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白沙以主静作为自己为学的宗旨,而这一宗旨,是白沙以自己的行为修养而加以求证的。正是这种内向观察的方式使白沙由静坐入手得到的最终体悟具有了反求自身、个体实践、直觉顿悟的显著特点,并且在这些特点中洋溢着浓厚的道家气息,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深受周敦颐"孔颜乐处"思想的影响,它们都立足于社会人伦关系之中,并包含了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乐文化形而上的心灵境界学说的本质特征。同时,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深受道家乐文化"天乐"思想的影响,使陈白沙的"自然之乐"包含了"物我两忘、死生齐一"的思想,从而体现出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是儒、道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并对人们的心灵境界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陈白沙"自然之乐"对儒道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体现在其"主静"的修养方法上。  相似文献   

3.
《庄子》以"道"为本,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美乐标准上,《庄子》把《老子》的"音声相和"发展为"与道相和";在音乐批判上,《庄子》把《老子》批判"五音"发展为批判"违道"之乐;在音乐美学境界上,《庄子》把《老子》的"大音希声"的"悟道"境界发展为"载道"境界;在音乐审美上,《庄子》把《老子》的"过客止"的外在审美发展为"所乐"的内在审美。《庄子》在《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有令人瞩目的开拓创新,揭示了"道家"音乐的本源:生于心,源于物,随于道;揭示了"道家"音乐的基本功能是"和";揭示了"载道"之乐的"人为"、"有声"特点;揭示了"道家"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
道家的学说、思想影响深远,道家所秉承的"自然无为"的思想通常被世人认为是无情的,有关道家学派有情还是无情的讨论也是时常可见.总体而言,道家学说重理智,似乎"贵在无情",相较于积极提倡"仁义之治"的儒情而言,"无为而治"的道情则显得颇为薄情.然而,当仔细领悟道家学派所倡导的理念后,研究者就不难发现,道家所提倡者,无非以其所言"自然无为"而得自然真情,此乃"无情之情",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道德情感,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从太极拳理论角度看《老子》的"守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在其繁衍的过程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从太极拳理论入手,通过对太极拳哲理的领悟,修炼境界的彻悟,来透视道家“守弱”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林合华 《江汉学术》2011,(1):105-108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沟通直觉与实践有多重理论进路.与现代新儒家把作为直觉境界呈现之基础的实践归结为道德实践不同,冯契的广义认识论表现了更广阔的理论视野.道家"破"的修身工夫、儒家的道德实践以及唯物史观的感性实践都被纳入"实践"的范畴,并进而把感性实践作为最基础、最本源的实践,由此对直觉境界与实践工夫的关系作了深层次、多...  相似文献   

7.
儒道佛三种文化思想的融合,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内涵。在政治上,他表现出积极入世、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在仕途处于逆境时,他又表现出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静达圆通",他在本为玄虚缥缈的佛老思想中去追求一种简易、粗浅和实用的思想境界。苏轼对儒道佛三教思想兼收并蓄,铢分毫析,臻于化境,从而构筑了诗人完美的文艺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固有弥合主客分离、主张绝对实在与尘世生活毫无阻碍的同一性,这样一种源自"轴心期"的诗性智慧.以此为背景,文章梳理了源自先秦道家艺术生活、发扬光大于中国禅宗思想的中国文化的内在资源,并强调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大碰撞中所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认为,南泉普愿在中唐以后于中国文化回归传统道家艺术人生境界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通过对普愿相关叙说的理路的梳理,论证了这一作用的所以然及其客观结果,进而提出了禅宗文化在当前中西文化碰撞和文化转型中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王国维以醉心于西方哲学和美学而著称 ,但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等早期著作中 ,却已折射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人间词话》中著名的“真景物”、“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都深刻反映出了道家思想对王国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平碉楼的营造·······························……从陈白沙的主静路径及特点看道家思想的影响略论梁启超教育思想创新与实践··········……陈白沙理想境界实现途径的道家品味····……陈白沙与周敦颐“乐学”研究·············……张国雄(2(X巧.1)张运华(2(K巧.1)王之方(2(X巧.1)张运华(2《X拓.3)刘兴邦(2朋‘.3)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试论科研在高职院校的重新定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的建构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与建议高职学生人文…  相似文献   

11.
儒、道、佛各自的精神实质就是"克己复礼为仁"、"有余为害者"、"凡夫即佛"。在功用方面儒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最合适,道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最合适,佛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心灵的关系最合适,它们分别协调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儒、道、佛,也就是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家学说支撑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儒、道、佛各自的精神实质就是"克己复礼为仁""有余为害者""凡夫即佛"。在功用方面,儒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最合适,道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最合适,佛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心灵的关系最合适。也就是它们分别协调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心理关系。本文从"生存"方面对儒、道、佛的思想进行对比,为理解传统思想理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庄子·在宥篇>篇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一段内容,其中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的演变和道教的修炼之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陇东崆峒山乃道教名山,与之相关的道家道教文化资源丰厚,历史上将"黄帝问道广成子"定位在崆峒山,应是事出有因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4.
"天"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天空",即"头顶上的太空"。从哲学上来看,"天"是万物之本原,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的天和天道产生万事万物的思想;从伦理学上来看,"天""天道""天良"等概念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所应该考虑的重要方面;从美学上来看,道家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籁之声""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对中华美学自然、含蓄的审美自由境界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艺术高峰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  相似文献   

16.
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小说,陈凯歌还原了文革历史中下乡知青的生存境遇,并在电影中加入了对于中国道家精神的个人体悟。陈凯歌将他的道家精神赋予在主角身上,作为文革历史中无名的小人物,《孩子王》的主人公老杆以一种"无为"的姿态来与历史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级次与价值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核心内容,冯友兰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且依次论释了人生的价值。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也不乏局限性,设计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是其留给人们的普遍反思。  相似文献   

18.
阮籍、嵇康是在魏晋时代生命观念的发展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属于道家的自然哲学生命现,追求一种无为无名的生命境界,这种价值观是在生命的现实与超现实价值之间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19.
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然原则为理论基础的道家教育思想,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其"教人为善中含有教人为恶"、"以不救救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等观念或命题,都是发人深思的。站在时代的高度反观道家有关思想,会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依据人对宇宙事物不同程度的"觉解",将人生境界分为横向的四大板块: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又展现了因"觉解"的不同程度而纵向递进的关系,本文旨在从"觉解"的维度探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