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结合实例说明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阐述“学习中提升”“观摩中获益”“参与中成长”“协作中拔节”“反思中发展”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强化反思意识,注重课后反思,注重实践,不断改进,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当今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为教师提供审视教学的“慧眼”,  相似文献   

4.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由于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也就更具活力与效率。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反思论”范式等六种教师培养范式中,我们更推崇的是“反思论”范式,即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重心在于促进教师反思当今…  相似文献   

5.
“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就是让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反复可以使教师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教育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反思具有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以探索教师行动意义为目的,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等独特价值。教育反思可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使之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促进学校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  相似文献   

8.
反思,指的是教师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阶梯,这是不容置疑的。确实,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通过反思找到了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努力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那些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审视那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而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化学教学反思要从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方式和反思教学过程入手。并不断强化反思意识,通过积极有效的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好的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郁存军 《新疆教育》2012,(13):156-156
教师写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不断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和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反思:反思“教师自己”;反思“学生”;反思“别人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王寅娟 《考试周刊》2012,(67):26-26
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它的存在将推动教师的成长进步.促进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优化。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反思”的态度令人敬佩。教学反思的目的就在于让教师通过反思自主调控自身的教育行为,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为了让教育反思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反思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这个教师成长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抓出实效呢?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以《新课程教师校本反思性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为栽体,以创新学习型为组织,做学习型教师为落脚点,以实现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反思性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刘正伟 《早期教育》2005,(12):I0005-I0005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从实践走向实践的过程。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及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来自于长期不断的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对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追问、审查和批判分析,以确认适合或属于自己的方面,并将其转化为个体教学经验的一部分。专业日记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叙事,其价值在于.通过反思让教师“探究他们在教育方面所经历事件的不同方面,让教师记录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事件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专业意图与行为的”,从而改造和促进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立新 《教师》2014,(3):122-123
教学反思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在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方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地成长、才能在不断地提高总结的基础上,将理论与自身实践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教师取得教学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对教师实践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树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实践活动的成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的理念、方法、目的、心态,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反思研究与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反思是反思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是指教师把自我或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教师研究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反思型”教师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管理要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代,面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现代教师要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是必然的选择。为促进“反思型”教师群体的成长,应以掌握并运用教学反思的方法为起点,从而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引导教师在积淀中反思、在研讨中反思、在交流中反思、在合作中反思、在日志中反思、在展示中反思、在研究中反思,并引领教师将教学反思逐步转化为教学的自觉行为。教师在持续不断的自觉的反思实践过程中。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以“学习+反思”为核心的教师培养新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真正成长为“反思型”教师群体!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反思可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使之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促进学校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本文从反思的内涵、反思的内容及反思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以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同时也能够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其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进而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反思性教学因为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20.
<正>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就需要不断地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促进专业成长。一、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教学反思就是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波斯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