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智能化温控大棚中,通过对蝴蝶兰的花芽分化率、双芽率、花茎大小、花蕾数和开花时间的观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品种蝴蝶兰的平地催花效果,结果表明:花芽分化率鹦鹉>白花红心>满天红>实生红花,双芽率满天红>白花红心>实生红花>鹦鹉,花茎实生红花>鹦鹉>白花红心>满天红,花蕾数满天红>白花红心>实生红花>鹦鹉;综合指标满天红、白花红心优于实生红花和鹦鹉;实生红花属于早花品种,鹦鹉、白花红心和满天红属于晚花品种.  相似文献   

2.
成熟     
<正>那是我见过,最厚重的颜色。眼睛里只剩下那抹紫红,红色作铺垫,一层一层地渲染开来,然后又浸了紫色,没有鲜红灼目,也没有暗紫魅惑,沉稳而震撼。它开花了,那颗我亲手种下的梦想的种子,终于绽放。母亲说它的花特别,于是便找  相似文献   

3.
也谈《花间集序》的词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文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4.
北宋至清代晚期,<花间集>流行版本或多或少,版本体例的变化或显或隐,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动不居的过程,这一过程折射出了各个不同时期对<花间>词的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串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丰>、<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芙价值及文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五月花号公约》对北美殖民地早期政治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月花号公约>是美国第一份政治契约性文件.它倡导政府基于被管理者同意而设,并且将依法而治.<五月花号公约>对殖民地早期美国乡镇建设及发展影响深远,是美国政治思想的泉源.  相似文献   

7.
<正>谁说"花开时节最珍贵,花落就枯萎"?——写在前面那一年。晚秋。灿烂微笑被永远地永远地存进了老相册,也锁进了我尘封的记忆中……婆娑树影,沁人花香……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又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着,飘忽着,轻轻地飘到了地上,倏的,整个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沙。彼时的花与此时的花迥然不同。昂首挺胸,仿佛阳光互相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11):64-68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对保护环境、维持全球性碳循环平衡和人类的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九溪庐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的7个样方面积1 000 m2的样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九溪庐常绿阔叶林有37科57属共75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7种种子植物32科51属68种;(2)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4.25、Simpson指数(D)为0.981和群落优势度(C)0.019;(3)各层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的变化趋势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群落优势度(C)为藤本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的<鸭如花>是一篇既优美又富含新质的小说,美感来自"鸭"和"花"的意象营造,新质来自作家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民间立场的坚守.  相似文献   

10.
《花庵词选》与《绝妙好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升的<花庵词选>和周密的<绝妙好词>是南宋的两部重要词选.通过对两部词选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南宋词坛的主要动态.  相似文献   

11.
韩峰  赵亚芳 《文教资料》2009,(19):17-18
<绿牡丹传奇>是明末吴炳的"粲花斋五种"其中一种,本文作者以<古本戏曲丛刊>本为依据,对各版本<绿牡丹传奇>加以校勘,以理清版本流传之脉络.  相似文献   

12.
<正>深情地抱着一棵树感受树的生命体会树的不凡进入树的坚强一旦化入树的整体就会在树里看见自己在青岛的崂山,巧遇一棵茶花树。茶花树的岁数已无从查考,听说至少有七八百岁。只能以"伟大""非凡"来形容。这棵茶花树有四层楼高,花开数以万计,使得整个庭院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  相似文献   

13.
<边城>和<百合花>在叙述视角的应用方面各不相同.在人性美的诠释方面,<边城>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客观、有可信度,但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内隐;<百合花>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其特点是叙述生动而真实,但带有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应该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花功夫、花心思,那么如何制作优秀的教学幻灯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结合教学实际需求,文章主要介绍了<报纸编辑学>课程教学幻灯片的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花的勇气>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这篇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无花-寻花-盼花-见花-感受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相似文献   

16.
向俊芳 《考试周刊》2008,(4):172-173
<死水>与<帆>这两首诗歌是中西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们都是诗人矛盾的人生开放出来的心灵之花,使读者在静观之中看到诗人对希望之光的渴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死水>与<帆>,从而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  相似文献   

17.
藤萝花又开     
<正>当清香在校园里铺天盖地地弥漫开来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那是一年来频频入梦的紫藤吗?人间正是遍地芳菲,或粉或白,或黄或蓝……在锦簇的春天里,萦绕在我心尖挥之不去的是那一片紫雾。怀着一种奇妙的心情,我步入母校。远远地,就看到了它们,深深浅浅的紫,上层的花开满了,下层的又含苞欲放。一层又一层,好像永远开不败。一串串紫藤花,像少女的耳坠子,闲适地垂挂在  相似文献   

18.
<正>花是天地之灵秀,是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历代文人骚客大多爱花,咏花,借花抒情言志。宋代词人李清照爱花,在她的词中,花作为主要意象频频出现,她把感情完全地融在花的世界中,在这些花中,李清照尤其钟爱黄花,以黄花自喻。用菊花来抒发自己的相思情愁。表达思妇怀远的淡淡闲愁表达,国破、家亡、夫死的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花     
我喜欢花,喜欢花的那种精神——不管是在墙角、石缝,还是在山尖、岸边,它们都能扎根、发芽、开花;无论在什么艰难的环境下,它们都能顽强地生长. 粉红色的仙人掌花,我喜欢。你看它的花瓣,一层又一层,重重叠叠。直至怒放。这不正是它们在“远大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的奋斗结果吗?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春节回家总要带一些花,寓意着将新鲜、鲜活的气息以及花一样的美丽带给爸妈。因此我家的年味因鲜花朵朵,飘着花香,浓郁绵长。妈妈曾对我说过,她小时候快过年,姥姥开始赶制棉鞋新衣。为了凸显过年的气氛,姥姥通常会在鞋帮上和衣服上绣上花,妈妈看着那些漂亮的花,心里像花开一样美,过年也因为新衣上的花显得更加喜庆了。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为了让家里生活的更好,去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