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谢娟 《科学与管理》2011,(5X):60-62
本文介绍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分析我囱数字图书馆存在哪些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如何规避这些侵权行为,构建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谐。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勤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2):172-174,188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该条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如何维护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现代远程教育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给予合理限制有助于维系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的平衡,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本文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正当性,评价了我国的相关立法,并就远程教育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爱群 《现代情报》2007,27(12):81-8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条约》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设置了规范网络传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本文就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图书馆网络访问服务、上传与下栽、临时复制等方面立法缺陷及其立法完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背景、定义与特点出发,对于网络传播权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且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如何维护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6.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与主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童天乐 《情报杂志》2005,24(12):105-107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主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业链中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分析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立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丹君 《情报科学》2004,22(4):456-459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信息法学的角度,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性质,揭示了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中心就在于切实保护好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图书馆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29日由国务院全文发布并于7月1日实行,它的颁布实施对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信息服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实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后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研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方式和学术交流模式进一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富有成效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在这种E-Research环境之下,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科技文献出版商和IT企业都在积极建设支持科研协同和共享的信息中心和网络平台。本文以四个不同类型科研协同信息平台为基础,分析现有的服务内容,结合科研协同信息空间(Research Commons)的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以图书馆资源、工具和服务为基础的科研协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藏图书文献进行分析.以及时发现图书文献资源是否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相适应。从学科结构、图书出版社结构、复本情况和利用情况等方面,对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文献进行综合测评,发现: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科馆藏结构合理;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图书数量最多,但利用率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的专业图书数量虽不多,但利用率高。最后为图书馆调整采购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文献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图书评论是出版社、图书馆和用户研究读者观点的重要线索,评论特征抽取研究是提高图书评论观点精准挖掘效率和准确率的基础性工作。[方法/过程]分别从评论特征抽取研究和图书评论特征聚类、语义表示、隐性特征抽取的典型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脉络和趋势。[结果/结论]指出图书评论特征抽取效率和准确率的提高需要考虑特征聚类、语义表示和隐性特征抽取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上读者荐购与读者决策采购都是读者参与馆藏资源建设的有效方式,但各有优势与劣势。本文尝试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创新性融合,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站式读者荐购服务平台,通过出版社、书商、图书馆、读者四方的双向互动与协同合作,形成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文献采访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户需求的网络信息服务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田建新 《情报科学》2004,22(4):493-494,498
本文通过对信息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对信息需求变化的分析,认为要适应信息用户需求的这一变化,网络信息服务商必须从不断增加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和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制造的研究框架与未来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总结并提出网络化制造的相关定义及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网络化制造的类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划分,着重从模式转化、技术创新、社区价值、大数据时代四个方面对网络化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指出挖掘客户需求将是网络化制造模式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firms’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ed innovation between multiple actor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case research carried out with six companies. Based on earlier literature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paper, two models of networked innov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needs: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transaction of explicit knowledg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co-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key element of success within networked innovation, both in the theory and in the practices of firms. In that way, firms are able to manage knowledge within networked innovation when they understand their partners’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c intents, for example their motivation to collaborate.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辨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春茂 《情报科学》2003,21(1):42-44,52
文章系统地、辨证地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过程及其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动态、前瞻性地分析了其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企业集团基于产权一体化的网络化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龙政  吴炯  韩建军 《预测》2003,22(4):26-31
面对入世后持续创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概括了产权一体化的利弊,然后对于网络化的优势及网络经济性予以详细阐述,指出企业集团应在产权一体化的基础上,实施网络化变革,以及网络化变革的两种主要方式,并给出相应案例。  相似文献   

20.
网络出版物呈缴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网络出版物呈缴制度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建立网络出版物呈缴制度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