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闻标题是通过语言符号组织储存和传输信息,表达立场、情感和态度,改善传播效果,它体现传播价值,因而新闻标题本身就是独立的短新闻。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标题成为影响受众接受媒体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章舒 《新闻世界》2013,(12):13-14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概括全文,反映媒体新闻的立场,并对受众产生影响。新闻标题的制作艺术即是对新闻标题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符合新闻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便于新闻的有效传播。实现新闻标题的艺术化,可以从语言的简练、口语化的运用,形式的对称,音律的押韵以及借用艺术等方面进行设计,但是真实是新闻标题的最根本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具有吸引受众、突出文意、揭示主题、美化版面等作用,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与“灵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新闻标题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独立存在,所以要求比一般的语言形式更加准确、鲜明、简练、生动。当前,新闻标题语言呈现出口语化、形象化、多元化、混乱化、同质化、低俗化的现象,本文试就此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深入研究英汉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和修辞差异,有助于促进新闻英语和新闻翻译的教学。本文从语言和修辞两个方面对英汉语新闻标题进行了比较,旨在更深入认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并更好地欣赏新闻英语中的修辞韵味。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在新闻报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新闻内容的总体概括和简要说明,是整个新闻的"眼"。本文以两岸的电视新闻标题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两岸电视新闻标题语言本体的差异,总结两岸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语体差异。分析两岸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语言政策对语言的影响,为两岸媒体语言的使用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闻媒体都会报道大量的新闻,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新闻信息时,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所有的新闻内容,因此,很多受众会根据标题来选择阅读新闻。在时下媒体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想抓住读者,就应重视报纸标题设计的"美"。标题是报纸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新闻标题的好坏是评判一则新闻价值的重要依据,好的新闻标题会为新闻锦上添花。在一则报纸新闻中,受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新闻标题。所以,在报纸速读时代探索新闻标题的创作策略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可以称之为新闻的眼睛,在融媒体时代,传媒媒介越来越多样化,自媒体、新媒体作为新的新闻传播载体在网络时代盛行,面对受众越来越挑剔的阅读新闻的习惯,一些媒体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贪大求洋,夸大其词,不规范,不达意,往往刻意渲染。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主要以列举实例的方式,举例说明新闻标题制作的不规范行文,呼吁新闻标题制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的主要功能,是提示新闻的主要内容,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受众最需要、最易读、最准确的信息,并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表明立场、态度、好恶等感情色彩。好的新闻标题如同人的眼睛,通过它可透视文章的灵魂,使新闻所体现的精神、道德、观念见诸报端。好的新闻标题如同一块磁铁,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受众,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继续阅读全文的欲望。好的新闻标题,既遵守新闻客观原则,又尽可能使用一切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打造出和谐整齐的句式、生动鲜明的语句。新闻标题运用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语言表现力,帮助新闻言语者更…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融媒体时代下具有"原创性、便捷性、草根性"的高热度互联网平台,丰富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给大众带来了"碎片化"掌握新鲜资讯的便宜。对微博新闻编辑者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在微博平台源源不断的信息中,通过有限的字数把新闻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并获得"受众点击率"与"受众粘合度"尤为关键,而新闻标题的呈现又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对微博平台发布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便于对网络时代下微博新闻编辑创新性与规范化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是新闻媒体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用字语言的形式精心刻画出来的、用以打动受众的传神的眼睛。从整体上看,电视新闻的从业人员对新闻标题的制作远不及其它媒体。基于这样的忧虑,本试图就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谈点感受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现在是读题时代,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何才能使新闻标题这双"眼睛""眉目传情"吸引受众?本文通过对新闻标题概念的深入分析,探讨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方法与技巧,寻求制作新闻标题的点睛之笔,吸引受众注意,增强传播效果,擦亮标题这双新闻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李世清 《记者摇篮》2009,(5):30-30,12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常言道,看报先看题。读者阅读当天报刊时,吸引眼球的是那些信息含量丰富,感染力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标题。现代媒体随着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受众面越来越宽,广大受众对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对传媒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雨丹 《传媒观察》2002,(11):28-29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户和眼睛,是新闻信息的高度浓缩,是新闻抓住读者注意力使之愿观其详的广告和招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量的增多使受众倾向于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激烈的竞争加剧了媒体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争夺,这些都使新闻标题的作用日益突显。报纸标题是新闻标题的魅力与魔力的集中体现,是“读题时代”最好的解释范本。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不顾新闻事实,试图通过夸大或扭曲新闻事实的标题追求轰动效应,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标题断章取义。一、标题断章取义的主要表现在实践中,新闻标题的断章取义主要表现为抓住人物语言中的部分要素作标题,省掉这些要素中的限定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坚持新闻立台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使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之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播"到"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外在形式的一大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简短、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新鲜、画面感更强,不再是"高冷"的说教式,使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本文就新闻节目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及受众对新闻播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向海 《新闻知识》2012,(8):100-101
新闻的大众化是建立在规范语言和通俗易懂语言基础上的,而坚持新闻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也是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立足于社会和广大受众之中的根本。要做到大众化,就要追求新闻的通俗化,追求通俗化,无疑能为媒体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吸引更多的受众,谁做得好,谁的受益就更大。那么,如何取悦于社会公众,从而做到雅俗共赏?从而做到人人喜爱?是媒体和媒体人长期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应该是规范语言.这是受众对传媒的信任也是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语言导向的双重责任。新闻语言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大渗透力与包容性.作为一种社会群体语言及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8.
谢艳军 《东南传播》2016,(8):154-156
题文分离、屏幕视野、受众新阅读习惯与心理等因素致使新媒体新闻标题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一条新闻的半个生命。为了探析新媒体新闻标题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内某知名手机网上54天594条新闻标题为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媒体新闻"标题党"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只有将真实、客观、准确等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与新媒体新闻标题悬念设置有机、有度地结合起来才是未来新闻标题制作的"王道"。  相似文献   

19.
张琦 《青年记者》2012,(35):44-45
新闻标题是新闻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一字千金,能够吸引读者眼球,在新闻作品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信息量供过于求,读者更注重通过阅读新闻标题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新闻内容,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对新闻标题语言的发展态势有着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报纸新闻标题语言出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载体。能否准确运用新闻语言,是能否真实、及时、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新闻语言运用“失准”,造成信息传播不全或受众信息接收发生误差等情形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意不全。即由于新闻语言遣词造句不到位,使得传播的信息没能“打中”媒体最需传递或受众最想获取的信息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