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继元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6):72,74-72,74
关于“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思考叶继元(南京大学图书馆)近读《中国科学报》上《关于我国自然科学期刊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一文,受益良多。文中对我国期刊的编辑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文中关于核心期刊及50期刊作用的意见,恐有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期刊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期刊业的现状及加入WTO对我国期刊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期刊业一直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整体质量上升,期刊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制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世界品牌期刊的差距逐步缩小;品种不断丰富,200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8725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M.波特的"五力模型",分别从供应者、购买者、行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者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女性期刊的竞争环境,构建我国女性期刊竞争环境分析的指标体系,对当前中国女性期刊的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的"厚重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9000多家期刊中,学术类期刊占了很大比重,可以说占据期刊业的半壁江山.不可否认,众多的学术期刊对繁荣我国的科学研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是我国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但是就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言,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就是大多数学术期刊越来越"厚重化",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尤甚.  相似文献   

5.
期刊市场"粉红潮"现象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建波 《青年记者》2006,(17):60-61
近年来,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阴盛阳衰”的现象,以女性为读者对象的刊物在市场上表现得日趋活跃,在这些女性期刊中,一批高码洋的时尚刊广告收入较为丰厚;而更多的是以精美的内容、低廉的价格赢得较大的发行量,期刊界的这一“粉红潮”现象值得关注。2003年以来,期刊市场  相似文献   

6.
赵可 《出版科学》2002,(1):27-28
"入世"对期刊业的影响 1.我国期刊面临的问题.在现阶段,中国期刊业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和正视.  相似文献   

7.
以"四要素综合分析法"确定高校重点期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8万种现刊,1995年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已达8135种。对于一所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确定馆藏重点期刊,是期刊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一大难题。几年来,笔者探索采用四要素综合分析法,来确定馆藏重点期刊,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综合分析法所用的四要素 1.1 权威部门编的核心期刊目录核心期刊是各学科公认的权威性刊物,具有引文次数多、信息量大、能反映学科水平等特点。权威部门编的核心期刊目录,以大量的期刊数据为基础,从不同角度科学地进行统计和综合筛选,最后经专  相似文献   

8.
期刊赢利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蔚 《新闻记者》2004,(2):56-58
期刊盈利模式需要创新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媒体改革大潮中,期刊似乎波澜不起。据中国期刊协会调查,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真正盈利的不过百余家。也就是说,盈利的期刊仅占到期刊总量的2%左右。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当前期刊经营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生存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双一流"建设下我国SCI收录期刊学科实力和发展趋势,文章以2019年SCI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为样本,依据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对它们进行学科分类,分析我国SCI期刊的学科实力,并将我国SCI期刊的学科分布与一流建设学科分布进行匹配,探讨我国SCI期刊的学科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SCI期刊的优势学科与我国高水平科技论文产出优势学科相似;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领域SCI期刊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中药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产等学科可能实现SCI期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模式及其"获取"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开放存取环境下国际OA(开放存取)期刊的运营机制、多样化的期刊OA模式、OA期刊的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力、OA期刊的版权模式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ID/OA模式下的非OA期刊文章的"存档"与"获取"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就我国如何借鉴国际开放存取的实践、提高中国期刊影响力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如何利用OA资源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期刊评价是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对期刊进行综合性评估的,这些指标是否科学,是否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期刊质量,关系到期刊能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公正的期刊评价制度对期刊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期刊评价机制科学、公正,那么,真正优秀的期刊就能得到良好的评价,从而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期刊评价机制不科学、客观,仅凭少数人操纵,主观随意性大,或者貌似科学,其实有失公平,那么,其结果可能是"罚优奖劣",给期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入世"对我国期刊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双川 《传媒》2001,(11):10-11
期刊出版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加入WTO对我国书报期刊出版业有可能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如果不实事求是地正视"入世"将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并及早提出对策,我们可能会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日常阅读生活中,期刊曾经占有着一定的地位。然而,近些年,随着电子期刊(E-Journal)的逐步兴起,特别是以苹果公司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迅速流行,传统纸质期刊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而电子期刊的平板电脑革命很可能对传统期刊出版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颠覆。  相似文献   

14.
对"期刊流通"的反思--与李砚楼等老师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运用“期刊流通”以提高期刊利用率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只有加大电子期刊的使用力度以及强化期刊的阅览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编辑:期刊发行的 "隐性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认为,期刊出版以编辑为中心,以发行为龙头,编辑负责刊物的质量,发行的目的是把刊物卖出去,编辑与发行分立,二者各司其职。在期刊出版的过程中,编辑处在中心环节,这一点是共认的准则。然而,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期刊的发行日显艰难,编辑与发行分立所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期刊"信息盲区"的产生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信息盲区”的出现,对获取者的不利是显而易见的,也困扰着期刊工作者。分析了期刊“信息盲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供操作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1989年到2005年我国期刊评价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发展为分析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方法,概括十七年来我国期刊评价的理论研究重点,并从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体、期刊评价内容、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评价研讨会等方面简要回顾了此时期我国期刊评价事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我国期刊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探讨我国期刊评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期刊装订存在许多弊病,有学者提出了停止期刊装订的观点。分析了停止期刊装订带来的问题以及目前期刊装订弊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认为停止送装期刊是克服目前期刊装订弊病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乐平 《传媒》2002,(4):26-26
在各种各样的期刊中,中学生期刊是一个特殊的群落。在期刊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大批以教辆为特征的中学生期刊退出了出版领域,代之而起的是一些比较新潮和时髦的“新”中学生期刊。这些期刊锁定正在校园学习的中学生读者,从素质教育方面策划期刊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中学生在“减  相似文献   

20.
"核心期刊"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的核心期刊筛选方法的分析,得出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核心期刊"概念具有不同含义的结论.指出由于概念混乱而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