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凌力历史小说在对历史悲剧的深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的生活化和人情化描写方面都深得红楼艺术神韵。凌力创作的这种审美追求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深化发展,代表当下历史小说创作的健康、良性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凌力和赵玫以其独特的性别意识、情感体验、文化心理、诗性叙事或平和或先锋地介入历史小说创作,为女性历史小说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形成了女性历史小说的两种经典书写。  相似文献   

3.
凌力的历史小说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以情感投注于生命体验选择与重组史实;以现代意识去理解与发掘历史人物身上的深层意欲,使形象塑造具有一种勾魂摄魄的人性深度。同时,把含蓄蕴藉的古典美情韵与直切恣肆的现代情感表达交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小说创作艺术审美的多元化探索。  相似文献   

4.
语言问题决定着历史小说创作的真实性程度及艺术成败。凌力历史小说注重探索语言的“历史/现代”形态;适度掌控叙述节奏,形成适中有度、放任中有收束的叙事风格,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方式;努力发掘语言背后的历史情韵与文化意蕴等,形成了鲜明的诗性特征,为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语言探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历史小说是文化转型与历史观念革命的产物,成为新文学小说一个重要的门类。其时历史小说理论建设抓住了"历史"与"小说"关系的关键,创作实践则以现代意识重新表现历史和历史人物,体现了古今历史小说质的区别,显示了历史小说创作广阔的艺术空间,在历史小说创作的若干重要问题上,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凌力的历史小说忠于史实且高于史实,她的作品在语言特色方面具有客观的叙述,历史化语言等显著的特点,在现当代历史小说中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凌力的历史小说与其他历史小说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当代历史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凌力不是传统男性主义的接续者,也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的趋同者。她对历史的演绎既有女性写作的共同特点,也具有一般女性主义历史小说作品所缺少的那种大开大阖的气度和纵深理性思辨的特点。凌力对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命运也给予了格外关注,但在处理女性如何进入历史的问题上,她显得更加客观和清醒,不大主动将自我的主观意识强加在她们身上。在创作方法上,凌力与大多数女性主义历史小说作家不同,更多秉承现实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女性化的成分,开创了女性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庸俗化、漫画化、粗鄙化的倾向,历史小说创作必须注重历史意识、现代意识、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历史小说创作因为受史实的限制,作家选择的余地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灵活与广泛,因此他们创作个性的研究常常受到忽视,然而这些作家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仍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凌力的创作个性中有一种明显的诗性内核,这一点可以从其作品的选材、情节建构与人物塑造三个方面看出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历史小说"借助虚构的历史背景剖析人性,通过众多悲剧人物和悲剧情节反思生存的悲剧性。新历史小说之所以能圆满地实践大量的悲剧创作,主要源自于作家对"文革"后深化的"人性"理念的积极回应、源于本体的悲剧意识的复苏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契合以及历史视野中的人性化叙述赋予悲剧创作以当下可能这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的以辛亥革命前夕的清末生活为表现对象的小说创作中,李锐的《银城故事》既不"古典",也不赶"新潮",然而,它却在历史观上实现了对传统历史小说及新潮新历史小说的双重超越,不仅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下对历史的绝对主义阐释,而且超越了流行一时的对历史的一种私人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表述。《银城故事》立足于个体生命意识,透视出无理性的历史之残酷、血腥与反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以小说造史”的历史小说巨擘高阳,亦是以历史小说营造悲剧的大家。从高阳作品所展现的恢宏画卷中,我们读到了历史,同时读到了民族艰难的悲剧史。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意识:一、透视了高阳笔下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分析了帝王、士子、娼女、商贾、侠士等各类人物的悲剧命运、典型意义及其体现的深厚的历史感。二、从铺演历史悲剧的必然性、展现有价值人生的痛苦及于“平常悲剧”中显示悲剧艺术的魅力等三方面切入,探讨了高阳历史小说的悲剧特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世纪出现的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等几种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历史观念进行粗略地扫描,从中探寻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凌力在《梦断关河》中塑造了一批优伶形象。优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作家通过对于优伶群体心态史与梦想史的书写,展现了下层优伶同统治阶层之间对立而又依附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优伶主体性匮乏的生存状态。这体现出凌力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关注弱者的现实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家自觉地附庸于传统史学家,以文学作品重述历史著作。这一历史小说的传统在近代开始动摇。近代历史小说悄悄地走进了小说的转型阶段,趋向着小说艺术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而李劼人的创作尤以突出的艺术成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历史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的风貌,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创作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准确把握历史小说的本质特征,将其定位于小说艺术的范畴;第二,遵循实虚结合的创作原则,使历史小说作品既具历史本真又具艺术价值;第三,克服虚妄附会和艺术构思贫弱两种错误倾向,提高历史小说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8.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历史小说”的重要作家,莫言努力解构并建构着历史。莫言的新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呈现出了明显的民间想象的倾向.莫言创作的这一倾向集中体现在其笔下的历史的主观化、历史的个体化、历史的民间还原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崛起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本文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界定与概况 ,新历史小说的背景与渊源 ,新历史小说的理论根据 ,新历史小说的历史意识等方面 ,结合具体作品 ,阐述了当代中国新历史小说历史意识的嬗变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