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文化”与古代档案文献编纂 (一)古代“文化”的理解 中国古籍中(主要指儒家经典)的“文化”,是指诗书礼乐、政治制度、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古人还往往把“文化”指作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消息探源     
“消息”是一个很常用的词,一般指音讯的意思,如,“消息全无”,即没有任何音讯。作为新闻专业的一个术语,消息则专指最常用、最简练、最直接、最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然而消息最早的含义却不尽如此。在我国,“消息”一词的出现比“新闻”早得多。虽然“新”和“闻”两字早就散见于殷墟甲骨文中,但联成一词使用却在秦汉以后,据考最早见于《新唐书》中,唐初孙处玄曾感叹当时很少有记录新鲜事的书,而云:“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这里的“新闻”主要指奇闻异事、街谈巷议、新鲜见识等,恐怕类似《汉书·艺文志》中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办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拓展活动空间的新探索高春玲(辽阳市图书馆)文化从无准确定义,我国古代《易经)有“人文化成”之语,文是指丰富多采的人类社会生活化是指融汇合一。这是“文化”一词的最有来源。《辞海》为文化下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字母词是指汉语中带外语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语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K,后者如CD、UFO。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字母词除外来词外,还有一部分中文词,如GB(国家标准)、H SK(汉语水平考试)、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等。”①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互联网的普及,国外信息的传递和影响日益扩大,中文中使用字母词的现象,在大众传媒和出版物中越来越多。体育新闻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在各类媒体、各类报道中看到字母词。例如:“IO C”(国际奥委会)、“TH G事件”(某一种新型兴奋剂事件)、“M VP”(最有价…  相似文献   

5.
讨论“时间”一词的规范使用,涉及到它与“日期”“时刻”“年份”“时期”的关系和区别。下面先看看它们的词义。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它有时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如“他已经跑了45分38秒”,“完成这项设计需要多少时间?”),有时又指时间里的某一点(如“现在的时间是下午3点16分”)。日期,指发生某一事情的确定的日子。例如“发信的日期”“起程的日期”“开会的日期是6月21日到27日”等。时刻,单指时间里的某一点。年份,一指某一年(如“现…  相似文献   

6.
“工夫”和“功夫”这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它的意义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别。 大体说来,凡是和时间有关的,都用“工夫”,可以指占用或花费时间,如:王技术员只用了半天工夫就解决了一难题。也可指空闲时间,如:以后有工夫,我还会再来的。有时在方言中,“工夫”相当于“时候”,如:王教授深情地说,在延安那工夫,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的革命热情很高。 “功夫”则指本领、本事或操作、表演、学术、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如说某某杂技演员、武林高手有真功夫,某某人作诗、作画、  相似文献   

7.
“伪科学”(pseudo-science)一词,通常被用来指那些与现代科学理论无法相容、同时又自称是“科学”的学说。本来这只是一个中性词,无褒贬之意。类似的,还可以找到不少冠以pseudo前缀的词,如“拟古主义”(pseudo-classicism),“笔名”(pseu-donym)等。  相似文献   

8.
工人日报2005年10月9日《北京有一个温暖的家》一文,第一段第四行“首善之都”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语意重复。经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工具书,发现它们里面都没有“首善之都”这样的说法。《辞海》对“首善”的解释为:《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意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后因此称京师为首善之区《。现代汉语词不达意典》中“首善之区”词条的解释是“首都”之意。显然,文中“首善之都”是误用,正确的用法应是“首善之区”,这里的“区”,不是行政区划的某个区,而是指“地域”、“…  相似文献   

9.
甘月童 《青年记者》2017,(32):11-12
早在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牵扯到香港在大陆活动的艺人时,“国家面前无偶像”的观点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出现,意思是国家利益大于偶像崇拜,在国家面前没有个人偶像.随着中韩关系的起伏,“国家面前无偶像”更多地被谈及. 提起韩国的文化传播,很大程度上可以用“韩流”这个词概括.“韩流”一词起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档案学学术泛指有关档案学的一切方面,如档案学思想、理论、观点、学派、方法以及档案学学风等。“批评”一词,一是指“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二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档案学学术批评是指对一切档案学现象进行评论,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对其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一 “御宅族”(おたく/otaku)指的是ACG(Anime,Comics,Games,即动画、漫画、电子游戏)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御宅”(おたく/otaku)一词在日语中本是一个并不常用的敬语,原意是“贵府”“您家”,也可以引申为“您”“阁下”。在出品于1982年的日本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中,主人公林明美和一条辉曾使用这个词来互相称呼,引起许多动画迷的争相模仿。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事件,通常是指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跟帖、参与评论,引起传统媒体或政府关注的传播事件。如2007年的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事件”等。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致”与“至”的系列词,是指分别由“致”和“至”与同一语素所构成的略带对应性的一组词,如“致于”和“至于”,“以致”和“以至”等。前一组词,是“致”和“至”分别与同一语素“于”构成的;后一组词,则是由“致”与“至”分别与同一语素“以”构成的。由于有相同的语素,所以形成上似乎有一种对应性。正是形式上有这种对应性,再加上“致”与“至”读音相同(皆读为“zhì”),所以由它们形成的系列词即成为  相似文献   

14.
出版人:优秀文化的使者——论图书编辑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选择是编辑活动的最基本的内涵 "编辑"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文化行为,即以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收集、选择、组织、整理、加工为内容的活动;其二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或一种职业,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定义,即"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种精神产品及其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我认为,不管指的是文化行为,还是实施文化行为的人,也不管这种行为是非职业的还是职业的,"编辑"一词在语境层面上有一个共通的基本内涵,那就是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关于舶来词“主流媒介”时下一些在党报(本文从狭义上使用“党报”一词 ,指党委机关报)工作的同志习惯于称自己的报纸为“主流媒介” ,这大概是自觉党报与都市报、小报的明显区别。一些都市报似乎也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非主流的媒介。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显然是舶来词 ,它在欧美国家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 ,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社会地位很高。而与高级报纸相对的通俗报纸如《太阳报》等则以黄色新闻行销于世 ,但是它们并不被称作非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16.
“软力量”这个词,最先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JosephNye提出。他认为在国际政治中存在两种重要的力量,即“硬力量”和“软力量”。硬力量指的是军事、经济等物质力量,是通过经济利诱或者军事力量威胁别人去达到一些目的。而软力量指的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舆论等,影响、吸引和诱导别人做一些事情。从软力量本身来看,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弱点是作用间接而缓慢,其优点是能消除对方的抵抗意志,使对方认同自己的基本价值和政策目标,达到不战而胜。而衡量一国软力量的强弱,取决于一国的国民文化水平、自身权威公认度、文化底蕴等是…  相似文献   

17.
试探档案信息的开发及其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问题,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它与利用工作有什么关系?直到目前,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撰写此文,一则意在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求教大方。二则抛砖引玉,谋百家争鸣,求统一认识。 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 “开发”一词最初主要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的劳动。后来引申为对一切资源的“挖掘性”劳动。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等说法。档案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资源。因而,近几年档案学理论也引进了“开发”这个词。比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等等。大家知道,任何学科引进外来概念,都要赋予这个概念以本学科的含义。那么,档案学理论引进“开发”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呢?换句话说,即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呢? 笔者认为,所谓档案信息的开发,指尽可能地挖掘潜在的  相似文献   

18.
儒商、文化及其它王承舜(长沙市平安保险公司)“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而言。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便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一词在中国和西方、在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至·致 “至”和“致”是表示不同意思的两个词,语音相同,但词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至”当“到”字讲,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屈,其中的“至”都是表示“到”的意思。“至”用在至少、至迟、至上、至高无尚、欢迎之至等词当中,是表示“极”和“最”的意思。“至”还可以构成“至于”一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的意思,例如,甚至于、不至于、以至于、至于特殊情况另当别论、至于他怎么想我不知道,等。  相似文献   

20.
“朝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史记》、《山海经》、《战国策》等典籍之中。汉唐人认为“朝鲜”一词来源于水名,这是不正确的。后有人指出“朝鲜”之名乃指日出之地,这个说法已接近本义。其实,“朝鲜”一词与时谷《汤谷》、明夷一样,均属汉语言文化系统,来源于东方海上日出之象。朝阳从东方海水(甘渊、汤谷)中升起,海水为之沸腾,明丽新鲜,光华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