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势群体是社会的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薄弱地带,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累积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尤其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相对生理性弱势群体容易产生更大的相对剥夺感,如果他们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朱锫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这里,“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亚文化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主流社会的边缘,陷于社会排斥的困境,其结果形成了一个规模日益扩大、脆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新的弱势群体,直接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的探索,思考继续教育培训在缓解社会排斥、消除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的边缘特征、提供公平性补偿中的运作方式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默默无闻、没有“亮点”的学生,他们通常由于学业成绩不佳、个性的缺点、生理的缺陷或家庭经济困窘等诸多原因,在班级人际结构中处于较低层次。较之多数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排挤,被边缘化,总是显得孤立无援,承受力比较脆弱,这个特殊学生群体就是学校班级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处于劣势环境,他们容易形成其消极的人格特点和错误的价值取向,进入社会后容易成为新增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的脆弱一群。如果弱势群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延缓和谐社会发展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把关爱弱势群体,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协调发展,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郴州弱势群体可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自然性弱势群体三部分,属于社会脆弱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下,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扶持事业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资金、经验、技术、实施等条件的限制,危机事件的处理存在多种形式的不公平:群体之间的不公平、区域之间的不公平等。研究发现:贫困儿童、穷人等弱势群体在危机中往往比其他群体面临更大的风险;经济不发达地区发生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超过经济发达地区。危机管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这样可有效解决公众包括弱势群体面临危机的公平性问题,促进危机处理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诸多社会矛盾的多发地。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再势群体的问题与矛盾得不到顺利解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没有根本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困扰弱势群体的最大的问题与矛盾则是收入的低下和生活的贫困。然而这一切又根源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不遗余力地拓展弱势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确已成为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socialvulnerablegroup),亦称社会脆弱群体,是社会科学的一个概念。当今中国,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总理下矿井、帮助农民工讨要工钱、农村税费改革、废除收容遣送制度……诸多新政令人欣慰,但是,严峻的事实仍然不容回避,弱势群体的整体处境堪忧。如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李朝毅  顾伟 《高教研究》2005,21(4):85-87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所谓“特殊群体”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具有各种不良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群体,主要包含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弱势群体学生(违纪受处分学生)等。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老龄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困难 ,急需政府救助和社会援助。对上海市老龄弱势群体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表明 ,有关部门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积极寻找解决老龄贫困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及其制度体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群体以自发的,不需要国家和政府任何成本投入的创造性的辛勤劳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却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在社会经济中遭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一、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一)政治权利由于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必须按照户籍登记来进行,对于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把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者群”,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校中也存在弱势群体。学校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学习、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差,受到周围环境轻视的学生群体。其组成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如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相似文献   

16.
"非竞争型弱势化"现象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值得警惕的社会问题。"非竞争型弱势化"的本质问题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贫困"问题。权利"贫困"决定了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加剧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失衡,从而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必须适时进行社会的改革,使社会弱势群体更多获得生存、发展、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以及产生的诸多原因。制度保证是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社会和时代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构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社会保护中政府责任的理论求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同时,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因而就必然提出了政府在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过程中的责任问题,政府在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问题,体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政治风险,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发生着急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多元化思潮的撞击下,社会上的贫富现象随之出现,作为一大群体的弱势群体也随之呈现于社会大潮之中。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弱势群体:现实的无奈与现代远程教育的使命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传统意义上,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弱病残者和无劳动能力的依赖人群。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那些并非由于主观方面的低下或缺陷而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权利和权力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方面不具有优势的人们便成了这一群体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