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宁  姜波 《老年教育》2011,(12):28-29
她勤劳、朴实、善良,与丈夫结婚后,她大度地担起了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在丈夫意外身亡后,她毅然选择留守,继续赡养与她毫无血缘的老人。19年如一日,对老人真心呵护、关怀备至,体现了孝老爱亲的美德。她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村民杨德碧。  相似文献   

2.
瞻养是指晚辈人对长辈人在物质生活上和精神生活上的帮助。我国《宪法》和《婚姻法》都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保证老人生活安定;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让父母愉快地度过晚年。扶养是指平辈人之间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如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比"旧法"有了比较大的调整,明确了精神赡养的内容,将赡养由子女的义务拓展为父母的权利,是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和完善。物质上的赡养、生活上的扶助以及精神上的慰藉是家庭赡养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较国外成熟养老制度和模式,并结合我国赡养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仁岷 《学习之友》2006,(10):31-31
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婚姻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赡养方式中,由于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高达69.0%,在农村为59.9%,因此老人的赡养也就以分开居住,经济和精神慰藉的方式为主,与老人同住赡养老人是一种补充方式。调查显示,城市居民2001年平均每月为父母(公婆)花销123.85元,而农村居民在2001年全年为父母(公婆)的平均花销是463.76元;城乡子女更多强调对老人物质照顾的满足,而对老人的精神需求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背景下精神赡养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探讨精神赡养的心理学内涵,认为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精神赡养理论的依据,精神赡养应有孝文化基础。精神自养、充分发挥家庭与社区的功能、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强化政府在政策、资金及引导上的作用,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老年人精神赡养缺失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古代流行着这样的赡养习俗:当儿子继承家庭的土地等财产的时候,要与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订立一份"赡养协议",说明赡养的各项细节及维护协议的措施方法。当父母没有得到适当照顾时,他们可以依据协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以协议作为保障的同时,社区邻里也起着监督作用。赡养责任的承担与财产转移密切相关,以财产转移为赡养介质,谁继承谁赡养,谁赡养谁继承,无论继承人是谁。这种赡养方式,虽不尽合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但对于我国老人权益的保障和家庭赡养关系的法治化却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赡养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赡养需求强烈,但现实中存在着经济、观念、法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困难,因此需从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养老观念、精神赡养立法完善和社会支持角度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赡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重视精神赡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精神赡养的界定应当合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趋势,不应局限于婚姻家庭关系领域,这是完善精神赡养立法的逻辑起点.精神赡养制度应当考虑精神赡养作为权利和义务两重意义的操作要求,并注意与现行法律规定相衔接,以有利于在实践中提高精神赡养法律适用的实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教信息     
子女要给父母更多的精神关怀据《检察日报》报道,法国政府最近修改了法律,要求青年人在给老人物质关怀时,不要忘了给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新法律规定,若父母与子女不住在一起,子女必须随时让父母了解自己的行踪,也必须掌握父母的身体状况,否则就是违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子女必须注意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是法国政府针对一些老年人晚景生活凄凉、自杀率居高不下而出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老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和孤独、寂寞。《北京晚报》引自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心理门诊柏医生的话说,年轻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十几岁甚至几岁时就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张渝 《出国与就业》2011,(18):143-144
老年人精神赡养因为其法律规定的操作性弱,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使得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新老年法修正草案将“精神慰藉”专章列出,法律该如何具体规定老年人精神赡养、如何完善精神赡养的法律保护成为一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焦燕 《宁夏教育》2013,(12):71-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不少家庭都比过去富裕了,父母再不想像自己当年那样清苦,亏了孩子。父母关爱孩子,适当给些零花钱,无可非议,也是孩子需要的。但是,有些父母攀高消费,以钱示爱,过分娇宠孩子,发展下去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全国大中小城市中有90%以上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他们每月每人平均可以从父母、爷爷、奶奶和家属那里得到80元以上的零花钱,而每年春节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上千元。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羔吃奶时要用跪地姿势来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乌鸦要用口衔着食物去喂养年老不能飞行的乌鸦妈妈,以尽自己的赡养义务。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父母对自己抚养的恩情,不要忘记对年老的父母尽赡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关注精神富裕,重视精神赡养是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养老机构精神赡养面临的困境可知,其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精神自养能力薄弱、家庭成员支持弱化、养老机构功能发挥不力、社会组织缺乏协同性及政府保障力度不足等。为此,需要老年人自我增能、家庭成员强化支持、养老机构服务提质、社会组织系统集成和政府引导赋权,多方主体协同聚力,共同提高养老机构精神赡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之模块2《法律与生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5“家庭与婚姻”第一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介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以及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由传统的单纯物质赡养,向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同步进行的高级阶段发展.这是老年人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尊老篇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羔吃奶时要用跪地姿势来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哺育之恩;乌鸦要用口衔着食物去喂养年老不能飞行的乌鸦妈妈,以尽自己的赡养义务.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父母对自己抚养的恩情,不要忘记对年老的父母尽赡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社会伦理道德发生变化,我国的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逐渐突出,并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和趋势。试图对我国精神赡养的概念加以确定,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加速发展,空巢家庭的数目也持续上升,由此也给全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在法律上我们首先应该强化子女为父母的赡养义务,其次要为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1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金子和人B .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C .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 .要学会正确地全面地看待他人2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 ,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 ,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藉 ,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 ,是在 (   )A .采取措施 ,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B .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 ,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C .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 .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  相似文献   

20.
苏浦 《下一代》2014,(6):9-12
正一孝道文化的渊源和内涵(一)孝道文化溯源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