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合于今天。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  相似文献   

2.
苏昭海 《新疆教育》2012,(15):150-151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一代的建设者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大纲中要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摆在同等地位。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是不正确的。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利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相反,学校的目标应该是  相似文献   

4.
郭敏 《现代教学》2015,(Z2):68-71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30日在参加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时指出的。他还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以下两篇历史学科德育的文章,为总书记的指示作了具体的行为阐释。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在文明社会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把人类最珍贵的财富传承给了一代又一代。对教育而言,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人们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心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书作为人类的朋友,它把珍贵的知识传送给一代又一代人, 而我则是众多获益者之一。作为一名校长,理所当然地肩负着学校成功发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  相似文献   

8.
办好一所大学需要有各种条件,如校舍、教材、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教师、干部、工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因为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个好的校风,校风包括教风和学风。而学风则是受教风影响形成的,有什么样的教风,便会有什么样的学风。教师不仅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把自己的治学态度传播给学生。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建校的根本。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真正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依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是自然长成的,而需要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设计、培育和扶植。只有管理者的胸怀宽广、目标远大,才会有大的成绩。因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教师素质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的因素问题,可以认为是培养人,使他们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必须具有的特征。它不仅利用的对象,而且是从个体生命早期就发育成长的客体。在解决这个任务过程中,学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决于各级各类学校把儿童、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青少年一代实际上能够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人的问题,积极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作用。这不仅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同时也取决于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聪明,因此它的主要智慧努力就不应该用到记忆上,而应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它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将会对校长办学行为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凝聚、约束作用。它是一种动力,更是一根纤绳,引领着全体师生和员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教师》2014,(31):119-119
正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些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必须履行职责,尽最大的努力,团结教职工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把学校办好。校长不光要有领导者的能力和实干的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艺术。下面浅谈校长如何才能把学校管理好。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下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他厌恶那些不尊重学生主动性和独立人格的灌输式教育.他在中学和大学都不为老师所看重。他在自述中写道:“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个人变成像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传统教育崇尚教师本位制,它与赞可夫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合拍。中国几千年奴隶制、封建制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制文化是通过教育一代一代传播下来的,教育作为传播统治阶级声音的工具,决定了它必然把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作为基本方法。这种旧的教育方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素质教育强调一切教育行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核心,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主阵地─—课堂教…  相似文献   

16.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就必须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泰县梁徐乡开展的中学与社会的双向教育,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方面,进行了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他们采取的这种教育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实际,了解乡情、国情,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认真坚持搞下去,定能在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素质方面,显出它的长远效果。梁徐乡双向教育的做法,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他们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本地区特点的结果,这种努力也是值得提倡的。我们相信,我省其它地区,也已创造出或者正在创造着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好形式,我们愿意继梁徐乡之后,报道更多的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高岚岚 《上海教育》2006,(6A):59-5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它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将会对校长办学行为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凝聚、约束作用。它是一种动力,更是一根纤绳,引领着全体师生和员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答读者     
唐敬中同志: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根据这样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必须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劳动人民相结合。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要求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才能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方针,却与此相反。在资产阶极所办的学校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满脑子资本主义思想的、为地主资本家利益服务的有文化知识的剥削者。因此,只叫学生读书,不叫学生劳动,而且还要叫学生轻视体力劳  相似文献   

19.
张金花 《教师》2011,(31):81-81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强调: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聪明.因此它的主要智慧努力就不应该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场所。而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思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创建于1921年的广州执信中学经过一代又一代执信人的努力,以其严谨的治学传统,执着的敬业精神,卓著的办学成绩而为社会所称颂,已成为一所省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学府式优质品牌中学。面对21世纪来自教育内部和外部的热点,我们必须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校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寻求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把学校办成国际化和民族化臻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位高级中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执信中学至今仍在奉行的校训———“崇德瀹智”,集中体现了“执德至弘,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