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界说范例教学模式是以获得类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所谓范例,就要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任何学科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然而,浩瀚的历史知识内容与历史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正是历史教学必须解决的现  相似文献   

2.
范例教学首先兴起于西德,后经发展影响世界各地。所谓范例,指的是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它们是为实现知识迁移而创设的必需起点。历史课的范例教学指的是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经过认真筛选的典型事例的学习,掌握历史学科最本质的、带结构性的、规律性的知识,并理解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范例,只要去发现,范例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历史教学,有关历史课范例教学的教研论文在杂志中也经常见到。本文试图结合作者的范例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工程力学现场范例教学模式吉林吴晓义,苏宁,王晓萍范例教学是通过隐含着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的知识的教学模式。在工程力学实验课中应用现场范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有如下两方面意义:一是有助于创设工程情境,使学...  相似文献   

4.
<正>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强调范例教学的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教材内容的烦琐,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择隐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使学生透过这种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将生活态度、科学的系统性与学生的主动性和谐统一起来.范例教学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所  相似文献   

5.
一、范例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内涵 “范例”是指生产、生活、实验中隐含着基础因素、根本因素、本质因素的典型事例;“问题解决”是指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程式。因此,“范例性问题解决教学”是指数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例(生产、生活、实验)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6.
牟芬 《湖北教育》2002,(21):40-41
范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实质上是异曲同工。所谓案例,就是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问题的实例,即那些在日常生活素材中“隐含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它主要由背景、主题、细节、评析和应用几个部分组成。新大纲中案例(实例)“了解”或“理解”就是案例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使得案例教学在中  相似文献   

7.
尹建勇 《广西教育》2013,(42):61-61
“范例”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一个好的范例应该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据因素和基础因素。范例教学的代表人物克拉夫基要求教师把教学论分析作为备课的核心,这一理论体现了对教材和学生这两个主要教学论因素的二次开发,他要求教师不仅要弄清教材自身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范例教学论的基本思想和范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所谓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的事例和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讲授和探索,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教给学生系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一门学科或知识有一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所谓范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知识内容和关键性问题。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选择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它能形成认识的“稠密区”和“岛屿”,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各个范例既相对独立完整,又彼此内在联系。在这个“稠密区”里,知识汇集交融,学生通…  相似文献   

9.
所谓范例教学,即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对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教授、探索,来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范例教学的倡导者克拉夫基、瓦·根舍因、海姆佩尔等明确指出倡导范例教学的目的是克服教学内容的烦琐。因此,要求教师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这种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并把科学的系统性与学习者的主动性统一起来。而范例教学  相似文献   

10.
所谓“范例”,是指教学中所挑选的包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讲清范例,带动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一般性知识、普遍性规律,这便是“范例教学法”。施行“范例教学法”要坚诗三条原则,一是教师传授知识要坚持范例性;二是学生学习知识要坚持基础性;三是学科知识要坚持基本性。三者相互统一,才构成“范例教学法”的整个内涵。运用“范例教学法”组织中学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可算是一条有效的教改途径,它对于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高理想境界具有某种方法论指导意义。 一、要选准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范例”。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范例”,应当说是指那些根  相似文献   

11.
范例教学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平  郝春东 《成人教育》1995,(11):37-38
范例教学法浅谈于平,郝春东范例教学法形成于本世纪40—60年代。代表人物是德国的H·海姆佩尔,M·瓦根合国,克拉夫基等。所谓范例,是指教材内容中关键性典型性的实例。范例教学即是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实例进行探讨,来带动学生理解、掌握普遍性的东西。采用范例...  相似文献   

12.
提升学生历史概念归纳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知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而形成相关的历史概念,这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步。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的反映,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该事件或现象的本质时,  相似文献   

13.
周娜 《家教世界》2013,(2):75-76
范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有典型意义的、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来进行讲解,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范例教学论与心理学学科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吻合,通过范例性,有助于提高心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范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学家根舍因所创造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通过典型事例的展示,把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引入课堂,使之成为师生分析讨论的"靶子",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生成、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培养合作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开卷考试的形式,历史复习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应对开卷考试呢?这迫使历史教学从重传统知识传授向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变,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知识向主动识理、明义转变。为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点圆式复习法。所谓点圆式复习法,是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以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圆心,充分利用发散思维,以与这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物或事件为圆点,组成一个圆,我们可以称之为母圆。圆心可以选择那些历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人物或重大事件。每一个圆点又可以作为一个圆心,用同样的方法再次组成一个圆,我们可以称之为子圆。  相似文献   

16.
范例教学是前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范例”内容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品德课中的范例教学,就借鉴瓦·根舍国的范例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和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地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中的某些蕴含着道德观点、概念和行为的方式方法等的事例,当成教学的范例,并通过范例的讲授,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历史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反映或概括,或者说是对历史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慨括,“是历史表象到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掌握了符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就掌握了规律”。因此,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运用材料进行历史概念教学,既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下面就以美国“新经济”教学为例谈一些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以联邦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来的“范例教学论”,是二次大战后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之一。迄今为止,范例教学的思想不仅在联邦德国、欧洲各国,而且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为很多学校和教师所采用。一、范例教学提出的背景。所谓范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典型的事例和教材中关键性的问题的教授、探索,来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范例教学呢?大家知道,历来的教学,都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主义的教材进行的。这种教材以穷尽本学科所有的基础知识为特征,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