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研究休育电视解说思维组合的意义表面看来,电视解说只不过是特定内容的电视解说词的朗读,然而体育运动的电视解说大多在现场直播条件下进行,根本无法撰写解说词,因而体育解说的思维组合就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行为是由思维决定的,体育解说的行为相  相似文献   

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和冬季运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花样滑冰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也逐渐提高,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和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关于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近四届冬奥会的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未来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比赛转播中广播解说与电视解说的适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况转播体育比赛中,体育解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本文依据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不同的传播特点,通过对广播解说和电视解说的比较,探讨了二者在体育传播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越来越高,体育解说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体育解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有关我国体育解说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研究重点,从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点、风格、解说员素质以及功能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体育借助电视这一强势传播媒体形成了体育的电视化存在。本文从新闻价值观的视角,将体育解说置于电视这一视听结合的特定媒介下去探讨体育解说的表达方式和解说核心,以期探寻最佳传播效果所采用的解说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卓  王异 《中国广播》2013,(8):57-59
相比电视体育解说,广播体育转播与解说在技术操作层面更便捷,伴随性、服务性和互动性更强,拥有更忠实稳定的收听人群。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电视广播两种媒体的不同特质,总结出广播体育解说的鲜明特点和实用技巧。只有充分了解广播媒体的传播规律,深入分析和掌握广播体育解说的特点与技巧,广播体育解说才能做到“听到的比赛也精彩”。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体育行业里,体育赛事直播毫无疑问是各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传播活动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各大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对赛事直播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的赛事直播资源已很难成为体育电视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而体育解说评论,正是各大电视台提供的差异化的体育传播服务内容。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认为:“体育解说评论是体育电视节目生产环节中的‘核心原创’部分。”  相似文献   

8.
体育比赛解说是听感上最具独特性的播音主持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播音行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活动,其语言表达的优劣势必关系到体育电视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南非世界杯西班牙VS巴拉圭(刘建宏)、西班牙VS荷兰(段暄)、德国VS英格兰(贺炜)三场共约5万字的解说文本作为研究的例证与语料来源,分析解说文本的构成规律,以期为体育解说提供现场组织语言的基本模式,从而为解说员更好地把握体育解说的语言表达内容与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通过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描述、分析、报道的一种语言创作方式。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电视体育评论员"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中,让观众认识到了一种新颖的主持方式。而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体育解说员的报道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语境有差异。本人从成品节目的典型解说案例来分析体育解说的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全媒体语境下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视体育解说传播功能新探——以温哥华冬奥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温哥华冬奥会为例,对电视体育解说传播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环境对传统的电视体育解说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当然,挑战的同时机遇也同样存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研讨。一、传统媒介中的电视体育解说所谓的电视体育解说,在《电视体育解说》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以电视为媒介,依靠画面语言和有  相似文献   

12.
从受众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宁 《新闻爱好者》2010,(3):122-123
北京奥运会的解说,是对我国体育解说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解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后奥运时代的来临,我国观众对体育解说的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本文针对以往我国体育解说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总结北京奥运会体育解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受众理论的“五W”传播模式,对如何持续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进行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张星 《东南传播》2010,(11):136-138
电视传播中一般都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对于赛事的直播往往离不开语言符号——解说。本文试从体育解说员贺炜对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英德赛事的解说为例,从其语体、运用的语言手段及所达到的语言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解说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体育解说不是单纯地在体育比赛现场为谁喝彩,为谁加油的问题,而是一个把群体文化和个人情感的倾向性转化成具体语言的传播过程。其中渗透着体育解说员的语言立场、评说角度以及对解说对象的感情态度,具有鲜明的语言站位特征,而且不同时代的体育解说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播性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解说评论员角色定位与工作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体育比赛转播节目不属于“新闻”而属于“娱乐”,体育解说评论员角色属于“娱乐人”范畴。体育解说评论员职责是为受众提供解说服务,评判体育解说评论员工作成败的标准就是是否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体育解说评论员应遵循服务性、专业性、一致性、情感性、艺术性、真实性、善意性等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元月开播的陕西电视台体育健康频道(陕西七套)以"体育奉献精彩,健康创造未来"为宗旨,把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各具特色的栏目呈现给电视机前的体育爱好者,让受众在欣赏体育的激情和竞争、韵律和动感中得到快乐,把体育精神和理念、健身强体的知识带给受众。2009年开播的《夺宝秦兵》是陕台七套推出的一档电子棋牌竞技节目,该节目以远航网络为依托,以陕西居民热衷的"三人挖坑"牌类游戏为内容,将传统牌类益智游戏与电视化传播相整合,并取得成功。作为国内第一档电视电子棋牌竞技节目也为此类节目解说提供了新范本。电视电子棋牌竞技节目解说的艺术化通过韵律性、抒情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共同体现,解说员从这四方面把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事与电视媒介的独特性让体育比赛解说语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评论的独有特点。本文从解说语言的情景语境切入.分析探讨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征.以求更好理解其独特的语体学意义,把握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冯佳  沈健平 《声屏世界》2002,(10):25-26
电视体育评论是针对体育领域值得评述的新闻事件、关注热点而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表明态度的节目形态。电视以其视听同构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体育评论的形象感和观赏性,因而成为最具表现力的评论媒介。 电视体育评论的兴起和现状 尽管解说词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我国的电视体育评论却来源于体育解说。从1958年中国出现电视直到80年代中期,电视与广播共用体育解说员,当时的体育节目主要是对体育赛事的转播,解说多评论少,专业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更是凤毛麟角。 随着中国电视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体育评论异军突起,从1990年北  相似文献   

19.
体育解说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解说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当今体育比赛资源大扩张,体育媒体力量大发展的时代中,它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解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转播水平,进而左右传播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体育解说中的“人文关怀”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和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增多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体育解说应运而生。而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我国的体育解说也经历了以张之等人为代表的广播体育解说、以宋世雄等人为代表的电视体育解说和现在"百家争鸣"的网络体育解说。由于互联网有其独特性,因此如今的体育解说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背景相适应。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做主播、做解说员的时代,尽管媒介在发展变化,但仍然有一批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都深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解说员,对其成功因素加以剖析,能够为网络时代下的体育解说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