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审工作的体验郝蕴卿我国各出版社一般都实行对书稿的三审制,其中最后的终审至关重要。统观出现问题的图书,几乎都是由于终审没有把住最后一关。我担任社长兼总编辑三年来,终审书稿约15C部,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做好终审工作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严格把关主要...  相似文献   

2.
在"三级审稿制"的编辑工作流程中,终审负责对书稿质量的最后一次把关。中国编辑学会和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新闻出版总署转发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中规定,终审"主要负责对书稿内容,包括思想政  相似文献   

3.
一些图书出版之后,除了内文有错漏外,我们还常发现封面书名与扉页书名、目录标题与正文标题,或目录标题页码与内文页码不符等差错。这是由于在书稿流转过程中,编辑同周边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编辑主体有些什么周边关系需要正确地处理呢?1初审与复审、终审的关系。在繁忙的编辑业务中,无论初审、复审、终审,都有可能发生疏忽遗漏甚至常识性的错误,不仅初审应该严格把好关,不能因复审、终审看过就以为万无一失而掉以轻心,必须对书稿中复审、终审所改之处逐一进行检查;而且复审、终审在严格把好关的同时,也应乐意将书稿交与初审复查,查…  相似文献   

4.
三审制评议     
三审制是在五十年代初确立下来的。1952年10月,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为审稿的基本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第五条第一款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辑制度。”《规定》所要求的三审,是指对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如果一部书稿,经过初审,认为不宜采用,再经编辑室主任复审,如同意初审意见,一般即作退稿处理,不再经总编终审。这就是说,对于不采用的书稿,一般只经二审。如果复审者不同意初审的退稿意见,而初审者坚持时,或者复审者认为有必要请总编裁决时,也可经由终审决定。对于采用稿,五、六十年代在实际工作中还不止三审。一般是四审: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复审、编辑室主任这一审称为复核,最后由总编辑决审——即终审。  相似文献   

5.
书稿的“三审制”,是出版社编辑人员熟知的项制度.从50年代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关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审制”以来,一直为出版界所重视,并坚持至今,实践证明,出版社严格执行书稿三审制,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漫议复审     
复审,是为保证出版物质量而实行的“三审制”中的一道编辑程序。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1980年,国家出版局制定、中宣部批准施行的《出  相似文献   

7.
略论三级审稿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冠初 《编辑学报》1991,3(2):103-106
1 三级审稿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三级审稿制(简称三审制)是指“出版社对书稿的内容和学术(艺术)质量作出基本评价、决定是否采用的审稿制度,即编辑(或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复审和终审。”这是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为全国各出版社统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8.
图书印前审读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审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读书稿,二是指审读图书.审读图书,是指图书出版后由有关人员对图书质量进行审阅检查,作出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给参审人员(初审、复审、终审),以此为据,奖优罚劣,并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总编辑作为"编辑工作的决策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所履行的是"各项编辑工作的指挥者,出版方向的把握者与选题的总策划,书稿审读加工的终审者,编辑责任制度的负责人"职责.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三审制度,提高图书质量中国书店出版社赵安民三审制的必要性我国出版界的审稿程序历来遵循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三级审稿,各有任务,各有侧重点,三者分工合作,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即鉴定书稿质量,决定稿件取舍,又对决定取用...  相似文献   

11.
高骅 《陕西档案》2003,(4):32-32
一部书稿进入出版社后,从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签发,直到设计发排、校对、印刷最后装订成书,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在职权范围内对原稿的审读、评议、修改签字,三审三校的运转周期等的详细记载,这些便构成书稿档案。对于书稿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就是书稿档案工作。它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书稿档案是出版社的历史财富。一份完整的书稿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书稿出版合同书、作者简历表、书稿列选单、书稿外审材料、出版社审读报告、编辑加工报告、出版社复审终审报告、校对记录、编辑与作者来往信件、出版社支付作者稿酬的计算单和通知单等。书稿档案中的每一内容,都直接源于出版,是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的方方面面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出版社历史的宝贵材料,是印证出版的各类著作的可靠依据。书稿档案与其它档案一样,它的服务性、公益性不可能直接体现于档案部门本身,而是包含在广大档案利用者的获益当中。一、书稿档案是出…  相似文献   

13.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宣传工具。其图书内容常常涉及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敏感问题。而书稿终审的职责,主要就是负责对书稿的思想政治倾向、社会效果,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作出评价。因此作为一个地方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常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  相似文献   

14.
终审杂谈     
终审杂谈治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任崇信坚持和认真实行三审制,提高编辑工作质量是保证图书质量重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已为实践证实,也是出版界同仁的共识。过去的书稿三审制是编辑初审加工,室主任复审,报总编辑终审。这个审稿程序,各级编辑人员职责不太明确,责任...  相似文献   

15.
孙璐 《编辑之友》2011,(3):70-71
三审三校制是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制度,出版社都应执行三审制审稿程序。三审制即责任编辑(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均可担任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总编辑或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这种审稿程序,是一种递进制约的关系,初审、复审、终审三个审次可在学科、知识背景、编辑水平和能力上交叉互补,最大程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书稿,认真负责、有理  相似文献   

16.
“三审制”是我国出版部门为保证图书质量而实行的一种审稿制度,即对已决定采用的书稿所实行的由责任编辑初审、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这样一种编辑程序。1952年10月,国家出版领导机关公布了《关于国  相似文献   

17.
赏书  海怡 《今传媒》2007,(7):42-43
图书出版三审制是新闻出版行业多年来号召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它不但决定作者的命运和图书的质量,决定该图书的市场份额,也影响作者的发展前途.三审制对书稿的政治倾向、思想品位、学术或艺术价值、结构体例、文字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对全书的优缺点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对书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出评估.由三个层次的不同专家、学者或编辑、编审、总编辑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分别写出中肯的审读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里终审一部书稿,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写的《神奇的符号》。时光一点点流逝,我不知不觉地被引领到一种极为纯粹的境界。有形的文字消失了.无形的精神凸现出来——它是这样强大.抑制了我一字一句锤炼文字的初衷,反过来一点一点地锤炼着我的心灵。接下来的几天,我读完了另外几部书稿:王淦昌的《无尽的追问》,贾兰坡的《悠长的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保健知识的渴求,健康科普书刊备受读者关注和喜爱,提升此类书刊的质量,出版社"三审制"中的复审环节不容忽视,它具有对初审、终审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兼顾书稿中的微观和宏观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健康科普书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三级审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读原稿是“编辑六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无论是自发来稿还是编辑自己组织的约稿都要审读,其目的是要对书稿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评价,及提出恰如其分的处理意见.出版社对书稿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复审(二审)和总编辑终审(三审)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对这一制度似有争议,归纳之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