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吴宓“三境”说与王国维“境界”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宓的“三境”说和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两个诗学理论。尽管二者的具体内涵不同,然而二者在创作来源、创作过程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都有着某些相通之处。描述并辨析这些异同之处,不仅有助于理解它们各自的理论内涵,更能帮助我们把握它们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不隔”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切”;二是物我合一,景与情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理论来源看,一方面,“不隔”来源于西方的直觉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本身包蕴着对直觉的重视.从更深层次说,“不隔”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心物交感的哲学思维.王国维极为推崇“不隔”,并以此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然而,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隔”同样具有一种“意内言外”的美.“隔”与“不隔”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切”,它们都是紧紧围绕境界说而生发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3.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和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气"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入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诗教"是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中国新诗建设者曾对它的历史不足严加批判。但是,"诗教"的事实在新诗中依然存在,传统"诗教"理论中的核心意识"天人合一"其原型是中国的"化生"神话,而中国新诗将其演化成了一种"生生"生存诗教,应对着中国现代的"苦难"历史语境。通过对"化生"神话与中国新诗的"生生"生存诗教之间关系的梳理,对中国新诗的民族性考察以及重建中国诗学话语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雅"是中国诗学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在先秦文化的土壤里诞生,与儒家诗学之教化观念存在密切联系。"诗教"是儒家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指诗的教化作用和社会功能。儒家学者从《诗经》的性质、内容、社会功用等总结出的一套文学主张,诸如教化意义、讽谏作用等,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内化为"雅"文学之评判标准。"雅"之审美内涵具有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在其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中,都提出了"味"论这一重要的诗学范畴,并存在着不少联系与区别。本文试从钟嵘的《诗品》和婆罗多的《舞论》对比分析入手,来找寻中印两国早期古典诗学"味"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更好地探究两国古典诗学"味"论之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古文家,同时也是诗文理论家,其诗文创作与文学主张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其晚年提出的"香观""望气"说不仅视角新颖独特,而且内涵十分丰富,钱谦益以此作为其鉴赏、评判诗文的重要标准,是其诗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力图在研究分析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以钱谦益诗学核心理论"性情"为依据,对"香观""望气"说的内涵重新解读,并对"香观""望气"说的批评指向做一番详细梳理。  相似文献   

8.
"雅"与"和"是一对相通的概念,是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殊气质。"雅"作为中国古代诗学审美范畴,其与"和"之基本内涵存在密切联系;"和"是"雅"审美内涵形成的内在条件之一,而"雅"则是"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存在共通性。  相似文献   

9.
"昨日黄花"衍生于"明日黄花",两者都表示过时之物之意,但多数人认为应取缔"昨日黄花",以规范语言的使用。其实,不论是将其理解为语言的割裂现象导致"明日黄花"渐离语言的使用,还是望文生义与语言的讹变导致"昨日黄花"渐入人心,"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的争议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应该让它们自由竞争,把选择权留给语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平"精神不仅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而且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本性的概括。因为"三平"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所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一致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都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两者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数字化研究发展前后,"学"与"术"的分合与内涵都发生着变化,"学"与"术"曾连属为一名词,随后渐趋分野。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兴起,"学"与"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生成看"学"与"术"的结合、古籍数字化体现的"学"与"术"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别阐释了"道"、"术"、教育三个概念在当代教育中的内涵与外延,并围绕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道"既指科学上的基本原理,也指为人的人格基础;"术"指实用之技。在当代教育中,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应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相同步的一个文类,晚清域外游记突出地体现了"过渡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从"天下"走向"世界",时人经历着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的双重体验,游记中的"春秋战国"和"夷夏之辨",描述了传统精神理念在面对西方文明尺度时的自我调适。洋务派官员和出洋使节对"春秋战国"的认同和借用,为传统的中国中心观念转变为现代的对等国际观念提供了契机,表明一种新的世界意识正在萌生。在"夷夏之辨"的相关叙述中,传统的"夷夏"观依旧牢固,但夷、夏之间的位置有时也会发生翻转,这缘于"夷夏之辨"本身的丰富意涵,以及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  相似文献   

14.
上帝既是基督教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西方文学、哲学永远无法摆脱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杰作《荒原》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杰作《嚎叫》中上帝角色的"在场"与"缺席",揭示上帝观的演化,考察上帝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的关涉,力图从一个侧面反映西方现代文学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特有手法之一;“象征”是西方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许多学者从比较诗学角度考察中国古代诗歌的“兴”与西方诗歌的“象征”之间的关系。虽然“兴”与“象征”二者在某种审美意蕴或者手法特征上的相似性大致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二者并不是一对完全对等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所以有必要对二者进行细致的辨析和厘定。通过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溯源、意象特点和文化差异性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六义"说是儒家传统诗学,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历代对"六义"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六义"说新的内涵,主要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六义"。首先,他用非常凝练的四个词引申出了"诗贯六义"说的艺术效果,即讽谕、抑扬、渟蓄、温雅;其次,就如何表达"六义",他认为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再次,他认为诗歌若能很好地贯穿"六义",方能达到"全美为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创立的"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既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对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对如今中国乃至西方的教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体育课堂已能打破传统的壁垒,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这也促使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小先生"制便是最有效果的抓手,"小先生"们无时无刻不刻发挥着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演绎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20世纪观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的回归。这种诗学观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提倡的以无我之心观察万事万物不谋而合。这种“无我”之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中心论和情感中心论,从而建立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共时的互相响应。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6,(3):21-24
审美经验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西方美学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经验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就审美经验的"形而上"研究发展流变而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将审美经验视为审美客体"形式"显现的"和谐",柏拉图将审美经验视为审美主体对"理式"世界的"迷狂"观照,而康德将审美经验视为主体审美判断的"非功利性"传达,黑格尔则将审美经验看作是理念世界的感性显现。通过对西方美学视域中审美经验的"形而上"研究的历程与流变进行评述,以期明晰西方审美经验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推进现代审美经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抱歉"道歉"和"对不起"都表示心中不安,怀有歉意的意思。留学生常常分辨不清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和使用方法,因而往往会混用这三个词语。文章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辨析,从而分析它们在语体选择和语义表达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