学研究的发展,但仅侧重反映了翻译学的某一或某几个侧面的特征.因此,在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兼容并蓄、开放性特征为基点,建立一种多元的翻译理论新体系,有益于促进翻译学的建立和发展.系统论还可以给译论研究者的学术心态与方法论以有益启示:提倡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8.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和理想,然而现实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要素及全面发展教育的子系统之间的诸多不和谐因素造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缺失。为保证全面发展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全面发展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营造健康的全面发展教育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视角下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大发展之后,当前正在全面深化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为此,必须从系统论的视角,正确认知现实形势和发展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为本,体系构建为重的基本方向,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积极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思维方式日益显露出了其缺陷和有限性弊端。一般系统论对此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它自身仍然存在着不足。同样是出于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满,复杂科学与系统论在所研究的问题上是相同的,在某些观点上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它发展、超越了一般系统论,它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教育研究本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以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