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刘江南在《兵团远程教育》2011年第1期撰文称,美国学者哈道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由特殊天赋的人所做的一种表演。”“基础”课是促进学生求真、向善、富有爱美之心、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课程。“教师是高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靠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靠人格上的感召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高校教师的人格又是高校教师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教师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睿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相似文献   

5.
要做一名好教师,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人们常把教师比做润物无声的春雨,这是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师德,这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是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个人品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教师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高校教师的人格又是高校教师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教师人格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业,更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王建芳 《文教资料》2011,(22):132-133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而且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高尚的人格形象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先生",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育力量,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业,更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教师,应努力实现人格的提升,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道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学科优势做好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片滋养灵魂的沃土,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铸就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用自己的人格与精神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精神感召、人格榜样,成为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者的显著标志。没有精神感召,没有人格榜样,就没有完整的教育。或许每一位教师都懂得精神感召与人格榜样的重要,每一位教师都想努力去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但这种职业初衷或者说是职业理想,却往往面临着现实的考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教师走进课堂的心情。作为“人”的困惑,时时刻刻包围着他们,并没有因为高尚的育人理想而减轻。这一矛盾,将无数教师带入了心理困境。新时期的教师究竟面临哪些心理困境,他们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本期对此话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人格的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不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具备自我深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人文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品质和完善人格魅力。本文拟就教师职业素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一职业情感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力量叫人格——浅谈教师人格在德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按古人的说法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可见 ,为师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在知识传授渠道极大丰富了的今天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引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一、构成教师人格力量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循循善诱 ,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 ,在我看来 ,教师的这种人格力量表现在三个方面 :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而其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又是为人师表、垂…  相似文献   

13.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行为作风检点,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正派,这才是教师的师德.  相似文献   

14.
顾向阳 《教书育人》2001,(17):30-3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学生,他们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很多时候比老师还强。在信息社会里,教师如果仍凭借过去那种靠“知识垄断”来让学生崇拜自己,已是很难的事了。现代教师要想真正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必须要有人格魅力。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所施加的影响。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个性的学生。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明,以健…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是指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影响着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出思想高尚的学生,首先自己就要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的威力,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一是靠人格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正确的传授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谓人格力量,是指政治课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定的道德信念、正确的道德行为、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育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才具有这种人格的感召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拥有真理的力量外,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7.
乌申斯基认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表现为高尚的师德 ,不断提高的学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端庄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教师的人格魅力便是教师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的美好而深刻乃至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这是“任何说教、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强有力的隐性教育力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 ,就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塑造高尚的人格,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向上的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必须处处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优良作风、高尚品质、正确的思想为学生树立起好榜样。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 ,要完成和实现这个天职 ,一靠知识的力量 ,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知识的力量 ,是指教师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并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行为能力。所谓人格的力量 ,是指通过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 ,即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和影响作用。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往往知识的力量是通过人格的力量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格的力量就更重要。人格力量是由教师自身的思想、立场、品格、知识、情操、境界等多种因素构成的 ,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有尊严,这是教育者的身份所决定的,因为离开了教师的尊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就难以体现。那么,教育者的尊严表现在哪里呢?是靠威严的面孔?是靠“铁的手腕”?是靠讽刺、挖苦甚至体罚?还是靠知错不改、百般掩饰的“应变能力”?我认为教师尊严的实现应靠师德、师艺、师爱。师德,即教师高尚的人格。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每天生活在学生中间,实际上也就把自己的心灵袒露在学生面前,学生们会怀着公正无私的心态为教育者的人格打分。的确,教育者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