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情况,分析了高校公共选修课目前在课程结构、教师和学生思想认识、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选修课课程体系、规范管理制度、支持选修课教材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具体而有益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是当代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探讨和研究公共选修课构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摸索教学管理规律,建设和管理好公共选修课程,对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实施中,存在课程设置随意,学生学习效果差,教学监控策略不完善等问题。高校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对公共选修课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和措施上的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公共选修课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共选修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方面的应有作用,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有效管理。一、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合理的课程规划是公共选修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我校在规划课程设置时,很注意思考和研究课程类别、课程学时、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和课程开展形式等问题。1.按需设定课程类别。在确定每个专业应选修的课程类别上,我校充分考虑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前,公共选修课既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公选课在教学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开课、学生选课和课程监督等方面。高校应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鼓励名师开课,提升公选课师资队伍水平;引导学生积极正确选课;加强课程监督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公选课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西理工科高校人文类选修课存在总量偏少、比例过低、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与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学生选课权不大、选课指导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人文类选修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理工科院校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设置应转变理念、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人文类公共选修课课程的管理制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公共选修课具有授课对象广泛、课程种类多样、选课比较自由等特点,但在开设中存在开课数量不足,学生选课盲目,教师开停课随意,考核方式不严等问题。要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开课鼓励机制,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创新选课引导机制,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加强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课程随意开设、类别结构失调、学生选课盲目、学校激励监管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作好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质量监控及作好选课引导的工作,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自组织的视角中,高校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开放系统,它包括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生成系统、课程实施系统和课程评价系统等四个子系统。高校课程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信息、能量的开放和交流,使得高校课程系统呈现出从低到高、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状态。在高校课程系统发展变化中,社会政治力量、生产力水平、社会意识、科学发展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却未能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较为落后,且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和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在对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校企合作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常见流程。从联合招生、建立企业学院、共建生产性实习车间、混编师资团队、完成企业项目等方面构建"双主体"育人环境。在"双主体"育人环境下,指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师资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建立基于岗位能力动态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明确校企联合成立企业学院,共建生产性实习车间,共同制订教学课程体系,执行校内外交叉导师制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行之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制约课程建设的绩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建设管理的顶层筹划不足,经费使用分散、过程管理不够精细。为此,需要统筹建立学校各部门协调互动的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专门建立指导基层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职能机构,注重督导课程建设过程;积极发挥行政部门服务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能,不断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大学课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体现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特征,遵循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其变革还具有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与高等教育整体改革一体化的特点。在大学课程制度构建与改革中,需要通过落实大学的自主权、促进师生民主参与课程教学、明确课程的管理机构及各自的权限、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课程教学运行程序等措施对我国现代大学课程制度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制约课程建设的绩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建设管理的顶层筹划不足,经费使用分散、过程管理不够精细。为此,需要统筹建立学校各部门协调互动的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专门建立指导基层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职能机构,注重督导课程建设过程;积极发挥行政部门服务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能,不断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与构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提出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应有的自主权,使学校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课程内容要影响人才培养和学生素质提高;开放的课程总量要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和回应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不应因学校规模极度扩张而导致课程评价与管理效果的减弱.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教育使命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环境教育经历了从单纯的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渗透式课程到独立式课程、从绿色课程到绿色学校的发展历程。在肩负环境教育使命的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着以下新的目标:一是满足为中学独立式环境教育培养专门师资的需要;二是为满足大学环境素质教育和中学渗透式环境教育需要积极建构绿色校选课程体系;三是通过加强围绕绿色课程改革和绿色科研厦其实践的地理科学重点专业建设,推动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西南地区25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多种教育思想并存;“选项课”与“俱乐部”为主要教学实施模式;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项目不够多样化;大多数体育课程开设年限参差不齐.因此,应确立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应体现多层次化,并需增加课外体育的比例,完善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法规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经济法律涉及的内容多、涵盖的范围广等特点,以及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等原因,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该课程教学内容仍然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没有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文章根据经济法课程的特点,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经济法课程设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